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盤點冬筍的一些小故事,又營養又美味的冬筍為何不來了解一下呢

大家好,我是一個愛好美食的小編,接下來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些超級好吃的美食,您有什麼好的意見建議,請您在下方評論留言,我將與您互動~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空嘆息”,這是一個古徽州女人持家度日必須擁有的指導思想。知道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國過去特別是近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女人總是扮演著“相夫教子”的角色。官場、商場、學堂等可以出人頭地的地方鮮有女子出現,而在深宅、大院或廚房裡,總離不開她們憔悴而忙碌的身影——她們要為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和縫補洗漿而操勞不綴。然後,一年四季,總有物質豐盈和短缺的時候,怎樣才能將豐盈季節裡的物質儲存起來,留到物質短缺的時候使用,這也是每一個想成為“出得了廳堂,人得了廚房”的家庭主婦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盤點冬筍的一些小故事,又營養又美味的冬筍為何不來了解一下呢

讓我們回到具體的食物上,將黃枝、豆腐和冬筍一鍋煮取名為“坩鍋冬筍”,是現代人的發明。據老一輩人說,在坩鍋沒有面世之前,婺源人是用上述原料在鍋裡煮熟以後,裝盆下酒吃飯的。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這個菜始終叫作“冬筍黃枝豆腐”或者是“黃枝燉冬筍”。慢慢地,隨著徽菜烹飪手藝的不斷髮展和社會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發現用砂鍋煮起來味道也相當不錯。到最後,人們又與時俱進地用起坩鍋來。如今,在婺源,無論是高檔的酒店賓館還是尋常的普通百姓家,每年的農曆十一、十二月份和正月,人們都喜歡用黃枝、豆腐和冬筍一起用坩鍋燉起來吃。

盤點冬筍的一些小故事,又營養又美味的冬筍為何不來了解一下呢

也許有朋友會問,冬筍、豆腐,市場上都可以隨便買到,而這個“黃枝”,卻不大容易找到了。話說的一點沒錯。“黃枝”,是徽州土語,是婺源醃菜的一種叫法,但這種醃菜比較特別,它既不是切得很碎很細壓到瓶子裡醃製的那種,也不是四周包得嚴嚴實實沒有一點水分醃製的那種。這種醃菜,是在春冬季裡,將整棵白菜(或帶葉的蘿蔔)拔來,去根去皮去爛葉,洗淨後又在架子上晾,一直晾到菜葉有點皺皺巴巴的時候,又將菜下到鍋裡燙一下水,然後撈起來將它們緊緊地壓到大缸裡,上面用石頭壓著,缸裡面用鹽水浸泡著的那種。這樣醃製出來的醃菜,有色鮮味美、儲存時間較長的好處。因為色澤金黃,流蘇垂順,所以在婺源當地,都將這種整棵醃製的醃菜叫做“黃枝”。

盤點冬筍的一些小故事,又營養又美味的冬筍為何不來了解一下呢

市面上也有因為找不到“黃枝”而改用其他醃菜烹製的“坩鍋冬筍”。這種醃菜冬筍,粗嘗一下,好像也有“黃枝煮冬筍”的香味,但一旦細品起來,味道是要大打折扣的。冬筍雖然具有其他植物無法比擬的營養性,但是,人世間的萬事萬物,總有它的兩面性。用之得當則大獲裨益,反之也許會於事無補,甚至得不償失。因此,全面瞭解食物的本質特徵和人體自身的需求,也是至關重要的。傳統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苦,性寒。雖然能化痰下氣、清熱除煩、通利二便,但因為性寒,年老體弱者和嬰幼兒最好別吃,女性月經期間以及產後也不宜多吃。另外,由於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兒童、尿路結石者以及腎炎患者,不宜多食。

盤點冬筍的一些小故事,又營養又美味的冬筍為何不來了解一下呢

您對我們的文章喜歡嗎?如果喜歡的話,請關注我吧,歡迎轉發分享哦。本文文章為作者原創,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