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江南三大名樓之黃鶴樓: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

黃鶴樓,在中國,它的地位和岳陽樓、滕王閣一樣,幾乎家喻戶曉,畢竟江南三大名樓都不是吹出來的,是其悠秀的歷史和文化自然沉澱的結果。

黃鶴樓的歷史非常悠久,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黃鶴樓剛開始只是一座瞭望守戍的不起眼的“軍事樓”,後來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聞名天下的觀賞樓。

江南三大名樓之黃鶴樓: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

真正使黃鶴樓名動天下的,是唐代詩人崔顥一首《黃鶴樓》。崔顥當時的人評價是有才無行。崔顥年少輕狂,喜好賭博飲酒,娶妻擇美者,稍不愜即棄之,凡易三四。少年為詩,意浮豔,多陷輕薄;晚年詩的風格發生明顯變化,開始表達熱愛國家的感情,風骨凜然。崔顥因為官場不得志,索性辭官不做,在外遊歷了20年。在遊歷過程中,寫下了很多著名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就《黃鶴樓》。據說,李白遊歷黃鶴樓,看見崔顥寫的詩,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放下筆不寫了,可見崔顥他的才華是很高的,只是因為其人格低下,因此唐朝歷史對其評價不高,記載的筆墨也不多。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江南三大名樓之黃鶴樓: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

黃鶴樓整首詩的詩眼是一個“愁”字,全詩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在某種意義上讓黃鶴樓成為鄉愁的代名詞。

首聯滿懷美好的憧憬而來,結果眼前只是一座尋常的江樓,悵然若失,為下文的鄉愁情結做了鋪墊。

頷聯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但終歸物是人非、鶴去樓空。“不復返”,涵蓋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白雲”變幻難測,寓託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嘆喟。“白雲”和“空悠悠”寫出了空間的廣袤,“千載”寫出了時間的無限,時間的無限和空間的廣袤的組合更加催生了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頸聯筆鋒一轉,由寫虛轉為寫實。晴空裡,隔水相望的漢陽城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長勢茂盛的芳草,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意境,進一步為最後的鄉愁做了鋪墊。

尾聯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藹一片迷濛,那是一種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試問面對此情此景,何人不思鄉,何人不生愁。

江南三大名樓之黃鶴樓: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

古人一直有登高望遠的習慣,例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後來登高又演化為登樓,經過長時間的文化積澱,登樓成為古代文人的一種生命情結,人們可以利用登樓將有限的視野空間擴充套件到無限,在吐納萬物中彰顯自己的情懷。古人的樓不似現在林立著的鋼筋水泥的冰冷建築,它或石或木,或圓或方,有著如親人故鄉一般的溫暖情感。古人愛登樓,是不願意同流合汙的力量在驅動,是在尋找認同感和歸屬感。於是,樓成為古代文人尋找理想,釋放情緒的最好去處。

登樓者大致有如下的感情:一是遊子思鄉懷歸,比如晏殊《蝶戀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怨婦懷人盼歸,比如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三是壯志未酬的苦悶,比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四是擔憂國家的命運、前途,李煜《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江南三大名樓之黃鶴樓: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

黃鶴樓之所以叫黃鶴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這則神話除了說明黃鶴樓命名的由來之外,還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為不嫌貧愛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幫助成為鉅富。

黃鶴樓的傳說與詩詞、文賦、楹聯等,一直與屢毀屢建的黃鶴樓相生相伴,且不斷豐富延展,共同構成了黃鶴樓的文化積澱。黃鶴樓蘊含著深厚而豐富的仙道文化、民間智慧、文人流韻等傳統文化內涵,是武漢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正如黃鶴樓一樓大廳兩旁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所寓意的:登上黃鶴樓,也許生活中的不如意就隨江水一起消逝了,這意思想想都美。

江南三大名樓之黃鶴樓:大江東去,波濤洗淨今古愁

安徽10大名山,被李白眷戀的有五座,因歐陽修名動天下的有一座

山西十大著名景點: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

鐵桿朋友,風雨同行,去塞爾維亞旅遊必去的10個地方

江西十大名山,去過四個算及格,全去過的算是大咖了

一千位旅行者,就有一千種福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