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作為世界上現存為數不多的象形文字之一,漢字的表意能力遠超其他字母文字。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漢字也因為這一特性,出現了眾多的文學形式。除了留存於史書古籍中的漢賦、唐詩、宋詞等等,還有我們現今依舊隨處可見的對聯。對聯也稱楹聯或對子,是一種將字寫在紙、布等載體上的對偶語句。三國時期孫權赤烏年間(238-250年)鑄造的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刻著的一句“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是現今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對聯。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趨勢,對聯被持續細分化,在其中新春佳節時掛的對聯叫春節對聯、辦喪事的對聯稱為輓聯、辦酒席的對聯叫慶聯。除此之外各種各樣公共場合也會發生對聯的影子,例如大學的“園裡桃李每年秀,校中紅花一朵朵香”;醫院門診的“壽世壽人杏林春滿,為醫為藥桔井泉香”這些,都能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與此同時突顯自己的職責。一副出色的對聯可以給人留有較好的印像,但一些地方的對聯,令人細細地品來只感覺全身心裡不舒服。例如火葬場的對聯,在其中上聯是“早來晚來遲早獲得”,看了下聯後親屬反響強烈:很心裡不舒服!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從唯物的方向上而言,生死輪迴是以直報怨,一個生命從創立開始就終究會邁向身亡,差別只取決於這一流程的長度不一樣。可是在人們經濟發展的環節中,對死掉的認知能力自始至終水準比較有限,因此 中西方不一樣的文明行為中也都是有了對神鬼和先祖的敬畏之心。從《左傳》中的這一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可以看得出古人看待這事的心態。生命的身亡難以避免,更主要的是要有著樂觀豁達的心態,例如太史公司馬遷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於鴻毛”就鼓勵了成千上萬人。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這麼瀟灑,大量的人或是很避諱這一“死”字。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在中國的喪葬文化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趨勢分析,那便是殯葬方法由土葬向火葬的銜接。古人覺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與此同時也覺得人死後會前往另一個世界,因而十分重視逝者屍體的詳細。因此 在古代的刑罰管理體系中,“死無全屍”是十分明顯的懲罰對策。土葬的操作步驟是先將屍體放進準備好的棺槨裡,再放進總數差異的隨葬品,隨後將棺木埋進土裡。古人注重安葬,《周禮》也要求“蒼生必死無疑,死必歸土”,厚葬是否是判斷子孫後代是不是孝敬的一個規範。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在進到二十世紀以後,火葬逐漸被各國所倡導,相比於傳統式的土葬,火葬更可以節省土壤資源。實際上在我國古代,也是有火葬的存有,尤其是佛家傳到我國後。印光法師曾說:“自佛學東來,僧皆遺體火化。而南朝崇信佛學之高手達士,每用此方法。以佛學重魂魄,惟恐耽著軀體,不可擺脫。焚之則知此並不是我,而沒了耽著。又為念經唸佛,期證法身。”時迄今日,在我國的火葬佔比早已一半以上,做到了53%上下。在火葬盛行以後,承擔遺體火化屍體的火葬場也多了起來。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做為不被別人喜愛卻又沒法規避的一處公共場合,火葬場在消費者心中中的影響力稍顯難堪。受文化習俗和觀念的危害,非常少有些人想要前往火葬場,但做為家屬,卻又必須去。為了更好地減輕這類無奈的覺得,一些火葬場也會效法別的公共場合寫上對聯,但有一些對聯卻令人喜愛不起來。例如下邊這幅對聯,上聯是“早來晚來遲早獲得”,簡明扼要地闡述了身亡這一規律性,客觀性而言是無可非議的。可見到下聯後,家屬反響強烈“很心裡不舒服”,由於下聯寫的是“先去後到依次全到”。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早來晚來遲早獲得,先去後到依次全到”,單純性地從文字視角看來,不論是對仗或是平仄,這副對聯全是有目共睹的。殊不知組合上火葬場那麼一個不受待見的場地,卻令人感覺無法接納,乃至會給人一種火葬場在“催命”的覺得,也難怪會有親屬表明看了之後很心裡不舒服。客觀看來,火葬場的行為並不是錯,但在避諱身亡的學習氛圍裡那麼肆無忌憚,也確實在一定水平上給一些親屬產生了不適感。對於此事,大夥兒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