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熱愛生活,生活的幸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波逐流”是一個非常熟悉和經常使用的概念。它告訴人們一種處世哲學和生活態度,要求人們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對生活感到滿意,對現狀感到滿足,與世無辭,心平氣和,沒有更高的要求,感到滿足。

結果,一些長輩經常訓斥一些不滿於這樣那樣的年輕人,用一種責罵的語氣說:“為什麼對自己這麼苛刻?為什麼你總是自尋煩惱?看看我,我是多麼容易。知足者常樂。”

熱愛生活,生活的幸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經常用“隨波逐流”作為他們的座右銘來遠離塵世,希望自己平安穩定,希望別人不要來打擾,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問他們為什麼,答案是:“為什麼?”不錯,不錯,不錯。”

“隨它去”這個詞似乎是人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這種所謂的“態度”分為兩種——積極的態度和消極的態度。事實上,它也相當於兩種不同的生活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那麼,“隨波逐流”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來,有積極的一面,但消極的一面占主導地位,因為它是“滿足”和“不作為”的本質。

讓我們從積極的一面開始。

熱愛生活,生活的幸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當人們看到自己的目標難以實現時,可以用它來抑制不現實的慾望。當人們缺乏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時,可以將其作為“阿Q精神勝利法”來解決內部衝突,達到心理平衡,緩解不滿帶來的痛苦。這樣的人不會自尋煩惱,也不會折磨自己。

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它也可以使一些人用它作為退出競爭的“理由”,從而減少一些人際關係的衝突。另一些人不會挑起或尋求麻煩,因為他們看到這些人不會對他們自己的利益構成威脅。

因此,“隨波逐流”並不是絕對消極的。

然而,它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

生活的幸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它的負面影響。

例如,對於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成員,如果其成員缺乏競爭心理,對生活和社會沒有更高的要求,滿足於現狀,滿足於現狀或滿足,一個社會怎麼可能存在?一個社會如何發展?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國家,但是全面發展比較緩慢,為什麼呢?我們國家的人民對他們所擁有的太滿足了。在我們的社會中,知足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如果它的成員採取這樣一種快樂的中庸之道,“現在比過去好”、“知足”、“自滿”、“謙卑”,那麼,如何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民族文化心理環境呢?如何發展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熱愛生活,生活的幸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於一個具體的個人來說,如果他們的心態是“小而富的安全感”,不夠,沒有足夠的持續向上的動力,沒有足夠的勇氣與他人競爭,沒有足夠的積極進取,沒有大膽的創造精神,這個人的智力如何發展?那些把讓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作為人生信條的人,實際上是在扼殺充分運用自己才能的可能性。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上,“安於現狀”就是“安於貧困”,“盲目依賴”,國家和家庭的共同發展弊大於利。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隨波逐流”似乎意味著“滿足於你所擁有的”。其實這是一個思想誤區。“隨波逐流”是對現狀的詳細分析,而“知足”則是另一個話題。這兩者是完全不可通約的。

一個注重人格的不斷完善的人,永遠有不竭的前進動力。這樣的人從來都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