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1972年8月份,鄂爾多斯某生產隊社員於阿魯柴登以南3000米沙漠中,發現一批戰國時期匈奴遺留的寶藏。阿魯柴登地區位於杭錦旗東南部,是古書當中記載的\“河南地。\”\“河南地\”是戰國時期趙國統御領土,位於如今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附近。《史記》有過明確記載:趙武靈王曾經派出大量騎兵驅趕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將匈奴驅逐出\“河南地,\”也就是老人常說的\“河套地區。\”經過秦始皇武力鎮壓之後,大部分匈奴離開漠北遷往河西走廊。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擊潰北匈奴,南匈奴歸附於漢室王朝,這個困擾了中原政權幾百年的匈奴得到徹底根治。這次阿魯柴登發現的匈奴古代遺址,根據專家考證,其墓主人應該是匈奴某支部落首領。應該是戰國後期,匈奴和趙國連續作戰之後內部發生動盪或者裂變,因此有小部分匈奴殘餘勢力一直盤旋在\“河南地\”附近。阿魯柴登發現的這批匈奴遺址共出土了銀器5件,串珠45件,還有220餘件的金器,其中有一座匈奴金冠引起考古專家的格外注意。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這座匈奴金冠呈橢圓形,頂部是一隻用金子雕成的雄鷹,金片鑲成眼睛,鷹頭可以搖晃。遠遠看去,就像是雄鷹從天上撲食獵物的場景,金冠兩邊還有許多浮雕圖案。遺址還出土了不少具有價值的文物,這也代表了戰國時期,匈奴部族所體現出的極高藝術價值。然而上世紀80年代,西方不少學者瞭解到阿魯柴登這座匈奴遺址之後卻有不同看法。因為根據這座古代遺址出土的文物,不少西方學者認為有很多是類似於歐洲的浮世繪風格。更通俗點來說,西方歷史學家認為:阿魯柴登匈奴墓葬,其中很多文物的製作方法和現代歐洲工藝品比較相似。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聯想到匈奴人曾經叱詫於亞歐兩座大陸,或許有不少歐洲人或許是匈奴人的後代?可17世界時不少西方權威專家認為,新石器時代歐洲人的始祖從西歐以及亞平寧半島,慢慢遷徙至整個歐洲。換言之,歐洲人覺得他們的先祖是從新石器時期便開始在這片大陸上生存。1785年,德國曆史學家邁納斯,將整個歐洲人種劃分為高加索、阿爾卑斯、地中海等等人種。可是阿魯柴登出土的陪葬品,很顯然和歐洲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所以西方學者認為,漢武帝打贏漠北之戰後匈奴向北逃竄。沿著阿爾泰山是否來到俄羅斯或者匈牙利一帶在此繁衍後代?那麼匈奴人其分支或許也在歐洲繁衍生息。可是不少歐洲歷史典籍中並沒有如此的記載,西方歷史學家看到阿魯柴登匈奴墓葬出土的文物,並聯想到他們身世起源。因此中國出土的這批古代遺址,居然在西方學界引起軒然大波。筆者認為,匈奴人和現代歐洲人到底有沒有聯絡?

48年前,中國一場考古發現,讓專家開始懷疑歐洲歷史被篡改

這似乎是必然。因為匈奴也是蒙古族的分支,成吉思汗將戰火蔓延至歐洲之後,免不了亞歐大陸文化歷史和血緣上肯定有所相互交融,這是無法抹去的事實。不過,從阿魯柴登這片古代遺址當中也能看出,匈奴族於開拓絲綢之路上作出的貢獻。歐亞草原遊牧文化中,不少部族喜歡黃金銀器,還有寶石作為主要材質製作的裝飾品,因此匈奴族也為亞歐兩股大文化交融開創了先河。

參考文獻:史記、鄂爾多斯考古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