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爸媽來我夢中

■劉方明

傍晚,微信中與哥嫂約好去給爸媽掃墓的時間,心情一下子產生了諸多變化,思念、回憶、甚至恍惚,抑止不著地接踵而至。

20年前,爸爸在醫院彌留之時是深夜,只有我一人在場,看著他逐漸舒展的面容,我附耳說道:“爸爸放心,我會和哥姐照顧好媽媽的。”我相信他此刻是會聽到的,因為他眼角溢位了些許淚水。

在我的印象中,媽媽最喜歡我。小時候,我對大人們常說恭維的話,媽媽就誇我有靈氣,記得她經常去看望住在南河下的外婆,一般都要帶上我,被媽媽攙著小手的感覺,一旦想起,暖溫陡升。記得有一次我懵懂地問媽媽,我是從您身上哪裡出來的,只見媽左手捂著嘴笑,右手指著胳肢窩,我還鬧著要看,惹得周圍人歡笑不已。媽媽做菜很好吃,特別是砧肉和蛋餃,在親朋好友中享有知名度。

1976年底,我隨著下放洪流離開了父母。分別時,在文昌樓廣場上,先前已下放農村的姐姐和媽媽淚眼婆娑地與我話別,爸爸親送我到泰州紅旗農揚,稍事安頓,天色漸晚,爸爸叮囑中老淚縱橫,父子相擁,被人勸開後,我還沿著十一工區的河堤狂奔逐車,直到看不見車影,才怏怏止步。從此,開始了我兩年知青生活。

很快,我就適應了農場艱苦的環境,爸媽只要有空都要來看我,也會帶上豬油、幹鹹菜燒肉等好吃的。在這裡我參加了高考,不久就參軍了。從泰州港登船時,爸爸在歡送人群中興高采烈得像個孩子似地大喊,“小三子,真有出息。”

服役來到蘇州南兵營,我當上了衛生員,同時還因愛好篆刻倍受重視。爸爸得知這一情況,來信寫道:“學衛生事業是正道,就如吃的飯,而愛好藝術是菜,可多可少,飯是頓頓都要吃,不可缺失。”唉!我把“菜”替代了“飯”,由於努力,創作出了有影響的作品,調到了鎮江軍部,且一直前行至今。

有一次,媽媽來軍營,勤勞的她在我睡的床褥子下,看到幾張報社寄來的匯款單,驚詫地說:“你發財啦,要請客呀” ,那天我真的把媽媽帶到松鶴樓,品嚐了松鼠鱖魚。我在鎮江時,爸爸出差路過,我和戰友陪他去焦山遊覽,登山走了一半,他感覺很累,就停下來,說在這兒等我們,便拿出包裡的報紙看起來。

爸爸愛看報紙是由來已久的,特別是《參考訊息》。退休後,他喜歡剪報,整整齊齊地理好,我每週回家,他都要推薦一些美文要聞給我,適時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

媽媽晚年身體孱弱,有一次我回家,她忽然暈倒,我一把抱著,及時搶救,事後她還笑言:“你是上帝派來的,小三子……”2016年是媽媽八十歲生日,我為媽媽書寫壽字,裝裱掛上,當日壽宴,她已臥床不起,一週後長逝。我忘不了她在看到祝壽之字時露出的笑容,更永遠忘不了,我每次來看她,離開時她都要移步到二樓陽臺上目送我,我若回首,媽媽總要揮揮手。媽媽走了,我悲痛萬分,當時還作了一首七絕:“思親連日問醫行,難找長生益母羹。天意應憐兒子淚,但悲不斷喚媽聲。”

平時在家,我每晚有看電視的習慣,然而掃墓事定下後,我腦海中出現的全是爸媽的影子。接著入睡的夢中,我真的就見到了爸媽。

夢醒時分,枕邊淚溼一片!

【來源:揚州網_揚州文化】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