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大家好,我姓杜,專看大戶

人們都叫我杜大戶!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前些日子和幾個朋友在家裡聊天,聊起婚姻和家庭,一個老友的孩子說道:“杜老師,我閨蜜的男朋友說他也喜歡我,說是我們一南一北,互不干涉,他還說古代男人都是三妻四妾,傳統文化不能丟。”在座的幾位朋友聽了甚是氣憤,我跟孩子說,這個人是典型的渣男啊,三妻四妾是傳統文化的糟粕,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好的文化不傳承發揚,而不學好,儘早遠離這種人!

你看人家喬家,對子孫後代要求嚴格,從來不許亂搞。喬家家訓,就有“不準納妾”這一條。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在過去,許多紈絝子弟往往因為窮奢極侈、揮霍無度,最後導致傾家蕩產。鑑於這些教訓,喬家從喬致庸那時起,便訂立了一些家規家法,以約束子弟,維護家族尊嚴。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在中國古代社會,有錢人家男子一般都是三妻四妾,然而喬家幾代人卻沒有一個納妾的。

喬致庸一生娶了六房女人,全是續絃。喬映霞的太太劉菊秀,是協和醫專的校花,因為年齡懸殊,婚後女方另有所戀,最後兩人離異,之後喬映霞便終生未娶。老三喬映霄,娶了祁縣馬家的閨女為妻,夫妻二人去北平遊玩時遇上匪徒綁票,因未能及時營救,妻子慘遭毒手,之後喬映霄也是終身沒有再娶。

老四喬映奎的太太只生下了一個女兒,後來生不了孩子,當時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按喬映奎的身份,討個妾來生子延續香火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懾於家規,他只是過繼個侄子為自己頂立門戶。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當年喬家小孩上學的時候,有兩條路,一條是近路,但是途中會經過風月場所;一條是大路,但是走起來會遠一些。喬家規定,凡是走小路回來的孩童,回家一定會受到嚴厲的家法處置。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這一切都是源於喬家家訓

“和為貴,家睦族旺”

,三妻四妾往往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家族矛盾,比如妻妾之間爭風吃醋;子孫之間明爭暗鬥;兒孫無力承擔家族重任。子孫的品行如果不端,整個家族的聲譽勢必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喬家家訓還有一條是

“善為先,無私訟公”

。喬致庸將“為善最樂”的匾額高懸在正房門樓上,對子孫說:“唯無私才可訟大公,唯大公才可成大器。”他把積德行善當作治家要義。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喬家每天在門外拴上三頭牛,誰家要用就牽去,傍晚送還就是了。鄉鄰如有困難,像家中死人了無力埋葬的,有病無錢請醫求藥的,家境不好過不了年的,只要在喬家門前央告幾聲,便可以領取一筆施捨。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在對待僕人方面,喬家總是寬容,不僅能保證傭人吃飽、穿暖,還非常尊重傭人,“在中堂”裡的女僕只有成年已婚的老媽子,沒有未出嫁的小丫環。喬家對待傭僕都比較和善,且佣金豐厚,逢年過節另有賞賜,還把肉、麥、煤、柴傳送到各家。因此,傭僕對喬家一直奉若神明:幹活時盡心盡力,克盡職守。

喬家能夠匯通天下,靠的不僅僅是管理才能,還有他們做人做事的規矩,為什麼大戶人家都要立家訓,定家譜?

沒有家譜的家庭,就如斷根浮萍,無法感知世代傳承的家族力量;沒有收藏家譜的家庭,缺乏孝文化教育的工具;沒有家規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規矩;沒有家訓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標準;沒有家風的家庭,缺乏延續家興業旺的環境。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喬家自此不準男子納妾?

不禁慚愧萬分,我們現代人,又有多少人重視家風建設,有多少家庭樹家風立家規?

大戶人家,講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