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導語:從發明製造出第一條腳踏車充氣式輪胎,再到後來的可拆換汽車輪轂、子午線輪胎,有著130多年曆史的米其林公司是世界輪胎行業的巨擘,而讓米其林蜚聲世界的不僅僅是輪胎,還有一本兒米其林餐廳指南。原本只是躥到車主出去多旅遊,多吃飯的小冊子,為何會在世界上大受歡迎。一家輪胎製造商又是如何靠著不按常理出牌的營銷策略進入了美食領域的,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個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的故事。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1829年,有個叫

愛德華

的法國人娶了一個蘇格蘭的姑娘

伊麗莎白

,說到伊麗莎白就不得不提她的叔叔麥金託什,

麥金託什

(mackintosh)是橡膠雨衣的發明者,所以現如今英文單詞雨衣這個詞也念

mackintosh

(雨衣),mackintosh這名字就是從發明人名字那來的,而發明的橡膠防雨布被後人用作的雨衣。

後來伊麗莎白帶著他叔叔的發明的橡膠技術專利來到自己丈夫的家鄉,兩個人伊麗莎白叔叔家的技術在法國也開始生產橡膠製品,如農業機械的橡皮軟管,包括馬車的剎車塊(類似於老式腳踏車的剎車塊)。並且從法國生產出的這些橡膠製品出口到英國,而這兩口子創立的加工製作坊就是米其林公司的雛形,丈夫愛德華就是米其林兄弟的爺爺。

但是這個·家族企業經營的並不太理想,從1829年到1880後年這段時間,從祖輩到父輩經營的瀕臨破產。一直到1886年,愛德華的兩個孫輩米其林兄弟接手了祖父的企業。大哥

安德列·米其林

在巴黎工作,是一位工程師,回到自己的鄉下老家入主家族企業,弟弟

愛德華·米其林

是個畫家也回來一起接班,兄弟倆覺得有義務把家族產業、技術發揚光大。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1889年,愛德華·米其林和安德列·米其林在老家克萊蒙費朗宣佈米其林公司誕生,但是生產的產品還是原來那些比較簡單的橡皮管兒、橡皮帶、馬車的剎車塊,也是除了兩兄弟之外,有十來個僱員的小作坊。而在那還個還是以馬車、腳踏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出行的年代,發生了一件對米其林公司產生徹底影響的事情。

有一天,哥哥安德列·米其林那輛裝有充氣輪胎的腳踏車輪胎破了,但是當年補一條輪胎,除了補胎時間花費幾個小時,還要晾一晚等膠幹了第二天才能用。在這個過程當中,米其林兄弟覺得輪胎更換修補這麼麻煩,為什麼不研究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拆換的腳踏車輪胎。

1891年,哥哥安德列·米其林大膽創新,研製出了可拆換的充氣式腳踏車輪胎,不用粘在車輪轂上的輪胎。在他們這個充氣式可拆換輪胎髮明之前,橡膠輪胎是粘在輪轂上且要晾乾,而他們的輪胎是用螺絲擰上去的,更重要的是換胎的時間快,那就跟現在的腳踏車換胎時間差不多。而且米其林兄弟很有遠見,為這種輪胎申請了專利,也為法國的鄉村小企業米其林走向全世界,並且在歐洲進行商業拓展奠定了基礎。

當年秋天,法國舉行的第一屆環法腳踏車大賽結束,人們就發現第一屆腳踏車賽冠軍騎手的那輛腳踏車的輪胎是米其林公司生產,而之所以能拿第一很大原因是米其林的輪胎換胎快。正因為米其林的可拆卸腳踏車輪胎換胎快,消費者喜歡使得米其林的名聲大噪,環法腳踏車賽結束後也使米其林輪胎不到一年賣出去上萬條。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到1894年,米其林品牌把新發明的輪胎裝在了公共馬車上,那時的公共馬車形式類似於現在的公共汽車,老百姓在一條路線的出行需求多了,政府就開行了公共馬車。當時馬車用的輪胎是鐵製的,裝上了米其林的橡膠輪胎之後,首先是比鐵皮輪胎舒服緩震效果好,其次是安靜,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性。從此,米其林就在做輪胎的路上越走越遠。

當時米其林主要生產出來的輪胎大多數是安裝在腳踏車和馬車上,逐漸的隨著汽車誕生,米其林製造出了專門給汽車使用的充氣輪胎,但是這個產品當時並不被社會所接受。社會上普遍的偏見認為腳踏車、馬車重量輕,而汽車是個又大又笨重的東西,如果把充氣輪胎裝在汽車上,汽車還沒跑自身的重量也許就把輪胎給壓壞了。所以米其林兄弟面臨著汽車廠家對充氣式輪胎的不認同。

面對著這種情景米其林兄弟做了一件類似吸引眼球的事,他們組裝了一輛用

標誌

的車身架、4馬力的

戴姆勒

發動機、加上米其林可充氣式替換輪胎的汽車。隨後米其林兄弟用這輛自己組裝的汽車,參加了1895年一場從巴黎開到波爾多,再開回巴黎的汽車拉力賽。

在一片質疑聲中,裝著米其林輪胎的汽車在透過碎石、泥濘道路,包括在各種惡劣的路況中,米其林輪胎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功效。在40多輛參賽車中,能夠堅持到完賽,開到波爾多再開回來的只有10輛,剩下30多輛在比賽途中幾乎都散了架,而米其林兄弟開的這輛充氣輪胎的汽車獲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成績出來之後,轟動了整個兒法國,兄弟倆用比賽驗證了充氣輪胎在汽車上的實用性。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逐漸的,充氣式輪胎正式走上了歷史舞臺,為汽車技術不斷進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汽車變得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安全。在這之後,兄弟倆就打造出了米其林的吉祥物,一個輪胎堆成的人形,看起來像是一胖子,這個輪胎人物的官稱叫“必比登“(Bibendum),在中國的官稱叫“米其林輪胎先生”,也就是我們習慣稱呼的”米胖子“。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那麼,一個輪胎製造商究竟是如何與美食扯上關係的呢?這也許是全世界堪稱營銷界的一個天才案例,把毫不相關的兩件事兒扯上關係,能說得通,還能吸引眼球、能火,不得不說米其林兄弟確實是營銷天才。一家輪胎製造商靠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營銷策略,以美食家的身份被人所銘記,從商業角度來說,雖然覺得匪夷所思,但是也值得很多公司、很多行業人士去學習。

到了1900年,法國全國共有不超過3000輛機動車,在這3000輛汽車中哪怕每輛車每年換一次輪胎,在法國也沒有多大的更換量,這樣也就沒有銷量,如果生產過多的輪胎,也會因積壓過多庫存而老化。所以米其林當時的汽車輪胎賣的並不好,米其林的主營還是腳踏車輪胎。這時,米其林兄弟就琢磨要想讓汽車多換輪胎,就得讓人們多開車,多出遠門,哪裡有什麼美景、美食等好玩的,有誘惑性的事物。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至此,米其林指南正式誕生,米其林兄弟的營銷邏輯就是想辦法提高汽車更換輪胎的需求量。隨後,他們編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剛開始的米其林指南並沒有相關的美食內容介紹,主要是一些旅行指南,比如介紹旅行景點推薦,加油站指引,輪胎怎麼換,附加地圖等等,就是跟出行相關的綜合指南,順便推廣米其林的“必比登“輪胎廣告形象。《米其林指南》做出之後被帶到了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並且在世博會免費發放。而免費的《米其林指南》前後送出了3萬多本,但是輪胎並沒有因此多賣出去。

直到1920年某一天,安德列·米其林在分銷商處發現,免費送給消費者的米其林指南被用來墊桌腳,此舉讓米其林兄弟頗為不滿,他們發現人們不會尊重費發放的東西,只會在意自己花錢購買的東西。隨後,米其林建立了極其嚴格的評審制度,在米其林指南增加了餐廳介紹,也不再接受其他廣告。

一本需要付費購買的新米其林指南孕育而出,新的米其林指南用於受歡迎的餐廳介紹,以及地圖指引。免費的米其林指南變成付費之後反而更受人們關注和喜歡。

眾所周知,法國是歐洲美食大國,熱愛美食的人們爭相購買米其林指南,而大部分購買者看中的都是米其林指南的餐廳推介。米其林兄弟知曉其中緣由後決定乾脆就做一個美食點評,隨後將餐廳指南單獨劃分,做了餐廳評選的米其林紅色指南版本,並且僱傭了一批匿名的調查者自費去各地餐廳吃飯。

1926年,米其林星級標準確定,剛開始只有一星標準,30年代後逐漸推出二星、三星。那麼這三星該如何區分呢,如果是一顆星那麼這家餐廳在同類飲食當中是值得去吃的;如果是二顆星說明該餐廳廚師手藝高超,即便不是在同一城市也值得繞路去品嚐;如果是三顆星,這裡有超一流的廚師,值得你專門為這家餐廳安排一趟行程。

逐漸的米其林評星在歐洲風靡,成為了一種高階的風尚,不少人爭相去吃米其林排星高的餐廳,甚至有人以攢米其林的星星為一種榮耀。後來很多餐廳知道這件事,餐廳的老闆、行政總廚、廚師長,都以獲得米其林的星級評定為自己職業的方向。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作為一本在多個國傢俱有影響力的美食參考書,能夠登上米其林的指南,對於世界各國的行政總廚來說,都是一份榮耀。但是頭上頂著一個米其林星級的光環也是一件壓力非常大的事情,甚至還有人為此而選擇自殺。

1966年,法國有家餐廳頭一年評為米其林三星,第二年被降成了二星,沒有人知道餐廳降星的原因。結果,這家餐廳的行政總廚抵受不住壓力,成為第一個自殺的米其林三星總廚。2003年,法國有位著名的米其林三星的總廚盧瓦索也因餐廳降級,一時之間難以承受壓力而自殺身亡。2007年,又有一位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女廚師長也因為壓力太大而自殺。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2017年,有一位法國大廚表示,請米其林不要再評他們為米其林三星,再評他們就關店不幹了。該店已經20多年持續在米其林榜單上榜,並且都是三星,後來也因為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而關店,開了酒館。

自從1931年米其林推出三星分級制以來,官方給出五點粗略的評定標準解釋,首先是食材,其二是廚師的手藝,第三是創新水平,第四是否物有所值,最後就是烹飪水平的穩定。標準很嚴格,經驗很豐富,米其林美食指南的確在廚師行業,在美食者的心目當中有相當的分量。

賣輪胎的美食家——米其林輪胎與美食指南背後的故事

但是,有句話叫

食無定味,適口者珍,

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滿足自己對美食最原本的追求才是真正的美味,食客滿意,廚師開心。美味永遠不是由個人的判斷標準,而從紙面上去決定,需要的是用味蕾用嘴去感受,需要用廚師用自己的心去料理,適應我們每一個人的食物,那才是我們普通人的人生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