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朋友驅車帶著我,在大渡口的大街小巷中穿行。車窗外驕陽似火。

我們要去一家很不起眼的飯鋪,誦讀舌尖上的“老三篇”。

不知道鑽過多少條狹窄蜿蜒的小街,我們來到了也不寬敞的躍進路上。便在重慶市商務學校的對門,朋友指著一家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小門店告訴我,今天中午的伙食就在那裡解決。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餛飩店

挺普通的一家早餐店,但在他的介紹裡有著“

昨日黃花

”的輝煌。據說,在它“春秋鼎盛”的時候,飯點時等位的人比吃著的人要多。

我倒不懷疑這種描述的真實性,我只擔心現實的門可羅雀是否暗示著它的特色食品的味道已今非昔比。

旅遊看新景,美食吃特色。

這是我這個自詡旅遊達人的紅塵浪客秉持的行走真諦。因此,我總不厭其煩地出發,闖蕩嶄新的地方,勇敢地品嚐不曾品嚐的美食。比如南京的毛蛋,雲南的蟲子。

我特意叮囑朋友別介紹“老三篇”的具體內容,刻意的神秘感就像一片味道怪怪的酵母片,多少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

路邊停車,踱進店內。

零丁

幾個食客,單薄幾套桌椅。一時間竟不知該坐哪裡。

環顧四周,就裡間角落處無人霸佔,便趕緊過去坐下來。高聲喊了兩套“老三篇”並兩樣小吃。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滷豆乾

需要吐槽的是,上菜的速度真是極慢,大概10幾分鐘後,作為小吃的滷鴨掌和滷豆乾才端上來。

鴨掌有些硬,幹香。豆乾看起來綿扎,卻嚼勁十足,每一條都浸飽了油;咬在嘴裡,濃濃的甜味便氤氳滿整個口腔,麻辣的味道則有氣無力地敲著邊鼓。

沒有驚豔的感覺,但主角還沒登場,暖場的小角色只是活躍氣氛。

又等了幾分鐘,“老三篇”的第一“篇”擺上來了。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姜鴨面

那是一碟姜鴨面。黃色的麵條形容油滑,大紅色的泡椒擺在上頭,幾顆鴨肉丁埋伏其中。有凌厲的子姜香味筆直刺進人的嗅覺。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幹拌抄手

須臾,第二“篇”擺上桌子。那是一碗幹拌抄手,紅油打底;

緊接著,第三“篇”也上了桌子。那是一碗清湯餛飩,青翠的蔥花與紅色的蝦米在熱湯裡主宰浮沉。還有黑色的紫菜,讓人浪漫地想起徐志摩騙姑娘們時念出的那句“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清湯餛飩

至此,“老三篇”就算上齊了。

倒還有那麼點意思了。

面對眼前三樣伙食,心中隱約生出些儀式感來。

該先吃哪一份呢?

斟酌片刻,乾脆挑幹拌抄手下手好了。以竹筷慢條斯理攪拌,油辣子醇厚的香氣直撲鼻翼,一陣一陣,惹得人急迫了食慾。

挺離奇地默唸一句“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迅速夾起一隻裹滿紅油的抄手塞進嘴裡。

很不錯,抄手餡裡混雜的蝦米在重鹽重辣的口感中異軍突起,背叛了我對味道的習慣感應,有些意料之外的驚喜。就像萬綠叢中一點紅,成為了印象裡值得記憶的標記。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筋道

嘗過了幹拌抄手,下一個目標是姜鴨面。黃色的麵條十分筋道,夾在筷子上感覺絲滑。

喂一撮進口,又香又辣。特別是那種“刁鑽”的辣味,就像美國海軍陸戰隊,耀武揚威地地闖進別人的地盤,蠻橫地在那裡駐紮下來,打算從此賴著不走。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我必須默唸這偉大的語錄。趕緊舀兩湯匙浸染蔥花辛香的湯澆滅“帝國主義”的囂張。

以蝦皮提味的餛飩清湯喝起來鮮味濃烈,堅決地打壓了盤亙於味覺裡的辛辣。

沒加任何多餘佐料的餛飩吃起來清香縈齒,能捕捉到本味的肉香。

重慶大渡口,舌尖上的“老三篇”

老三篇

總結:“老三篇”確實很有特色,把簡單的食材組合成了完美的味覺跌宕。按一定順序品嚐,頗有一波三折的感覺。

如果要給這套組合一個評價,我認為最中肯的說法應該是:姜鴨面辣,幹拌抄手香,清湯餛飩鮮。

諸君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