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公元1904年的12月,成都武侯祠惠陵寢殿新上了一份牌匾,曰“千秋凜然”,語取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蜀先主廟》:“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114年之後,這份牌匾依舊傲然挺立,雖然顏色幾經變動,那份兒書法的底色依舊傲然挺立,令過往人群忍不住拍照紀念。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這字兒誰寫的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滇南馬維騏”字樣,但他是誰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他是一名清末武將。

但他絕不算武林高手,卻時常被少部分人認錯。主要原因在於,有一位年紀和他相仿的八卦掌高手,和他的名字很像,只有最後一個“qi”字不同:他是“馬”字旁,武林高手是“示”字旁。這位武林高手馬維祺,是武學一代名師董海川四大弟子之一,武功造詣較高。但,他在二十八歲那年意外死去,具體原因仍不為多數人所知。他的事蹟沉寂過一段時間,近年來隨著武學興起,他的名字被越多來越多的人關注並提起。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但,武將馬維騏一直不溫不火,只有去過他題字的景點的人,才會勾起對他的興趣。這實在是一種遺憾,也似乎是一種宿命。畢竟,在大時代下,他只是一名相對普通的官員,在眾多政治人物的參照下,他的身份和事蹟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只是,在他曾經任職過的四川,還有許多關於他的印記。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這馬維騏,並不是四川人,文從沈夢清晰地看到,他是“滇南”——如今的雲南開遠市人。只是他最後的時光,在四川擔任提督,在當地頗有一些遺留下來的影響力。

馬維騏生於1846年,字介堂,少年時,他就在父親(父親馬定邦,道光年間武解元)的指導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下鍛鍊身體,修習武藝,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文化能力,書法也是他自小就開始堅持的愛好之一。由於接受了較為良好的教育,馬維騏自小就胸懷大志,願為國家出一份力量。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因時局原因,僅僅14歲,馬維騏就跟隨父親南征北戰,他的實戰能力因此迅速提升。剛22歲,他就繼承了父親的官職,擔任起統管團防。

一路成長,一路征戰,馬維騏曾帶兵出師安南(今越南),戰功赫赫;他又曾擔任昭通和廣東潮州總兵,深受褒揚……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在晚年時,他被調任四川提督,為當地的治安穩定做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貢獻。他帶兵,寬嚴並用,對兵士相誠以待,執令有規,因此他也深受好評。

1910年3月17日,馬維騏因病在任上故去,小小年紀的宣統皇帝,得知他的事蹟頗為感動,賜諡“果肅”。

從歷史看,再過一年多的時光,大清王朝就轟然不存。馬維騏奇蹟般地早了一年多辭世,避免了選擇之困惑,不知是好還是不好!

從現在往之前看,馬維騏當年的武功現在的人早已不感興趣,他也沒能改變當時的社會深層問題。但他留下的多處書法,卻儼然成了歷史文化遺存的重要部分,至今仍有探討的價值。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馬維騏的書法主要在顏體楷書方面,他的作品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厚重有度,非常耐看。

馬維騏留下來的作品主要在一些景點內,為數不多,卻也精到,他的作品和一些書法家同列,似乎也並無多少差距。而他留下的《隆中對》和《千秋凜然》,恰是令他一鳴驚人、在後世文化人心中有一定地位的原因。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這樣文武兼通的將軍,應該是多多益善。然而,歷史上似乎並不多見,所以更應被珍視。

就像他墓前的舊聯一樣——“文韜武略堪典範,儒將雍容足師表”,

清末四川提督馬維騏,文武雙全功在一方,顏體《隆中對》一鳴驚人

這,大概是對他一生,比較準確的概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