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貴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鎮,曾是繁華碼頭,為何如今走向“衰落”

隨著科學技術的變革,當今社會正在迅猛發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建設的步伐也從未停滯。有這樣一座古鎮,用自己譜寫的一部興衰史,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與歷史的變遷。

貴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鎮,曾是繁華碼頭,為何如今走向“衰落”

古鎮的名字叫做大同古鎮,但它的位置並不在山西大同,而是位於貴州省遵義市赤水河畔。大同古鎮保留著許多建於明末清初的房屋、院落、祠堂以及祭祀類建築,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自古以來,大同古鎮皆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加之其便捷的水陸交通,蘊育了繁華的商業景象,濃郁的耕讀文化與淳樸的鄉土民情。

貴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鎮,曾是繁華碼頭,為何如今走向“衰落”

上世紀50年代,這座碼頭古鎮達到了其繁榮的頂峰。便捷的航運條件促使水路運輸業拉通了碼頭的繁榮,船隻絡繹不絕,這裡時有停泊著載滿貨物的商船。過夜的船家、往來的旅客,大量的人流又推動了小鎮商業的蓬勃發展。最繁榮時,鎮上的打鐵鋪子有六七十家,而整個小鎮,不過只有不到三百戶的人家。

貴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鎮,曾是繁華碼頭,為何如今走向“衰落”

老一輩人口中講到,之前這裡很少有清淨的時候,日日夜夜都有哐哐噹噹的打鐵聲,伴隨著呼呼拉動風箱與來往船隻吆喝賀喜的聲音,好不熱鬧。然而,人們卻並不覺得吵鬧,因為這喧鬧聲背後,是紅紅火火,風生水起的生意。鐵匠爐中的手藝人,將鍛好的修船的鐵器遞給船家,客人也不再焦急,滿心歡喜。

貴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鎮,曾是繁華碼頭,為何如今走向“衰落”

港口船來船往,天空雲捲雲舒,時代的車輪亦是滾滾向前。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時代的經濟模式迅速革新。而古鎮中許多生活場景與現象,也經過時間長河的沖刷,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留在了老輩人的回憶之中。快遞運輸業取代了小鎮的航運;轉基因工程等現代農業技術解放了農村勞力;工業化也將鐵器生產的精良技術與完善模式送入了工廠車間。

貴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鎮,曾是繁華碼頭,為何如今走向“衰落”

如今,大同古鎮的生活節奏,充斥著更多的寧靜與祥和。曾在鐵鋪赤膊舞動鐵錘的壯年,如今已拄起了柺杖,身形也有一些佝僂。老人不必再像從前那樣操勞,他坐在自家屋舍的牆簷之下,一抹斜陽打在青磚路上,牆角的樹影拉得老長,沐浴日光的家貓,對著日頭慵懶地打了一個哈欠。而後,他陷入了沉思,似是在回憶的篇章之中,翻閱碼頭古鎮已然遠去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