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導讀: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小的時候,農村的生活條件不好,想吃什麼零食,想玩什麼玩具都沒錢買,因而那時候經常會和村裡的小夥伴們一起去野外尋找一些可以吃的野果,可以玩的野草來玩,而可以吃,可以玩的野果、野草,有些還有不小的價值,所以也會經常和父母一起去採挖一些,然後在趕集的時候拿到市場上去賣掉,好換點零花錢來用。

筆者兒時就採挖過不少類似的野草,如蒲公英、車前草、半夏、夏枯草等等,有一些野草在如今已經成為了藥材種植品種,或者經濟作物,可有一些卻慢慢沒落了,經常是在田邊長了一大片沒人要,甚至還常被當成雜草除掉。

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生長在農田邊的苘麻)

在農村田邊,就有一種很常見的野草,它的葉子寬大,在夏季時會開出一朵朵小黃花來,很是吸引人,但更吸引人的是它的果實,酷似以前農村裡磨面的磨盤,這種野草就是“苘麻”。

苘麻這個名字很多朋友可能比較陌生,但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因為這種野草除了青藏高原之外,遍及我國各個省的農村地區,在田間特別常見。

不過也是由於分佈廣,使得每個地區對它的叫法也不一樣,如椿麻、塘麻、青麻、白麻、車輪草、磨盤草饅頭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綠箐、野苘、野麻等等,以至於它的學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採摘的苘麻果實)

苘麻雖然是一種廣泛分佈的野草,但它的價值可不小,在以前的時候,可是很受老一輩的農民們和農村娃喜愛。

苘麻莖稈上的莖皮中,富含纖維,又十分的柔韌,是我國傳統的紡織原料,可用來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

筆者記得兒時那會,跟著父母去稻田裡割稻子時,有時忘了帶捆繩,就直接砍一根苘麻,然後把它的莖皮剝下來當捆繩用。爺爺也說過,當時有些鄉村生產隊專門開闢苘麻田地,到季節就收割,扔進水池裡漚。一段時間後,要將漚好的苘麻撈出來,剝皮、抽纖維。最後再將處理好的苘麻曬乾,就可以拿來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用具了。

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苘麻果實剝開,裡面的白色苘麻子可以吃)

除了莖皮,苘麻那酷似磨盤的果實(也叫苘麻籽)也是好東西,以前農村娃們沒得零食吃的時候,就會採摘苘麻的果實來吃。一般都會採摘嫩的苘麻籽來吃,味道酸酸的,還算不錯。

而在中秋節做月餅的時候,很多老一輩的人也會拿苘麻果子當“印章”用,在麵皮上印出一個個又像車輪又像花朵的圖案。若是沒有芝麻用的話,還會拿苘麻籽當芝麻用灑在月餅上,雖然看著很奇怪,但實際上吃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苘麻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還可以入藥,在以前也是民間常見的“眼藥”之一,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用。

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用苘麻莖皮搓成的麻繩)

對於以前的農村老百姓來說,苘麻是重要的生產資源,其莖皮柔韌能用來搓麻繩、織麻袋、編麻鞋,果實能吃能藥用,所以在市場上還是比較值錢的,因此當時很多人也會在農閒的時候,去田間採挖一些野生的苘麻回來,加工後拿到市場上去賣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反正筆者小時候可沒少挖這些有價值的野草去賣錢,而苘麻就是那時候常挖的一種,因為它算得上是最容易找到的野草了。

不過在現如今,由於塑膠製品的大量應用代替了麻繩、麻袋,苘麻種植、應用也就成為了歷史,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很少有人還會去採挖苘麻來用了。

農村田邊常見,果實酷似磨盤,兒時挖去賣錢,如今卻常當雜草除掉

(作為藥材使用的苘麻籽)

同時也因為苘麻的沒落,也讓田邊生長的那些野生苘麻在如今還常被當成雜草除掉。當然,苘麻會被當成雜草除掉,也是情有可原的。

苘麻的價值雖好,但因為生命力、繁殖力強,會對豆類、薯類、瓜類、蔬菜、油菜、花生、棉花、菸草、果樹等農作物產生危害,尤其是對大豆危害較重,一旦大量生長,一般會造成大豆減產10%到25%,所以現在很多農民看到苘麻生長在田邊,就會趕緊除掉,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將其採挖回來加工成各種麻繩、麻袋等東西,這點有些可惜了。

若是以後苘麻能被再次大範圍應用起來,或許它也能擺脫雜草的身份了。各位朋友,你們認識苘麻嗎?你覺得苘麻以後還有應用的前景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