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怎會輕信,當他看見城樓的書童,才得以確信

很多人不熟悉歷史,卻因為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對發生在三國時期的故事瞭如指掌,對三國的英雄好漢如數家珍。可以說,三國時期是我們今天國人,為數不多知曉面,受眾廣的歷史時期。說到這裡,很多人就把它出名的原因,歸結到三國演義這部作品上,以及由三國演義衍生出來的一干影視作品上,誠然這些書籍影視作品,為三國時期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讀者還是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構成三國曆史的這些人,發生在他們本人身上,精彩動容的故事才是歷史大河裡,綻放耀眼光芒的原因。

三國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句話一點都不假。我如果說以前的史書可以造假,或者說因為古代記載條件有限,很多事情都會偏離原本發生事情的面貌。但是我們拿出近現代有據可查的史實來講,一戰二戰的爆發,以及美蘇爭霸促進了現代科技的集聚發展,在這短短不過百年的時期裡,人類發明了坦克、計算機、原子彈、核潛艇、人造衛星等。三國也是這個道理,只有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才能激發人們的鬥志。今天筆者想和讀者們介紹的是三國有名的兩個謀士,也是一對冤家。

很多人都猜對了,這兩個人就是諸葛亮與司馬懿。而他們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交鋒,就是一出主打心理戰的空城計,最後諸葛亮穩坐釣魚臺,多疑的司馬懿撤了他的大軍。為什麼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的司馬懿,會做出這個決定呢?

筆者就此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因為與諸葛亮一同出現在城樓上的兩個書童,他們二人站在諸葛亮一左一右兩側,堅定了司馬懿撤退的決心。

在這場戰爭中,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就抵擋住了司馬懿的萬人大軍。如果說這是一場心理戰的交鋒,倒不如說是障眼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來看看當時的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樣的從容不迫的。諸葛亮在兵臨城下的城樓上,坐在城樓上,在他的面前有一把古琴,他不僅不慌不忙的彈奏,而且還很悠閒的哼起曲子來,而在他兩旁的書童,不慌不慢的給諸葛亮扇扇子,而且城門也是大開的。這個場面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享受,一度讓人懷疑不是兵臨城下,而是為了迎接凱旋而歸的將士,做出的歡迎儀式。我們站在書本外,都能產生這種錯覺,更何況身臨其境的司馬懿了。

司馬懿的多疑,他的老謀深算我們並不是不知道,一出小小的戲碼怎麼可能矇騙的住他的眼睛,就在他想一探虛實的時候,卻注意到諸葛亮兩個的書童,絲毫都慌張,所以他就選擇了撤兵,因為兩個書童都很年幼,他們怎麼會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參與到這場心理戰中,還臨危不亂呢,這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