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二戰之後,英法相繼放棄殖民地,為何蘇俄卻沒有放棄一塊

為了下次能更方便的見到我,點點關注吧。

感謝讀者朋友們開啟小編的文章,我將一如既往的和大家開誠佈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接下來的內容哪怕能對您產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將不勝榮幸!

蘇聯的殖民地數量和麵積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基本都位於自家國土周邊,現在也都內化成為了自己的國家疆域。

其實早在一戰時期的十月革命後,以列寧為核心的蘇維埃政權新一屆領導人,曾有過放棄前沙俄時期殖民地的念頭。

第一是因為布林什維克剛剛奪取政權,統治尚不穩固,尤其是遠東地區新無產階級政權的輻射力和控制力尚不及。

二戰之後,英法相繼放棄殖民地,為何蘇俄卻沒有放棄一塊

第二是之前俄國透過種種不正當方式,佔領了不少周邊鄰國的土地,導致了與鄰國關係的緊張,不利於蘇維埃新政權獲得鄰國的承認以及開展更深層次的外交活動,所以列寧有意放棄沙俄侵佔的遠東領土,以圖改善與亞洲鄰國的關係,並全力向西佈防。

但很可惜,列寧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數守舊派的反對,最終並沒有付諸實踐,而且遠東地區在防守虛弱的情況下,也沒有受到鄰國攻擊。

到了斯大林時代,蘇聯的實力不斷壯大,對領土(殖民地)的控制力大大增強。除了二戰初期跟日本在遠東地區打了一場小規模的張鼓峰戰役和一場大規模的諾門坎戰役外(兩場戰役蘇聯完勝)基本就沒有遠東殖民地的領土威脅,所以沒有主動放棄殖民地的動機。

二戰之後,英法相繼放棄殖民地,為何蘇俄卻沒有放棄一塊

和蘇聯的情況不同,英法儘管萬般不願意放棄海外殖民地權益,但迫於現實,不得不放棄。

因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都是反德急先鋒,而且還是首當其衝和德國在正面硬剛的歐洲大國,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元氣大傷,缺錢缺兵,尤其是英國,從此跌落了日不落的世界老大的神壇,霸主地位還被美利堅所取代。

英法敗落的原因也很明顯,本就是地狹民稀的歐洲小國,承擔不起兩次大戰的戰爭損耗,而且對手德國也是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強國,讓英法損失慘重,僅在凡爾登一役中,英法聯軍一天就陣亡了6萬人,導致戰後兩國二三十歲的的青壯年勞動力稀缺,出現人口斷層,導致了國勢日衰,對遍佈世界的殖民地控制力不足。

二戰之後,英法相繼放棄殖民地,為何蘇俄卻沒有放棄一塊

還有就是英法為了彌補戰爭消耗的大窟窿,瘋狂的剝削壓迫被殖民地民眾,將戰爭費用直接轉嫁到了被殖民的百姓頭上,被殖民的百姓不堪重負反抗不斷,越來越多的被殖民國家相繼覺醒,解放運動此起彼伏。

英法在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成本陡然增加,甚至超過了所得利潤,再加上殖民地廣闊,戰後虛弱的英國按下葫蘆浮起瓢,鎮壓起來實在是有心無力,於是順水推舟決定不得已主動放棄了殖民地的統治權,集中力量致力於戰後恢復工作當中。

儘管英法放棄了不少殖民地,但並非是把全部的殖民地都放棄了。

二戰之後,英法相繼放棄殖民地,為何蘇俄卻沒有放棄一塊

像英國至今還有福克蘭群島、英屬南極領地、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等十三塊殖民地。

法國現在仍領有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等十塊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大多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的風水寶地,也更偏向於英法文化,也是英法有能力掌控的地區。

由此可見,無論是英法,還是蘇聯,殖民地的掠奪或是放棄,唯一取決於國力的強弱,有能力控制自然繼續佔據,沒能力自然想佔也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