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初識西安,陰雨連綿,霧濛濛的古城西安迎接我的到來,入住青旅,臨時做了西安攻略,趁著十一前先去兵馬俑轉轉……在青旅附近的端履門站乘坐公交車前往火車站,火車站乘坐Y5前往兵馬俑,因為一個人,想找人拼講解員都木有,只好作罷,隨著大部隊檢票進入景區,到處趁講解

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東30公里處。

1974年2月,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

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馬俑坑組成。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

一號坑【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

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

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

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

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御手一名,車士兩名。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沿一號坑左側繼續參觀,一路會有磚牆、打井位置、門道、席紋印痕、隔涼等各種出土文化知識,如果運氣好,還會有一個好的講解團,趁聽一下也蠻好

兵馬俑修復區,不得不感慨這真是一份灰常灰常嚴峻的工作

從一號坑出來,前往二號坑,一進入二號坑,就感覺燈光很暗淡。

【二號兵馬俑坑】採取了邊發掘邊展出的形式。

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

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佈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

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

二號坑的內部精心構築了戰車方陣,騎兵陣,弩兵陣和車、步、騎混合方陣。

弩兵陣位於整個軍陣的東部前沿。

這個方陣內四面環廊,站立172件立射俑,中心部位是160件跪射俑。

這些張弓待發的弓弩手,一旦情況有變,可以立兵坐兵迭次交換,輪番射擊,使敵人無法逼近,增強了戰鬥殺傷力。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在二號坑展廳內,展出了出土的典型陶俑和青銅兵器。

【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綰一發髻,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發狀。

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錶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並且文物原本的彩繪儲存狀況極好,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情景。

【軍吏俑】依其裝束的不同,可分為三種:(1)身穿齊膝長襦,外披帶彩色揹帶和彩色花邊的前胸甲(無背甲),下穿長褲,足登翹尖履,頭戴雙版長冠。

左手按劍,右手持物不明。

神情肅穆,有一種威嚴的魅力。

(2)身穿前後擺下緣平齊的彩色魚鱗甲,頭戴雙版長冠。

左手按劍,右手持戈、矛兵器,立於步兵俑之中。

神態威猛,說明他是位身先士卒的中級軍吏。

(3)不穿鎧甲的輕裝軍吏俑,身穿長襦,下穿短褲,腿扎行滕,頭戴雙版長冠,位於輕裝步兵俑行列中。

【鞍馬騎兵俑】,出土於二號坑,計有陶質鞍馬116匹,每匹馬前立有牽馬的騎士俑1個。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騎士俑一手牽拉馬韁,一手提弓,陶馬背上塑鞍韉,頭上戴著絡頭、銜、韁。

俑和馬的大小與真人、真馬相似,造型準確,形象逼真。

4匹馬一組,3組一列,排成整齊的長方形騎兵陣,氣勢威武,生動地展現秦始皇時代騎兵的真實形象。

騎兵的行動輕捷靈活,能離能合,百里為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被稱為[離合之兵]。

正因機動性強,如鳥散雲合,變化無窮,所以戰國時代的騎兵已成為戰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立射俑】均出土於二號兵馬俑坑東北角的弩兵方陣內。

其裝束和姿態基本相同,都是不穿鎧甲的輕裝步兵俑,造型準確,形象逼真。

其姿態是: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雙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後繃;左臂向左側半舉,右臂曲舉於胸前。

頭和身體微向左側轉,昂首凝視左前方。

這種立姿當為持弩發射的預備動作。

從二號坑出來,前往三號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與二號坑東西相對,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從3號坑的內部佈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

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從三號坑出來已經將近下午3:40,匆匆尋找擺渡車前往秦始皇陵,下午3:50到達秦始皇陵,跟著大部隊匆匆進入景區,剛好前方有講解員,跟在後面默默傾聽,對於初次遊覽兵馬俑的朋友,個人會比較建議他先到秦始皇陵,然後再遊覽兵馬俑,先了解秦始皇,再去了解他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千米。

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

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佈眾多。

整個陵園可分為四個層次,即地下宮城(地宮)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為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陵園的核心是地宮。

秦陵地宮位於內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當於秦始皇生前的“宮城”。

其次是內城。

內城是秦陵園的重點建設區,內城垣內的地面地下設施最多,尤其是內城的南半部較為密集。

內城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這種佈局清晰地說明:內城南部為重點區,北部為附屬區。

而南北兩部設施的內涵,均屬於宮廷的範圍。

再次是外城,即內外城垣之間的外廓城部分,其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為密集,南、北兩區目前尚未發現遺蹟、遺物。

這種佈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其內涵為象徵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

與內城相比,顯然居於附屬地位。

最後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

有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和打石場等,北邊發現有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屬於最次級邊緣的地位。

從秦始皇陵出來已經6:30多了,匆匆前往門口,坐上私家巴士回火車站,將近1小時左右回到火車站,坐上公交車前往回民街填飽肚子

此行第一眼回民街,人聲鼎沸,目不暇接的美食小吃,讓人不知道吃什麼好了

因為一個人,所以沒有吃很多,匆匆一逛打算回青旅,半路,看到國外友人在路邊表演,駐足聽了好久,很是喜歡他們的狀態,偷偷拍下了這張照片,歪果帥鍋帶著微笑、充滿愛意的看著愛人,讓人滿滿的感動

經過廣場,碰到有街頭表演,坐在臺階上看了會會,起身回青旅

9:30以鐘樓的夜景結束西安行的第一晚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