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美育不停 創造不休

美育不停 創造不休

現今的幼兒美術活動注重順應幼兒的自然發展,把美術作為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媒介,透過美術教育追求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和創造性的發展。新理念衝擊我們的固有認識,“順應幼兒的自然發展,那還要老師教嗎”“提高創造力,還要不要出示範畫”等等,這樣的問題一時間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大家都在實踐中探索問題的答案,並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透過觀察我們看到,幼兒從塗鴉期到形象期的自然發展狀態:3歲左右的幼兒,用自己的經驗命名所畫的線條;4歲左右的幼兒喜歡畫擬人化的形象;5歲左右的幼兒將基底線作為繪畫的儀式;6歲左右的幼兒願意用美術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在這樣的觀察中,我們看到的幼兒是積極的創造者,是主動的表達者,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創作方式,並不是被動等待。藝術活動最本質的特徵是審美性,提出藝術教育應以完整的人為物件,順應幼兒的發展特點,寓教育於美的享受之中,始終把對幼兒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強調使幼兒獲得精神滿足和愉悅的同時,培養其對美的感受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把培養幼兒的藝術修養作為領域目標,把幼兒完整、全面、和諧的發展作為終極目標,使藝術教育真正成為一種塑造完整人格的教育。隨著美術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育實踐中幼兒美術教育的內容、組織形式、活動過程、作品評價以及作品的用途都發生了變化,呈現出“以學定教”的幼兒美術教育新樣態。

一、活動內容由封閉向開放發展幼兒成為教育主體後,幼兒美術教育內容更加尊重幼兒的生理發展特點和美術發展水平,不再追求整齊劃一的規範。與之前相比,美術教育內容無論題材還是表現形式上都更加豐富,給予幼兒的自由探索和想象空間也更加開闊。比如,幼兒可以自由搖動蘸著顏料的“淘氣小球”,看到“顏料點”在氣球上滑動後留下的道道痕跡,感受色彩慢慢融合在一起的美妙,體會縱橫交錯的顏料線條架構出的奇妙空間。再比如在手工活動中,當幼兒把手中的紙當作食材時,他自由地想象“這是麵條,我愛吃麵條”,感受到心理的滿足和創造的快樂。豐富、開放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樂於想象和創造,善於想象和創造。

二、活動材料由單一向豐富發展傳統的美術活動多以繪畫為主,其次是摺紙、泥工等手工活動,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十分有限,主要有剪刀、白紙、油畫棒、橡皮泥等幾種。而現今出現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工具材料已經不計其數,單單畫筆就有不下 30 種,甚至“3D 列印筆”更是把美術材料帶入人工智慧時代。與此同時,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自然物和廢舊物品出現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空間越來越大,滿足了他們喜歡玩材料,願意接觸新表現方式的需要,從而提高創造力。

三、活動過程由呆板向生動發展“呆板”和“生動”常常用來形容事物存在的狀態,近些年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行為,幼兒的表現及活動的氣氛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美術教育活動從過去的緊張呆板變得更加活潑生動。在以前的幼兒美術活動中,我們最常說的話就是“安靜,別說話”,以此制止幼兒在活動中的交談行為。顯然,教師認定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說話是違反活動紀律的表現。在教師不斷強調和強制下,教室安靜了,幼兒安靜了,都低著頭不敢出聲地畫畫,活動過程籠罩在緊張的氛圍中。其實我們應該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幼兒為什麼要在創作時說話?如何指導幼兒創作時的說話行為?教師需要從分析幼兒說話的原因入手,透過對幼兒心理特點的分析,瞭解其思維發展的規律。比如,透過對幼兒在活動中說話的時間分析,小班幼兒思維是直觀行動思維,思維不能離開對事物的直接感知和自身動作,因此他們常常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和操作後說話。中班幼兒說話的時間多出現在創作後,用語言去補充畫不出來的情節。大班幼兒的語言先於動作出現,並起著計劃動作的作用,這是邏輯思維發展的表現。因此,大班幼兒說話大都出現在創作前。理解了幼兒活動時說話的原因,我們不僅應該支援幼兒的說話行為,還應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設計活動環節,讓活動適宜並促進幼兒的發展。有了教育者對兒童的研究和正確認識,活動中的幼兒不再受到責備,從而舒展天性。他們以自己的創作姿勢,或獨自專注於作品塑造,或與同伴分享創作內容。教師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創造著教育智慧,做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美術活動呈現出生動的狀態。

四、作品評價由標準向個性發展過去我們在評價幼兒作品時常用“好不好”“像不像”“對不對”等話語,以教師的示範和任務要求作為標準,忽略幼兒的個性和創造。如今幼兒美術教育所追求的價值則強調自主與創造。藝術是人性化地表達美的方式,美術活動評價尤其注重幼兒的個性化表達——即便是相同的作品題材,教師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也應注重幼兒個性化的思想、情感與表達方式,根據他們的作品及其對作品的講述,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