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謠言老梗了

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王忻)近日,有關“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對人體有害”的傳言再次在網路上和微信朋友圈流傳開來。2017年6月、2018年2月,關於食鹽不安全的謠言曾在網路和各大社交平臺廣為流傳,當時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曾多次就此進行闢謠: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但僅時隔6月,有關食鹽不安全的謠言又死灰復燃。

亞鐵氰化鉀高溫劇毒、損傷腎臟?

這次的傳言源於網路上一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的文章,稱一位老教授食用了這種添加了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後,對他的腎臟造成嚴重危害。

文章中這樣描述:“體檢發現我轉氨酶升——總膽紅素升高——肌酐升高。最嚴重時感覺腎臟明顯不對勁了,並且尿尿呈現醬油色。我親屬中有位協和畢業的博士,他認為我這些症狀是某種化學物質導致的,讓我細查。排查我的食品,最後我終於發現了鹽裡面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馬上改用了不含抗結劑的鹽,不久所有的症狀都消了,化驗單恢復正常,但是此後肌酐這項一直是正常值內的高數值,也就是說我的腎臟受到了嚴重傷害。”

此前流傳的文章還稱“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新增劑——亞鐵氰化鉀。在生活中,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鐘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一人。”

無論是食鹽遇高溫劇毒可毒死人,還是導致腎臟嚴重損害,這些文章所指向的“罪魁禍首”都是一種名為“亞鐵氰化鉀”的食品新增劑。那麼這種新增劑到底會不回對人體造成傷害?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採訪了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他表示,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新增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亞鐵氰化鉀為合法新增劑 國產食鹽質量有保障

亞鐵氰化鉀,俗名黃血鹽鉀、黃血鹽,是一種淺黃色結晶顆粒,其作為抗結劑加入食鹽中,作用主要是防止食鹽結塊。鍾凱介紹,我國在鹽中允許新增的食品新增劑可以作為抗結劑使用的一共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矽和矽酸鈣。選擇亞鐵氰化鉀或者亞鐵氰化鈉,是因為它的效果好,價格也便宜。

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趙建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亞鐵氰化鉀作為一種抗結劑新增到食鹽中,是經過我國國家食品新增劑委員會允許,並嚴格按照國家衛計委釋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2760)執行的。

趙建國對文章的真偽表示懷疑。他說,幾十年來,我國沒有出現一例有關食用食鹽導致的人體不良反應。“我國食鹽的合格率在食品行業中一直名列前茅,無論是工藝要求還是生產線的質量檢驗都具有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國產食鹽的質量是有保障的。”

不僅是國產食鹽,其他國家生產的食鹽也含有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這樣的抗結劑。根據央視2017年所做的實地調查,無論是在國內銷售的進口食鹽,還是國外超市以及外國購物網站銷售的洋品牌食鹽,大都含有亞鐵氰化鉀。而且,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均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

亞鐵氰化鉀性質穩定 日常食用量不會致毒

針對大家關注的亞鐵氰化鉀的毒性問題,專家進行了專門的釋疑。鍾凱說,在批准每種新增劑使用之前要經過很多科學研究和資料支援,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沒有致畸、致癌等各種各樣的毒性測試。全部都篩查一遍之後,沒有問題才會批准使用。而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物質,按照我國國家標準的規定,食鹽中的抗結劑以亞鐵氰化鉀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資料,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負面效應,至少成年人每天攝入1。5毫克。如果按照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的量來推算,相當於每天要吃3兩左右的食鹽,而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能到20克(0。4兩)就已經非常鹹了,所以除非過量食用,否則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此外,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說法正確嗎?鍾凱表示,氰化鉀確實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它和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完全不同。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會輕易釋放這種有毒的氰化物。如果要分解它,需要在400攝氏度下完成。“平時,我們在家裡做飯,到200攝氏度的時候,菜就已經要燒焦了。即使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在高溫的狀態下真的分解出了氰化鉀,要是想要達到讓一個成年人中毒的劑量,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幾十公斤的鹽才行。”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既不是有毒物質,長期食用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食鹽謠言週期性傳播 網友應注意甄別

有關國產食鹽對人體有害的謠言似乎有著週期性的傳播規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網路上和朋友圈中流傳開來,並得到大量轉發。

中國鹽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佔京向記者表示,中國鹽業協會多次在官網釋出有關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相關資訊及科普文章,例如《食用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應該如何標識》《亞鐵氰化鉀讓食鹽不結塊》等,向大家科普相關知識。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也多次公開發布闢謠資訊,避免謠言傳播。

雖然相關部門、企業、媒體都進行過多次闢謠,但是關於食鹽的謠言仍屢禁不止。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趙建國認為,部分自媒體或為吸引眼球,才不斷重新炒作此類謠言,目的就是為博取關注,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業內專家分析,食品謠言之所以能廣為流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利用了人們的“死亡焦慮”和“寧可信其有”的心理,“中招”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由於中老年人尤其在意健康問題,而且他們的媒介素養和科學判斷能力不足,很容易相信食品謠言。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提示網友,注意甄別此類謠言,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