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老北京的傳統甜品,藥糖。您聽說過“印貼兒梨膏糖”嗎?

老北京的傳統甜品,藥糖。您聽說過“印貼兒梨膏糖”嗎?

大家好,我是京師玩兒主,今兒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的傳統甜品,藥糖,也叫做砂板糖。

所謂的“砂板糖”,和我上期給大家介紹過的秋梨膏在功效上,有些大同小異。都有些祛肺熱,止咳化痰的療效。據說這砂板糖還有滋補祛病、強身延年的作用。

藥糖:是京津地區的傳統食品,其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原為宮廷中的藥膳食品,後來流傳到了民間。由於它的原始配方,針對換季上火引起的常見雜症,有顯著的食療保健作用,所以人們也把它們俗稱為“藥糖”。 據傳,話說乾隆皇帝有年鬧嗓子,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尤其是晚上咳嗽厲害。御醫就推薦了這個藥糖,皇帝吃了感覺還真不錯,起碼當晚能止咳,安然入睡了。堅持含了幾天,咳嗽竟然好了。感覺這小小藥糖還真管用。它一直是宮廷皇族們的御膳養生糖果,後來皇帝出巡,御醫大廚子都跟隨著,很多當地的廚子也都偷偷的跟著學。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很多版本,比如老北京的叫法為:“砂板糖”;山東一帶多叫“茶膏糖”;東北一帶的稱呼為:“茶糖”或“大蘿蔔膏糖”;天津衛的稱呼為:“藥糖”;江浙一帶的叫法為:“梨膏糖”。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這種藥糖也有顆粒形的,桃形的,方的,各式各樣的形狀都有了。

其實這些“藥糖”,據考證是由茶膏糖改良而來的。而茶膏糖,據說是清初由中藥鋪的小夥計偶然發現的。他發現藥鋪熬甘草剩下的黑褐色鍋底兒,雖然有藥味兒但還能吃,於是每天都把店裡熬甘草剩下的藥膏都給吃了,過了一段時間,別的小夥計發現他臉色好了,嗓子疼和痰多的毛病也好了,店裡得知後,就將其作為保健藥品出售。後來為了改善口味,又在其中加入了其他一些藥材和糖,吃起來就沒那麼大藥味兒了,名字也改為了

茶膏糖

後來,經過近百年的不斷改良,在熬製茶膏糖的過程中,加入了不同的中藥材,有些做藥糖的甚至要用四、五十味中藥熬製。配料一般是蜂蜜、白糖、茶等。後來發展出來白的、綠的、黃的、紅的、紫的等各種顏色。還有新增不同配料的橘子味、葡萄味、蜜桃味等不同味道,這主要為了掩蓋中藥的味道。在舊時,薄荷味兒的藥糖清涼爽口,沁人心肺,最為受歡迎。還有加入白蘿蔔汁做出來的,就被稱為

蘿蔔糖

。還有熬製的時候加入梨汁或梨膏的,這種做出來的就叫“

梨膏糖

藥糖的製作並不複雜,製作藥糖的糖主要是飴糖,也就是麥芽糖。然後在裡面兒加入砂仁兒、豆蔻、玫瑰、薄荷、芝麻等各種不同種類的中藥材,或者是加入事先熬好的人參、黃芪等的汁兒。熬藥糖最大的講究就是熬製的火候,只有火候得當的藥糖熬出來才會香氣撲鼻。熬好的藥糖用勺舀出,一般會倒在一塊乾淨平整的青石板上,晾涼後切成條狀,再分成小塊兒。當然,也有的直接將晾涼的,整塊兒藥糖餅子加上冰糖起砂。這種做法完成後,就成為了老北京俗稱的

砂板糖

了。

藥糖是舊時的一種風味小吃,很好看也很好吃。但真正把它們昇華成一種文化的,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走街串巷的人們,和透過他們,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吆喝聲。這些沿街叫賣的小販,往往都是揹著一個盛放藥糖的木盒子走街串巷,這些木盒子多為階梯式的,約50釐米寬,上下3層,每層用小木板分隔成一個個的小空格,每個小格子裡裝著一種口味的藥糖,五顏六色的,很是討人喜愛。兩側有絨制的龍形,名曰“二龍戲珠”。這木盒子到了後期,上面還出現了透明玻璃的蓋子,讓主顧能一目瞭然,自己挑選。選好了以後,小販並不用手拿,而是用大鑷子夾出來,以示衛生,然後用紙包起來給主顧帶走。 我國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曾經回憶她的鄰居就有一位賣藥糖的,人稱傻二哥:“傻二哥吆喝的時候,先是伸伸腿,晃晃胳膊,咳嗽兩聲試試嗓子。兩隻腳一前一後,前腿弓,後腿蹬;一手叉腰,一手捂住耳朵,這才放聲吆喝了。……到了晚上,傻二哥還要開亮藥糖盒子上的紅綠燈泡,照著閃光的銅蓋子和電鍍鉗子,因此非常顯眼,從而招攬生意”。

說到舊時北京賣藥糖的,當時有一個很有“名氣”、外號兒叫“大兵黃”的,他出生在南城的天橋兒附近。據史料記載,“大兵黃”本姓黃,因為清末在張勳部隊裡當過兵,所以有了這麼個外號兒。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就在天橋戲院邊兒上賣藥糖。 “大兵黃”買藥糖時,即不練把式也不吆喝,而是整天站在那裡一邊破口大罵,一邊賣藥糖,今天罵韓復榘、明天罵張宗昌、後天又罵段祺瑞。因為當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百姓們恨透了這些軍閥,所以有很多人天天圍著他聽,以解心頭之怨。“大兵黃”也因為罵街罵出了名兒,從而漸漸的成為“天橋八怪”之一。“大兵黃”的出名,也使這種藥糖更為被世人所樂道。而這種賣藥糖的方式,也算是舊時的北京一種獨具特色的市井風貌了。

1930年左右,串街走巷賣藥糖的逐漸多起來。做這種生意的,一般都是年輕的“帥哥兒”,很少有上年紀的。他們邊走邊吆喝,唱詞兒合轍押韻,吆喝起來一套一套的,很是動聽。賣藥糖的沒有固定的吆喝詞,一般會吆喝道:“誒~買的買,捎的捎,賣藥糖的來咯~”。也有吆喝“來吃嘍~來吃嘍~藥糖喲~橘子味的酸又甜,薄荷味兒的冒涼氣喲~”。還有“藥糖~藥糖喲~藥糖治病喲~打嗝兒呀~吐酸水兒呀~吃了藥糖都管事兒呀~”。“大涼味兒,小涼味兒,專治鼻子不通氣”。““吐酸水兒呀,打了飽嗝兒,吃了我的藥糖都管事兒”……可是說是各種各樣的吆喝聲都有。有些賣藥糖的小販就憑藉吆喝掙錢,他們有時還會臨時起意編一些詞來吆喝,有些人甚至會專門找這樣的小販聽吆喝詞,聽高興了就會買藥糖。您看看,這都可以算是一種街頭表演了。郭德綱在相聲《叫賣圖》裡學的一段吆喝聲,講的是賣藥糖的。完整版為:“賣藥糖嘍,誰還賣我的藥糖嘍,橘子還有香蕉山藥仁丹,買的買,捎的捎,賣藥糖的要來了,吃了嘛地味兒,喝了嘛地味兒,橘子薄荷冒涼氣兒。吐酸水兒,打飽嗝兒,吃了我的藥糖都管事兒,小子兒不賣,大子兒一塊”。

這裡說句題外話,德雲社裡演繹賣藥糖的,其實準確說是天津版的吆喝聲。它和上面提到的各種吆喝聲,大多是民國甚至是建國初期的。更早的老北京版賣藥糖吆喝聲,就兩句話,那就是“藥糖,藥糖”。至於怎麼唱,我是真學不來,早些年,很偶然的機會曾經聽過怎麼一回,其主要特點就是1“藥”字為重音,“糖”字為輕音;2是這兩個字和兩次“藥糖”之間的節奏上的過渡和轉折。

現在再和您講個和老北京“藥糖”有關的小故事,那就是,您聽說過“印貼兒梨膏糖”嗎?這“印貼兒梨膏糖”最奇特的是其售賣的方式,您可以把它理解為是利用“科學”來做小買賣的。據說當年出來做這行生意的,大部分都是13,4歲,家裡貧困的孩子。這些孩子身上掛著個籃子,籃子裡放著個大鐵盒兒,盒兒裡放著許多沾著芝麻,已經被分為大拇指甲蓋兒大小的,各種顏色的梨膏糖。這籃子上還有好多用鐵絲穿著的,沒有任何痕跡的,白色的小紙條兒,旁邊還帶著個盛著水的小桶兒。邊走邊吆喝著“印貼兒嘞,梨膏糖”。售賣時,全都一個價,也就2,3分錢左右一次。不過您買的不是糖,而是能讓您隨便挑的那些小白紙條兒,您選好後,售賣人就會把您選好的紙條兒,放入盛著水的小桶裡一涮,再提拉出來,字條兒上就會出現不同的數字,如“20”,那就給您從鐵盒子裡挑出20塊梨膏糖給您,如果是“10”,就給10塊兒,如果是“5”就給5塊兒。這完全是屬於“撞大運”、靠手氣。同樣的錢,有的小朋友就能買20塊兒,有的就只有幾塊兒,這種很是“神奇”的售賣法兒,對於當時不明白的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再加上這梨膏糖本身又香又脆的,故此這買賣,很招孩子們的追捧。其實說到原理,很簡單,就是拿白礬,也就是明礬化成水,再拿乾淨的毛筆,沾著這個白礬水,把數字事先寫在紙上,等幹了以後,就看不到字型了。再一遇水,字跡就又出現了。

咱再說回這藥糖。賣藥糖的一般都會將藥糖宣傳得神乎其神的,但我認為這藥糖雖然用了些中藥,但很難說這是什麼“保健食品”,更不能將其稱為“藥”了,個人看法也就是當個解饞的零食罷了。

老北京傳統的藥糖,止咳、化痰、助消化,它結合食療養生、糖果為一體。真可以說是老少皆宜。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古老華夏食療文化的珍品。在1955年以前,這些賣藥糖的,常見於老北京的天橋及護國寺、白塔寺、隆福寺、土地廟的廟會附近。自1955年至2001年,這種市井的小吃在北京幾乎就絕跡了。直到2001年以後,才有少量拾起這老祖宗留下的秘方製作的藥糖問世。但即使這樣,現如今在北京賣藥糖的,也已經很難見到了。

那好了,今兒就和各位先聊怎麼多,咱們改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