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天氣忽然間由寒轉暖,暖暖陽光,櫻花樹下,又要清明瞭。

江南人講究“不時不食”,於是就連清明的食物也惹上了一派初春氣息,青澀而明快。正如春節的餃子、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青團在清明時節迅速搶佔了餐飲市場。各大食品廠,無論是否以糕團見長,都紛紛推出自家的青團,從最古早的豆沙味道最江南的醃篤鮮味,從甜到鹹甚至辣,還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第一個發明青團的人實在是很有才,竟能將春季的色彩染上糕團,令人似見到萋萋芳草,聯想起萬物萌芽,品嚐到春天的味道。青團之青,確實是來自植物的汁液,不過配方並無定論:過去常用艾草,如今多用麥青,此外農家也會用其他綠色蔬菜或野菜。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我個人最愛艾草青團,有一股獨特的艾葉清香,只可惜艾草季節性太強,又少有人種植,於是艾草青團愈來愈少見了。

如今更常見的是用麥青汁染色的糰子,麥青的綠色比艾草更鮮亮青翠,外觀漂亮、易於獲得、成本又低,自然受到食品廠的鐘愛。只是對於偏執的我來說,即便麥青也是天然食材,但少了那陣草本芬芳,總莫名覺得是工業時代的產物。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記得一次偶然機會在上海朱家角一家小店吃到過新鮮出爐的艾草青團,艾草的芳香遠遠便能聞到,一口下去,口感更加的Q彈,豆沙餡和艾草的味道也相得益彰,讓人忍不住吃了一個又一個。

貪吃的人們到了清明節,倒未必首先想到青團,清明時節上市的“長江三鮮”才是一年來的期盼。所謂“長江三鮮”指的是長江流域的三種江魚——刀魚、鰣魚、河豚(或鮰魚),由於都是鹹淡水兩棲的洄游魚類,因此同時具有河鮮的細嫩和海鮮的肥美,此外整日與長江激流搏鬥的生活更賦予了它們緊實有力的肉質。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刀魚如今幾乎是“天價”的代名詞,雖然刀魚的價格時有下滑,但仍是市面上最昂貴的食材之一,令普羅百姓望而卻步。無力負擔賽過黃金的江刀,人們到老半齋吃一碗刀魚汁面也算趕上了季節,雖無魚肉,卻有魚鮮。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張愛玲曾將“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無尾”列為人生三大憾事,其實鰣魚雖多刺,卻也不比鯿魚、鯽魚乃至刀魚更多。一尾好鰣魚,加酒糟蒸熟,便是人間至味,頂頂要緊是不可去鱗,因鰣魚魚鱗下有豐富脂肪,一蒸便融入肉中,鮮香馥郁。如今長江鰣魚瀕臨絕種,市面上多是引進的非洲鰣魚,其魚鱗不如長江鰣魚來得肥腴美味,算是一大憾事吧。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早在千年之前,蘇東坡就知道春天是食河豚的最好季節。河豚劇毒,但古往今來多少貪嘴之人趨之若鶩,既因河豚肉著實鮮美,值得拼死一嘗;也恰是因為它劇毒,才引得獵奇冒險之士紛紛一試這在死神口中奪食的驚險。其實河豚只有部分臟器有毒,只要師傅手藝得法,除淨毒素後是絕對安全的。

不過離開了江南,在同樣盛產河豚的潮汕卻有著不同的講究,在潮汕人心中,河豚味雖美,卻沒必要急於一時。既然河豚春天毒性最強,那就等過了春天,毒性幾乎沒有的時候再做烹調也不晚。真可謂一方水土一方人也。

清明時節,河蝦漸美,尤其到了繁殖季節,懷抱飽滿的蝦籽,生出殷紅的蝦膏,是僅此一季才能享受的人間絕味。蘇州人最講究“不時不食”,逢此時節必吃河蝦,只消簡單用鹽水煮熟,就鮮得眉毛都掉下來。

又到一年清明時,除了青團,這四道美味皆不可錯過

蘇幫菜精工細造,更考究的做法是清炒河蝦仁。比指尖大不了多少的河蝦,逐只徒手剝出蝦仁,可想而知要費多少工夫;下豬油快炒,河蝦嬌嫩至極,時間需精確到秒,稍過一秒便老了。更高階的是“炒三蝦”,即將蝦仁、蝦膏、蝦籽同炒,鮮度翻了好幾倍,是人間難得幾回嘗的無上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