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2021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十八,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

小雪,是立冬後的第一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

意味著我國北方開始進入寒冰封凍的時節。

但古籍《群芳譜》說: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這時候的寒氣,還沒有很嚴重,所以雪量不大,只能稱之為

“小雪”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古人把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

意思是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

因此小雪節氣前後,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氣溫也逐漸降到0℃以下。

雖然小雪是反應天氣現象的節令,尚未過於寒冷,但也要注意保暖,預防風寒。

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zhuó)”。

小雪到了,不要忘了給自己和家人備幾件冬裝。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定律。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有曰:“小雪而物鹹成,大寒而物畢藏。”

指的是,到了小雪時節,所有的農作物都成熟了;到了大寒時節,所有的農作物都收藏好了。

四時節序,各個節氣做什麼事,中國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於是小雪時節,民間就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

一般小雪後,氣溫下降,但天氣變得乾燥,正是加工各種臘貨、醃菜的好時候,以便春節時享用。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除了儲存過冬食物,我們還要注重食補養生。

正所謂“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延年益壽, 養生得益,來年身體才能健康無憂。

冬應腎而養藏,小雪節氣正是補腎的好時機。

這時候,太陽光照較少,人體內的陽氣也收容內斂,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宜吃溫補的食品。

羊肉溫補,冬天食用又可以禦寒,所以羊肉是必不可少的冬補食品。

而北方開始供暖,也要防止過度“上火”,可適當多吃些苦味食物和一些降火蔬菜。

我們常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

意思是說春天可以吃花朵嫩芽、夏天則要吃綠葉蔬菜、秋天多吃當季果實,而冬天則要吃植物根莖。

透過食補增添陽氣,順時養生,才能更好的促進健康。

但養生最根本的還是要增強抵抗力。

有句民諺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

適當進行自身鍛鍊,培養早睡晚起的起居習慣,能更好的度過這個冬季。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小雪時節,草木凋零,萬物黯然失色,

人們的心情也和天氣一樣,有點晦暗,情緒也會有點低落。

所以除了關注身體之外,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

雪小禪說:“聽雪,也是聽心,聽雪的剎那,心裡定會開出一朵清幽的蓮花”。

聆聽窗外下雪的聲音,會讓人心靈得到平靜,內心獲得短暫安寧。

心態一旦平和,冬日的寒冷也就沒有那麼難熬了,困苦的生活也就沒有那麼難過了。

一片片雪花在飄落的瞬間,很快變成了水,落在地上,毫無痕跡;

哪怕再大,也只會成為萬物的點綴。

小雪不是大雪,無論是次數或者分量都沒有特別厚重,也不會給大家帶來困擾。

這是小雪的智慧,也是做人的智慧。

曾經看到這麼一句話:

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討,所以無論日子過得多麼窘迫,都要從容的走下去,不辜負一世韶光。

走過半生,我們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簡單的生活,源自樂觀的心態;心情的愉悅,來自精神的富有。

人生在世,知足才能常樂,懂得留白,才是最高階的人生智慧。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冬,是寒冷的,是薄涼的;但雪,是冬的禮物,是冬的深情。

忽然想起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雪來時,約三兩好友,圍爐暖茶,閒聊暢飲,好不愜意;

雪落時,陪父母孩子,歡聚一堂,嘮嘮家常,豈不美哉!

諺語云:“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初雪來臨,來年豐收,也就近在眼前了。

人生亦然,熬過了苦,甜也就不遠了。

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願有人陪你等一場雪,願有人陪你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