愛伊米

友誼李鵬:胃鏡檢查,早做早受益

目前,

消化系統腫瘤

發病率佔所有腫瘤的50%以上,佔據全球腫瘤發病率

第二位

,每年近15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每分鐘都有一人因此去世。而胃癌的早期表現非常隱蔽,可能僅僅表現為胃黏膜的顏色改變,目前的CT、彩超等技術通常無法捕捉到如此細小的變化,而胃鏡則是診斷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腸疾病最常用、也是最靠譜的手段。

若能及早發現癌前疾病和癌變,並加以治療,消化系統腫瘤就可以微創治癒,目前的治癒率達可95%以上。若癌變能夠得到早診早治,患者5年生存率將會大大提高,能夠超過90%。

劉阿姨今年60歲,從老家退休後來北京帶孫子,不料清閒自在的生活卻被一次體檢的結果所打破。“兒子很孝順帶我到

友誼醫院

做體檢,結果一檢查就說得了

胃早癌

。真的把我嚇死了……”劉阿姨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二科

主任李鵬介紹,經胃鏡檢查發現,劉阿姨的胃體上部小彎側有大概1。5公分左右的區域性粗糙,但與正常的胃黏膜周圍顏色差別不大,噴灑靛胭脂出現小片不染區域,李鵬判斷,這是早癌的徵兆,即刻為劉阿姨安排後續檢查。隨後,李鵬主任又為劉阿姨進一步做窄帶成像(NBI)放大內鏡精查病變部位,發現該位置的胃黏膜上皮血管擴張扭曲,邊界較清楚,判斷為

早期胃癌

只見病房裡劉阿姨拿著檢查結果回憶說,“近幾年胃確實經常不舒服,總是有

反酸、燒心

的感覺,以為是上了年紀消化功能減弱了,難受了就去藥店開點消化不良的藥,也沒想過要來醫院做胃鏡”,劉阿姨後悔不已。

早期胃癌

是指癌浸潤侷限於粘膜或粘膜下層,其中病變僅侷限於粘膜固有層,又稱為黏膜內癌。在形態學上又分成三種類型,一是隆起性(0-I),成結節狀,不規則隆起,邊界清楚一般直徑在2cm以上;二是平坦型(0-II),肉眼所見,形態變化輕微,有時只表現為粘膜粗糙,邊界非常不清楚;三是凹陷型(0-III),不超過粘膜,下層邊緣不規則,以上三種類型可以複合。劉阿姨便屬於其中的平坦型。

很快李鵬主任為劉阿姨實施內鏡下的

黏膜下層剝離術

(ESD)

,內鏡下先確定病變部位而後進行分割槽染色,剝離切下2釐米左右的胃粘連,病理證實為胃中分化腺癌。李鵬主任指出,如果不是體檢時及時發現或是篩查時稍有不慎,這一早期癌都可能成為進展期胃癌,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幾乎每天在內鏡中心都會遇到像劉阿姨這樣的患者。幸運的是,劉阿姨在胃鏡檢查早發現後,及時做了內鏡下治療,效果較好,創傷小,後期不用做化療,住院通常只需一週左右就可以出院。

早期胃癌的臨床症狀確實沒有太多特異性,或者有也症狀輕微,很難察覺,比如劉阿姨只是感覺自己“偶有消化不良”。也正是因為早癌症狀非常隱匿,讓人防不勝防,所以胃癌高危人群應提高警惕,一旦有胃部問題,如上腹部不適、腹痛腹脹、餐後早飽、食慾不振、反酸噯氣、噁心嘔吐、大便異常等,請及時進行必要的檢查,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最後,李鵬主任建議大家,若出現消化道症狀,要聽從醫生建議,該胃鏡檢查,一定不要拒絕,有必要結合超聲內鏡、消化道鋇餐、CT等檢查手段,

“胃鏡+病理”

才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

友誼李鵬:胃鏡檢查,早做早受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分中心

以食管、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創)診斷與治療為特色,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是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內鏡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實驗室組成,共有醫生75人、科研人員10人、科研輔助人員10人、護士71人。

西城院區

位於首都核心區(前門南、天壇西);通州院區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

友誼李鵬:胃鏡檢查,早做早受益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