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聽說最近各地都在為學生“減負”?的確,佔據孩子們休息時間的除了作業、輔導書,還有興趣班、培訓課,放假比上課還忙。孩子們表示“鴨梨山大”!

但真到了“減負”的時候,家長們又開始糾結了:我的孩子是輕鬆了,可別人家的孩子說不定還在偷偷補課呢!減負可別減成了“學渣”呀!

“減負”與“學業”,看起來很像硬幣的正反面,到底該如何平衡它們呢?其實用不著糾結,也用不著在網上到處找專家,一個源自泰州的學派早在五百年前就給過我們答案。

不信?下面就分享一張泰州學派“樂學群”的聊天截圖,看看古代時代的人們如果也有了手機,會如何討論學生減負和學業的話題!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怎麼樣?上面“如果沒有獲得樂趣,就不算學習”的觀點有沒有讓你眼前一亮呢?成績未必是最重要的,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獲得更好發展。

嗯,這樣的“精神食糧”請給我多來幾包!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圖注:“毒雞湯”可不算“精神食糧”哦

這個發源自明代,卻有如此開明思想的泰州學派,想必已經成功勾起了你的興趣吧,他們之所以能提出“不樂不學”,是因為普通百姓生活、為平民生活排解憂慮就是他們關注的焦點,類似的還有“百姓日用即道”、“正人必先正己”等等。可以說,泰州學派的思想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都能為我們提供指導。

而上面群聊裡那位“王艮老師”,就是泰州學派創始人,師從大名鼎鼎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王陽明的思想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從自己內心即可得到,也正是這種打破常規的思想,讓王陽明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這麼看來,泰州學派的“不樂不學”與王陽明的“心即是理”還真是一脈相承呢。那麼今天,我們就將“群聊”進行到底,看看如果泰州學派產生的那個年代也有社交軟體,除了教人學習方法,還有哪些更美味的“精神食糧”?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百姓日用即道,滿街都是“聖人”

泰州在歷史上以產鹽聞名,早在漢代就有“東海煮鹽”之說。王艮7歲時被家人送進鄉里的私塾讀書,11歲時因家中貧窮而回到家中幫助父母打理家務。19歲時,他奉父親之命遠赴山東販運私鹽。之後,一直跟著父親,從事著曬鹽、煮鹽、販鹽的工作。

少年時的王艮,朝夕與鹽民相處,深深體會到鹽丁的艱辛。這段生活經歷也讓他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鹽民那麼勤勞,卻依然那麼貧困、地位低下?

到32歲時,王艮在學術上已有自己的創見,形成了自己的“格物論”思想。因泰州地處淮南,故名“淮南格物”論。同時,由於王艮學以致用,著眼於用所學知識解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惑,也初步形成了“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觀。

而泰州學派的傳人也對來越多,大名鼎鼎的李贄、湯顯祖、徐光啟等都是泰州學派的傑出代表。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王艮有一句名言:滿街都是“聖人”,其實這並不是說街上所有的人都已經達到了“聖人”的境界,而是說街上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自己內在的價值,都應該成為被尊重和關切的物件。當然,除了“互相吹捧,到達人生巔峰”,泰州學派的觀點在應對人際交流時實用性也很強,比如遇上了“鍵盤俠”的時候,能教你如何冷靜下來: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也許是最像科學家的一群哲人

除了發放“精神食糧”,泰州學派的傳人們做起科學研究來也是絲毫不馬虎。

泰州學派提出“即事是學,即事是道”,就是說要到客觀事物中去學習,去求道。這使得泰州學派的思想成果更加“接地氣”,發展形成以徐光啟、李之藻、王徵等為代表的“哲人科學家”,注重將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的科學技術結合,在天文、數學、生物學和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掀起了晚明社會的科學啟蒙思潮。

學生減負=培養學渣?快入群,看泰州學派五百年前給出的答案!

在王艮創辦泰州學派500餘年後的今天,人們依然能在泰州乃至中華大地上找尋到他們的蹤跡。可以說,正是泰州學派的這些新思想、新主張和新行動,打破了中國社會長期以來的封建專制思想和文化觀念,使得最普通的人民大眾也從從封建禮教中解放出來。

作為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10月31日),泰州正在舉辦“江南文脈·泰州學派分論壇暨泰州學派學術研討會”,如果上面的“雞湯”還沒喝夠,那麼就來更深入瞭解一下這個面向平民的學派吧!

(來源:江蘇廣電泰州中心站/鄒文傑 高志鵬 沈驍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