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有一個官職,臣子功勞再大也不敢就任,皇帝下旨都招不到人

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一定的制度,從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就開始制定各種官職、各種部門,這樣辦事才能提高效率,每個官職都有人擔任,但有一個官職,在歷史上卻是一個奇葩,沒人願意當。

這個職位就是尚書令,尚書令主要負責管理少府文書,是從秦朝開始設立的,漢承秦制也沿用下來,到漢武帝劉徹時期,尚書令的職權增大,成為可以處理奏章的機構。

古代有一個官職,臣子功勞再大也不敢就任,皇帝下旨都招不到人

後來到了東漢時期,尚書令更加不得了,所有事情都可以處理了,當時的三公都快被尚書令架空了,所謂三公是指司徒、司空、太尉,這樣導致朝臣分權分化,從而影響了朝局的穩定。

秦漢時期沒有官品制度,丞相是百官之長,官階最高,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九品官人法制度,當時尚書令、中書監、侍中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其他各部門的職權也逐漸清晰起來。

到了唐朝時期,有了正式的三省六部制,也就是規定了三省長官同為宰相,所以三師、三公基本沒有實權了,而這個時候的尚書令為正二品,侍中、中書監為正三品,尚書令還可以統領六部。

古代有一個官職,臣子功勞再大也不敢就任,皇帝下旨都招不到人

唐朝時候的李世民,他就當任過尚書令的職位,同時他還是天策上將,所以後來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他已經是百官之首,有了政治基礎,因為李世民是從中書令後來變成皇帝,所以他當皇帝后,就把尚書令空著了。

因為李世民把尚書令空置,後來的皇帝也不敢越權,所以也就一直空下來,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是因為李世民曾經做個這個官職,後來的人便不敢繼續當任了,畢竟誰敢跟唐太宗同端一個碗吃飯呢?

古代有一個官職,臣子功勞再大也不敢就任,皇帝下旨都招不到人

一直到後來,這個官職變成一種讓人敬畏的符號,日後就算功勞再大,也不敢做尚書令,比如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唐僖宗曾打算讓他做尚書令,但他推辭了,還說:“豈臣末職,敢亂大倫……”

郭子儀推辭尚書令的事蹟,還被載入史冊,可見當時尚書令無人敢做了,連郭子儀這樣的大功臣都不敢做,誰敢做呢?久而久之,尚書令這個官職越來越變味了,他竟然成為謀反的象徵了,誰想當尚書令,就代表他有謀反之心了。

古代有一個官職,臣子功勞再大也不敢就任,皇帝下旨都招不到人

到宋朝時期,尚書令這個官職仍舊存在,但已經完全淪為虛職了,到元朝也還有尚書令,不過沒有實際意義,一般由皇太子兼任,到了明朝朱元璋建國,正式把尚書令這個官職給廢除了,連宰相也廢除,改為首輔了。#李世民#漢武帝#皇帝收藏

唐朝時候的李世民,他就當任過尚書令的職位,同時他還是天策上將,所以後來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他已經是百官之首,有了政治基礎,因為李世民是從中書令後來變成皇帝,所以他當皇帝后,就把尚書令空著了。

因為李世民把尚書令空置,後來的皇帝也不敢越權,所以也就一直空下來,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是因為李世民曾經做個這個官職,後來的人便不敢繼續當任了,畢竟誰敢跟唐太宗同端一個碗吃飯呢?

一直到後來,這個官職變成一種讓人敬畏的符號,日後就算功勞再大,也不敢做尚書令,比如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唐僖宗曾打算讓他做尚書令,但他推辭了,還說:“豈臣末職,敢亂大倫……”

郭子儀推辭尚書令的事蹟,還被載入史冊,可見當時尚書令無人敢做了,連郭子儀這樣的大功臣都不敢做,誰敢做呢?久而久之,尚書令這個官職越來越變味了,他竟然成為謀反的象徵了,誰想當尚書令,就代表他有謀反之心了。

到宋朝時期,尚書令這個官職仍舊存在,但已經完全淪為虛職了,到元朝也還有尚書令,不過沒有實際意義,一般由皇太子兼任,到了明朝朱元璋建國,正式把尚書令這個官職給廢除了,連宰相也廢除,改為首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