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大家好,本文是浪潮工作室 X 網易汽車合作上線的全新內容《浪潮研究所》。

沒有汽車,就沒有現代社會的文明生活。在這裡,你不僅將看到關於汽車生活一切有趣、有料的知識,也能看到專業、靠譜的汽車測評。

——

2019年的前8個月中,日系車仍然在中國市場中保持著穩定增長,甚至成為所有派系中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車系[1]。

但這並不妨礙一些人對日系車由來已久的偏見和嫌棄。

如果你打算買車,並且打算買日系車,身邊一定會有幾位“頗有經驗”的長輩和“貌似懂行”的朋友,展開苦口婆心的勸阻。

“千萬別買日系車,看著輕飄飄的,肯定不安全”。

“日系車‘外皮’這麼薄,萬一撞了肯定散架,別買別買”。

“別人都說這日系車質量不好,怪得不得便宜呢,別花那冤枉錢了”。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這就是日系車給人的印象:輕、皮薄、質量不好、不耐撞、不安全。

這個莫名其妙的“鍋”,日系車確實背得太久了。大多數人對日系車的誤解和偏見,是時候解開了。

日系車真的不耐撞嗎

在買車方面,很多人也是“外貌黨”。車不但要看起來大氣、上檔次,還要讓人覺得質量好。

比如德系車工藝精湛,車身看起來充滿科技感,還很結實;美系車外觀大氣,給人感覺硬朗、耐用;韓系車顏值高,非常符合年輕人口味。

相比之下,日系車就顯得十分樸素,外觀低調,整個車看起來簡潔輕盈。

但在很多人看來,“看起來輕”等於“質量不好”。

實際上,目前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在追求“輕量化”,透過改進材料、工藝、設計等“瘦身”,從而改善汽車效能[2]。

所以在同級別車輛的比拼中,日系車的重量不一定是最輕的,反而有可能是最重的。

也有人採用“挑西瓜”的方式檢驗汽車外殼,發現普通日系車車身的聲音顯得十分清脆,就覺得人家“偷工減料”。

“日系車車皮太薄,撞一下就完蛋了”,這樣的印象幾乎成為心照不宣的共識。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2016年2月17日上午,浙江溫嶺市,一輛在交通事故中被壓扁的白色豐田汽車。但這樣的重壓下,又有什麼車還能堅挺呢 / 希帕圖片社

但如果稍微關注一下汽車安全測評,你會發現在歐盟汽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的安全評級中,三菱曾連續兩年獲得高階安全獎[3]。

2019年公佈的最新安全評級中,本田、豐田、馬自達等我們熟悉的日系品牌,其上榜車型均獲得了五星安全的評價[4]。

在很多交通事故中,有一些日系車輛發生碰撞後,如果是輕微的,保險槓會凹進去。甚至有腳踏車把日系車車頭撞凹進去的圖片。

碰撞稍微嚴重一些,會看到車內產生很多泡沫,很多人會認為“日系車就是薄鋼板和和泡沫拼接的”。

由此,很多人覺得日系車之所以這麼脆弱,就是因為鋼板太薄、設計粗糙,所以根本經不起撞。

單憑几張事故圖片,就給日系車蓋棺定論,確實有失公平。

如果搜尋更多的圖片,你會發現所有車“都不耐撞”。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2019年1月10日,廣東深圳,車頭凹陷的賓士。僅憑車禍照片,是無法判斷一輛車“耐撞”與否的 / 希帕圖片社

更重要的是,一輛車經不禁撞,安不安全,並不是鋼板厚度決定的,也不是整車重量決定的。

一些日系車在交通事故中撞的很慘,並不等於不安全。就像打架,那些滿臉是血、樣子很慘的人,未必受的是重傷。

看起來低調的日系車,遠比你想的更“堅強”。

你根本不知道日系車有多強

日系車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想的那麼脆弱,業餘的民間鑑定手法肯定不能說明問題。

被奉為行業權威的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根據2019年所有碰撞測試的成績,公佈了一份名為“2020最佳安全選擇和最佳安全選擇+(2020 TOP SAFETY PICK or TOP SAFETY PICK+)”的榜單。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本田多款汽車入選2020最佳安全選擇

這份榜單包含的64款車型,基本涵蓋了2019年美國市場最安全的車型。

“最佳安全選擇”和“最佳安全選擇+”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榮譽,但主要測試專案大致相同。

不同之處在於,後者對標準配置的大燈要求更高,需要超越“合格”,得到“良好”或者“優秀”的評分。

此次入選榜單的車型中,代表最高水平的“最佳安全選擇+”有23款,其中日系15款,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韓系和德系各3款,而美系只有1款。

“最佳安全選擇”入圍車型更多,在41款車型中,日系車獨佔40%以上,一直被大家看好的美系、德系車,加起來還不到日系車的一半[5]。

IIHS本身的測試專案也是非常嚴格的,它除了要分別在正面、側面、車頂、車尾等位置進行碰撞外,還要對主動剎車和燈光照明等進行測試。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IIHS燈光照明測試

汽車只有在這些專案中至少達到“良好”,才能夠入選TOP榜單[6]。

其中IIHS的“正面重疊碰撞測試”,可以說相當“苛刻”。

在這項測試中,汽車需要以64千米/小時的速度,用駕駛員一側車頭,去撞擊一個類似於牆的剛性屏障。撞擊的面積,也就是重疊部分,約為車寬的四分之一[7]。

在其他機構的測試中,車頭撞擊面通常為整個車頭,或車寬的30%到40%,而IIHS則將面積降低到25%。

由於這個重疊面比較小,所以又屬於“正面小重疊碰撞”。

在現實交通事故中,尤其是類似於車撞樹、車撞車等正面碰撞事故中,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小重疊碰撞”都佔到了20%到30%及以上的比例。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2017年6月25日,河南鄭州的一場交通事故中,一輛白色轎車撞上了行道樹 / 希帕圖片社

在中國,由正面小重疊碰撞造成的傷亡,均高於其它重疊率碰撞形式[8]。

由於碰撞接觸面積只有車身寬度的四分之一,因此衝擊力會增大很多。如果一輛車安全性不夠高,一定熬不過這項測試。

市場上暢銷的德系車奧迪A4,就曾在2016年獲得了最差評級[9]。

測試中表現優異的日系車,如如今年進入“最佳安全選擇+”的日系車“2018豐田凱美瑞(中型)”,在該測試中表現幾乎完美。

測試圖顯示,不論是駕駛側還是乘客側,經歷了劇烈碰撞後,車頭雖然“面目全非”,但在安全氣囊的保護下,位於乘坐者仍然擁有相對寬裕的生存空間,受傷的風險被降到了最低[10]。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經過車身和氣囊的雙重保護,乘客和駕駛員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 IIHS

而整個測試中最大的贏家莫過於日系車馬自達,它在北美銷售的全系車型,都獲得了“*級安全車”的認證[11]。

這也就意味著,一些看起來輕、開起來“飄”的日系車,在遭遇碰撞時反而更安全。

“外柔內剛”才是王道

不論什麼車系,從本質上來看,防撞設計與其說是保護汽車,不如說是在保護人的安全。

日系車雖然簡潔,但在安全設計方面絲毫不簡陋。

比如我們常說的保險槓,實際上是包在類似塑膠外殼下的防撞梁,是汽車碰到撞擊時的第一道屏障。

比起將保險槓加寬加重等思路,日系汽車品牌更願意將精力放在車內駕乘者,甚至車外普通行人的安全上。

具體而言,當交通事故發生時,其實是對汽車“吸能”能力的一次考驗。

汽車從被撞到停下,經歷了動能分散、消耗的過程。除去司機的緊急剎車、地面摩擦力吸收的一部分動能,車體變形是最主要的能量消耗方式。

此時車身的“犧牲”,是因為吸收了撞擊產生的能量。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車體變形是為了保護人的安全 / IIHS碰撞測試

如果能量得以透過車身完全分解並傳匯出去,就會盡可能少地傳導給車內車外人員,以減輕人身傷害。

但如果汽車本身不足以消耗這些動能,那麼人體就會被迫吸收,從而導致人員傷亡。

想將把車內駕乘者和車外行人的傷害降到最低,汽車保險槓上的吸能塊功不可沒。

吸能塊作為保險槓的“助手”,利用其自身變形產生的回彈力,來消解或緩解汽車撞擊所產生的能量。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泡沫材料是為了在發生撞擊時保護行人 /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

一些日系車生衝撞之後之所以會露出泡沫,並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造假”,而是由於採用了泡沫式的吸能塊。

泡沫材料的優勢在於,質量相對金屬輕。比起發生碰撞時“硬碰硬”,泡沫能夠透過自身彈性或結構變形,在保護車內駕乘人員之餘,減輕對行人,尤其是腿部的撞擊力[12]。

吸能塊還只是汽車前端保險系統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汽車的“骨架”用什麼材料搭建、以什麼結構搭建,也是一件“生死攸關”的事情。

潰縮式車身就具有很好的吸能作用,並且在日系車的設計中也佔有很大的比重。

比如豐田的GOA車身技術(Global Outstanding Assessment,全球*級評價),就是為了確保車輛在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中,尤其是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中,車內人員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13]。

在這項技術中,為了在碰撞中保護車內人員,整車通常會採用不同強度的金屬材料。被撞變形時,車輛前部和後部透過壓皺來吸收撞擊能量,從而為乘客提供緩衝時間,並減輕衝擊力[14]。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豐田的潰縮式車身可以吸收衝擊力,有助於減少碰撞造成的損害 / 豐田中國

遭遇側面撞擊時,高強度的車身,尤其是中間部分的支柱和地板橫樑,都能夠成為保護乘客的有力屏障[15]。

本田獨有的碰撞安全技術G-CON(G-Force Control Technology,安全防護車體)也採用了類似的車身結構,目的也是控制自身衝擊力,在自我保護的同時,降低對其他車輛的傷害。

後來,基於這項技術,本田又開發出一種“相容性車身結構”。當車輛與比自己“體格”更大的汽車相撞時,能夠最大限度地分散和吸收能量[16]。

得益於日本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豐富研究和經驗,在一些日系車上,安全氣囊不僅能從正面彈出,而是全方位的。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全方位彈出的安全氣囊可以有效保護乘車人的安全 / IIHS

透過感測器檢測到橫向碰撞後,安裝在座椅靠背上的側安全氣囊會立即部署,能夠有效保護乘員的胸部和盆骨等部位。

為了減少碰撞對行人的傷害,發動機罩、擋泥板、雨刮器和前保險槓的設計中也要求預留足夠的間隙和具有可摺疊性,甚至能從車輛上彈出[17]。

如果比拼外觀,日系車可能確實不起眼,它不夠時尚,也不夠硬朗。

薄薄的外殼也讓很多人忘了它還有省油、操縱性好等優點。

但日系車用深藏不漏的實力證明,重量並不決定一切,“外柔內剛”才是王道。

日系車不耐撞,你被騙了多少年

[1]吳靜。(2019)。2019年1-8月日系車研究。汽車縱橫,(10):51-53。

[2]範子傑,桂良進,蘇瑞意。(2014)。汽車輕量化技術的研究與進展。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5(1):1-16。

[3]Euro NCAP。(2013)。2013 Mitsubishi Forward Collision Mitigation (FCM)。

[4]Euro NCAP。(2019)。LATEST SAFETY RATINGS。

[5]IIHS。(2020)。2020 Top Safety Picks。

[6]IIHS。(2020)。Top Safety Picks:2020 criteria。

[7]IIHS。(2017)。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worthiness Evaluation Crash Test Protocol (Version VI)。

[8]季奕,馬偉傑。(2019)。三種典型正面小重疊碰撞試驗對比分析。汽車文摘,(10):14-20。

[9]IIHS。(2016)。2016 Audi A4 MIDSIZE LUXURY CAR / 4-DOOR SEDAN。

[10]IIHS。(2020)。Vehicle Ratings:2020 Toyota Camry 4-door Sedan。

[11]IIHS。(2020)。2020 Top Safety Picks: Mazda。

[12]謝沐男。(2015)。汽車對行人碰撞保護研究。

[13]TOTYOTA: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Decreases the Damage from Collisions。

[14]TOYOTA: Passenger Protection: Case of Frontal Collision。

[15]TOYOTA: Body Structure:Impact-absorbing body and high-strength cabin。

[16]Honda。(2003)。Honda Introduces New Crash Compatibility Body Frame Structure That Both Enhances Self Protection and Reduces Aggressivity。

[17]JAMA。(2009)。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 JAPAN:Solutions for Greater Safety, Improve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Increased User Conven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