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陝西延安府慶陽衛定邊縣(今陝西定邊縣)人。對於張獻忠來說,是明朝末年農民軍領袖,與闖王李自成齊名,大西的建立者。崇禎年間,張獻忠組織農民軍起義,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攻克武昌,自稱大西王。帶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於成都,年號大順。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到了大順三年(1647年1月2日),在明朝滅亡之後,張獻忠引兵對抗清軍,最終在西充鳳凰山被清和碩肅親王豪格射死。在張獻忠被清朝擊殺之後,他的四位義子,依然在當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南明非常倚重的將領。不過,張獻忠有四位義子,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一、孫可望

首先,對於孫可望來說,可謂張獻忠最器重的養子。根據《明清史料》的記載,孫可望(?—1660年),原名孫可旺,陝西延長縣(或作米脂縣)人。公元1630年(明崇禎三年),張獻忠在陝北起義,出身貧苦的孫可望參加起義軍,被張獻忠收為養子,改姓張。成年後,孫可望勇敢、狡奸,每遇敵,他率部下沉著應變,被軍中呼為“一堵牆”。因為他識字,又機靈,很受張獻忠器重,為張獻忠四個養子中的之長子。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公元1644年八月(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孫可望位列群將之首,以平東將軍,另加監軍,節制文武。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大西,孫可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張獻忠在川北犧牲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南下攻佔雲貴一帶,堅持抗清。後改投南明,以武力挾制永曆朝廷。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張獻忠去世後,孫可望的野心可謂是越來越大。換而言之,當南明無法滿足他的野心的時候,他自然不會對南明忠心耿耿。

在面臨清朝這一大敵的背景下,孫可望為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並與大將李定國不合,導致內訌。公元1657年(永曆十一年,順治十四年),孫可望從貴州引兵入雲南,攻打李定國,因部將倒戈不敵李定國。對此,在筆者看來,孫可望和李定國之間的矛盾,只能說是內部矛盾。不管輸贏,都存在緩和的餘地。但是,孫可望卻不這麼想,而是選擇向清軍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貴州,隸屬漢軍正白旗。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公元1660年(永曆十四年、順治十七年),孫可望病死(一說狩獵時為清軍射殺)。對此,在筆者看來,孫可望投降清朝,自然是令人失望的。當初,張獻忠雖然反抗明朝,卻能夠在清朝入關之後全力抵抗。現在,孫可望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卻為了利益而投靠清朝,確實是值得批評的。

二、李定國

李定國(1621年—1662年),字寧宇(或雲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抗清名將,民族英雄,陝西榆林(或作延安)人。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張獻忠起義之後,將少年李定國收為養子,改姓張。從此,他跟隨張獻忠轉戰南北。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張獻忠被殺後,李定國歸順南明,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進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陽)、靖州(今湖南邵陽),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歸順南明的李定國,成為一位讓清朝十分頭疼的對手。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彼時,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公元1662年(永曆十六年,順治十九年),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在西南邊陲堅持抗清鬥爭17年的李定國於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臘(在瀾滄江以西)病逝,時年42歲。對於李定國來說,不僅跟隨張獻忠抵抗清朝,更在張獻忠去世後矢志不渝,這種氣節和堅貞,著實令後人欽佩不已,從而和孫可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劉文秀

劉文秀(?-1658年),陝西延安人。作為張獻忠的養子,劉文秀早年一直追隨張獻忠,大西國建立後,受封為撫南將軍,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並稱為四將軍。張獻忠被殺後,劉文秀與孫可望等率大西軍餘部數萬人,進軍雲貴,聯明抗清。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永曆十年(1656年)三月,李定國護衛昭宗到達曲靖,劉文秀說服王尚禮等人迎接昭宗,而自以數騎往會李定國。在此基礎上,劉文秀晉封蜀王。永曆十一年(1657年)九月,孫可望起兵叛明,並派白文選等人率兵攻打雲南,劉文秀被任命為右招討大將軍,與立定國大敗孫可望於交水。在孫可望背叛南明之後,劉文秀和李定國不為所動,並討伐了孫可望。永曆十二年(1658年)四月二十五日,劉文秀在清軍大舉進犯西南前夕病逝。

四、艾能奇

艾能奇(?—1647年),一作艾雲枝、艾奇能,張獻忠的義子。為明末起義軍將領,張獻忠部將,以勇猛著稱。對於艾能奇來說,與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並稱“四將軍”。大西大順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艾能奇被封為定北將軍。等到張獻忠稱帝,封定北王。張獻忠被殺後,艾能奇引兵入滇,準備聯明抗清。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順治四年(1647年),艾能奇進攻東川(今雲南會澤)進擊抗命之土司祿萬鍾時,遇伏,中箭身亡。

張獻忠有四位養子,沒想到,最被器重之人卻投降了清朝!

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艾能奇的英年早逝,對於大西軍和南明永曆朝廷來說,無疑都是一個重大的損失。艾能奇死後,由於兒子艾承業年齡尚小,無法擔當起統兵大任,孫可望以其所部兵馬劃歸馮雙禮統領。後來,艾承業與明朝黔國公沐天波的女兒成婚,成為黔國公的乘龍快婿。總的來說,對於張獻忠的四位養子,除了孫可望最終歸降清朝,其他三位都沒有選擇投降,而是選擇聯合南明來抵抗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