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農民種地最頭疼的就是田地的野草,以前農村野草種類特別多,而且它們成熟後還能提供一些野果,如龍葵、馬泡、錦燈籠等,小孩子就會趁著空閒到處在田裡尋找,今天咱們說一說“錦燈籠”,現在為何少見了。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八九十年代的農村,經濟是相當貧窮的,那時孩子的零食無非就是一根漿米棍、一塊月牙糖、一根紅芋糖,而這些零食也不是說經常可以吃到的,小孩子嘴饞了就會尋找新的野味,比如白茅、桑椹、紅球、榆錢、龍葵、錦燈籠等,實在找不到,就在玉米里尋找莖稈紅黃色澤的玉米稈吃,或者燒毛豆、烤紅薯、知了猴、螞蚱等,尤其錦燈籠成熟後,香甜可口,玉米田及大豆田最多。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錦燈籠又叫娘娘果、燈籠果、菇娘等,因為它成熟後是包裹在一個囊內,果實成熟後,囊就會變得稀鬆透明,像草紙一樣,而漿果卻呈黃色,彷彿就像一盞小燈籠,所以叫錦燈籠,而囊又如一身紗裙,故叫娘娘菓,漿果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含糖量超過葡萄,並含有18種氨基酸及適量的微量元素,鮮食味道甜酸適口、風味極佳,也可乾製蜜餞、果醬等。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由於這種草根系繁多,高約40-60釐米,花呈白色,萼鍾狀,果實呈多角燈籠形,內有圓形果球,秋季成熟後可食用,多生長在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及紅薯田,與作物爭搶養分,當時農民發現後基本是一鋤頭剷除,只有小孩子發現後才會好好看管,盼星星盼月亮的蜂它果熟蒂落,而且它的果實成熟後,香甜氣息順風可以飄好遠,以至於最後很難護它周全。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隨著人們對錦燈籠的研究,發現它全身都是寶,《爾雅義疏》記載:“苦葴,今呼苦精,聲相轉也……寒漿,亦為酸漿之聲轉,且藥性亦寒。民間多以‘姑娘’名之”,這描述的就是錦燈籠,現在醫學研究,它全草可入藥,花萼也可入藥,是中新型的“草本水果”,由於價值被發現,很多人都把它視為掙錢的寶物。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野生的娘娘果其實是一年生茄科植物,原生於安地斯山脈,是一種喜陽植物,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5℃左右,夜晚18℃左右,不耐澇,多生長在山坡上,成熟新鮮的菇娘應該是淺黃色,綠色的就是沒有成熟,由於果漿酸甜可口,以前有人用它做果酒,在東北地區這種“菇娘”是當地的一種特產。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如今,農村這種野生的錦燈籠已經很少見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錦燈籠雖然野生在田間,但是對氣候及環境還是有一定要求的,十幾年過去後,全球氣候發生了一些改變,比如溫室效應讓地球變暖,原本寒冷的冬天,下雪成了奢侈,這些氣候的改變,導致原本農村的小蟲子、野草漸漸消失,所以很少在田間看到了。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還有一個就是前期農藥的濫用,尤其一些毒性較強的農藥,不僅殺死了害蟲,也把土壤汙染了,各種除草劑也讓土地寸草不生,而野生的錦燈籠同其它野草漸漸失去了生長的環境,於是現在農村田地裡很少看到野生的錦燈籠,如今集市上售賣的是人工培育的錦燈籠,雖然個大汁多,但是同以前野生的錦燈籠營養上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以前農村田裡的“錦燈籠”,人們把它當野草,如今很少看見了

總之,以前農村田地常見的錦燈籠,其實是一種“草本水果”,由於氣候及環境的變化,這種野生的水果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而換之而來的是人工培育的錦燈籠,味道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