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代時期,吐藩為何要與唐朝“死磕”,卻不南下攻列印度?

唐代時期,吐藩為何要與唐朝“死磕”,卻不南下攻列印度?

唐朝是真的很強大,各個附屬小國都奉承天朝大國,遠到海的那一邊的日本,至今還是沿用了很多盛唐留下的習慣;或是現在是藏族但是當時是叫做吐蕃的國家都曾經向我們的大唐底下他的頭顱,獻上最恭敬的誠心誠意。但是有沒有人知道,這些小國是怎麼一步步的臣服,在這些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一些很好玩的事情。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下唐代時期吐蕃的故事,在唐代時期為什麼這個邊遠小國吐蕃一直在和我們大唐做鬥爭,輸了還不認還要繼續死磕,這個吐蕃為什麼沒有想過要南下去列印度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淵源,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

唐代時期,吐藩為何要與唐朝“死磕”,卻不南下攻列印度?

吐蕃這一個國家,有文字記載其實是在唐朝的漢文史籍中發現的。吐蕃是古代藏族的國度,在那邊是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信仰。但是這個國家在古代唐朝的時候可謂是不是很安分的國家呀。在他們功績偉大的松贊干布繼贊普位(也就是繼承大位),那個時候這位松贊干布才年僅13歲,便顯現出了他的明君典範,在繼位之後馬上就著手削平戰亂,打擊各個戰亂叛亂部群,統一了吐蕃。在他繼位之後,吐蕃與唐朝進行了激烈的角逐。

期間的吐蕃和大唐可謂是對於西域這塊土地的佔有權利進行了相當激烈的角逐,你來我往的,你打敗軍隊佔領了幾年,我又率軍再次奪回等等的進攻反攻的戲碼頻頻上演。最終在692年,當時的武威軍總管王孝傑終於以一次完美的勝利來大破吐蕃,而後終於復收西域,至此唐朝可以長期用此控制吐蕃西域一帶。由此,吐蕃由盛轉衰,徹底向大唐折服。

唐代時期,吐藩為何要與唐朝“死磕”,卻不南下攻列印度?

但是在歷史上這樣的折服中間的故事可謂是一段很長的歷程了。因為在吐蕃藏文的歷史記載中,吐蕃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吐蕃就已經能夠派軍攻打其他地區的小國,一直打到了印度的恆河流域。當時在那個時代,印度次大陸上還處於四分五裂的情況之下,等等小國自然不是早有準備的吐蕃的對手,所以這些國家都不得不向吐蕃臣服。既然吐蕃擁有著這麼強大的實力,在那個當時吐蕃為什麼不一舉攻下印度次大陸呢,還要轉回來和我們大唐扯犢子呢。小編覺得還是有很深的理由的,至少思想上的深度決定了這個國家能夠到達的高度。

唐代時期,吐藩為何要與唐朝“死磕”,卻不南下攻列印度?

首先,在當時的吐蕃已經在和大唐不死不休了。在那個時候大唐的國力正處於內亂剛剛結束國力衰退時期,但是這個小小國度竟敢乘其不備攻佔了大唐的河西走廊,身為大國的唐朝就不樂意了,好歹也是做了那麼多年大哥的人居然能被這樣的小國佔了便宜。於是馬上派兵攻打吐蕃收回失地。

這個時候的吐蕃就沒有多餘的國力能夠兩線開戰了,可以說是大唐救了印度小國呀。其次吐蕃國土位於高原之上,資源貧瘠,相較起大唐和印度來說,是那個戰爭財發的比較好,還是能夠一目瞭然的,況且攻列印度國家還要翻山越嶺,但是面對大唐可是有著從遠久時期就建築好的道路,所以放棄印度專心攻打大唐還是當時吐蕃國民上下一致的想法。

唐代時期,吐藩為何要與唐朝“死磕”,卻不南下攻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