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唐代的採茶與蒸茶,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內容吧!唐代採茶的時間比較講究,“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下雨天不採有一定道理,雨天空氣中的灰塵會隨著雨水降落到茶之葉片上,這樣的茶葉自然達不到潔淨的標準。晴有云不採,在今天看來,似無科學道理而言,有些近乎苛求。在唐人看來,最佳的採摘時間是“凌露採焉”。唐代已經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選取“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的茶芽。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採摘講究順序,先採摘長勢較好的樹枝挺拔的嫩芽,等其他茶芽生長後再來採摘,這有利於茶樹的生長,提高茶葉的產量。唐代茶葉崇尚野生茶,正所謂“野者上,園者次”。因此,在採摘茶葉時,經常揹負茶筐,攀登採摘,在陸龜蒙和皮日休的詩歌中都有體現。陸龜蒙《茶中雜詠·茶筍》:“褒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寒恐結紅鉛,暖疑銷紫汞。圓如玉軸光,脆似瓊英凍。每為遇之疏,南山掛幽夢。”陸龜蒙《奉和茶具十詠·茶筍》:“所孕和氣深,時抽玉苕短。輕煙漸結華,嫩蕊初成管。尋靄來青曙,欲去紅雲煖。秀色自難逢,傾筐不曾滿。”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唐代已經有一套新鮮茶葉的鑑別標準,那便是《茶經》中所提到的:“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捲上,葉舒次。”“野者上,園者次”主要是針對茶葉的生長環境和人工培植而言的。以現在的觀點看來,茶葉的品質取決於選種培育、栽培管理、技術手段等,離不開人工的培育。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茶園的開墾與管理、茶樹的種植與培育等技術手段比較原始落後,人工培育茶葉反而視作是對自然生長茶葉的破壞,這是與當時社會生產技術條件以及人們的觀念相符合的。唐代詩人曾記載入山採茶的狀況,皇甫冉《松露紅箭棲霞寺採茶》、《送陸鴻漸山人採茶回》都有記載。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紫者上,綠者次”是針對茶葉的顏色而言的,“筍者上,芽者次”以及“葉捲上,葉舒次”是針對茶葉的形狀而言的。茶葉呈現紫色是因為葉中所含花青素較多,呈現綠色是因為葉片中含有葉綠素較多。在唐代人們的觀念中,紫色是品質極好的茶葉,如顧渚紫筍被視為第一貢茶。但在今天看來,並無多少科學道理。筍茶主要是指芽葉長、粗壯厚實的筍狀荼,芽茶主要是指纖細瘦短的茶芽。紫和筍都是上品觀念,綠和芽是下品觀念,故“紫筍”和“清芽”連用的現象比較普遍。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茶經》提到了唐代的採茶工具:“籝,一日籃,一日籠,一日笪,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文中只提到了籝這一種採茶工具,在唐代文獻中,還提到了“筐”、“簍”等,如陸龜蒙《奉和茶具十詠·茶筍》“傾筐不曾滿”,皮日休《茶人》“腰間佩輕簍”。籝、筐、簍等都是採茶時的必備工具,這些工具多就地取材,由竹木編制而成,可以通風透氣,避免新鮮茶葉發熱變質。唐代的上品茶主要是野生茶,採茶人需要到山間甚至懸崖採摘,因此,採茶器制式比較靈活,容積有大有小,攜帶方式也靈活多樣,可挎、可背、可負、可懸,使用比較方便。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唐代茶葉的製法主要是蒸青,這在文獻中多有記載,元稹《和友封題開善寺》:“匠正琉璃瓦,僧鋤芍藥苗。旋蒸茶嫩葉,偏把柳長條。”但唐代的文獻對蒸茶的具體方法,如蒸青的溫度、時間、火候以及茶葉的投放量等資訊,沒有詳細的記載和介紹。《茶經》中提到了灶、釜、甑、箄、叉五種蒸茶工具,我們可以根據蒸茶工具以及《茶經》對蒸茶的簡要記載,來了解唐代蒸茶的工序。蒸茶的灶一般是用土製成的,用來燒火加熱。灶般是沒有煙囪的,陸龜蒙《茶灶》可以佐證:“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大概因為唐代以柴火為原料,有煙囪會導致火勢過旺,蒸茶效果不濟。釜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來盛水加熱。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蒸茶所用之釜不同於一般做飯的釜,要用唇口的,這樣方便隨時給釜補充水。另外,釜和甑之間要用泥巴粘連起來,可以避免燃料的浪費,也可以防止甑的滑動。甑是種蒸器,容納新鮮的茶葉,用水蒸氣來蒸茶。它一般是木製或瓦制,呈圓形,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甑是古代常見的炊具,人們用它來蒸茶時,進行了一些改造,如在甑裡面箄不是平面的,而是用竹篾繫著一個籃子狀的箄,箄用來盛放新鮮的茶葉。蒸茶時翻動茶葉要用到叉,叉一般有三個分支,要用韌性較好的穀木製成。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茶經·二之具》較為粗略地描述蒸茶的程式:“始其蒸也,人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於甑中。又以穀木枝三亞者制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根據這段文字以及蒸茶所用的工具,我們可以大致復原當時蒸茶的情形:用泥制的沒有煙囪的灶生火燃柴,在灶上放釜,灶跟釜之間用泥土密封好;釜中盛水加熱,且可透過唇口適時補充水;釜上放甑,甑中有箄,箄中放茶葉,利用熱氣來蒸茶;蒸茶過程中,要用叉來翻動抖散茶葉,避免成團,同時防止汁液流失過多。

唐代採茶時間比較講究,形成了採茶的選茶標準,有一套鑑茶標準

採摘的茶葉要趁嫩蒸青,茶農在岩石邊臨時搭建土灶蒸茶,燃料為松木,以松香助茶香。陸龜蒙《奉和茶具十詠·茶灶》還提到了蒸茶時的非凡景象:“盈鍋玉泉沸,滿甑雲牙熟。奇香襲春桂,嫩色凌秋菊。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玉泉之水在釜中沸騰翻滾,甑中嫩芽已然正熟,香氣悠然飄出,暗香湧動,堪比春天桂花的香味,其嫩綠之色則如秋日凌霜之菊。陸龜蒙親自燒柴蒸茶,樂此不疲,以至於“年年看不足”,作者在蒸茶的過程中得到了莫大的享受與美感。喜歡今天的內容就請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