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王朝都有異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沒有看看各君主是怎麼做的

古代時,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以華夏民族為首,在周圍生活這一群以為遊獵畜牧為生的少數民族,因為文明起步較晚,生活環境惡劣,被稱之為蠻夷或外族。

蠻夷人戰鬥力強悍,生性兇猛,為了掠奪資源和生存,時時刻刻覬覦這中原地區,屢屢發動進攻。漢高祖時期,匈奴就是北方大敵,漢文帝漢景帝時期匈奴更加猖獗,直到漢武帝時期時,被衛青霍去病率兵打的元氣大傷,漢和帝時期北匈奴被打的向西逃竄。

古代王朝都有異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沒有看看各君主是怎麼做的

而有時少數外族人也能打進中原內部,獲得統治權,如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先後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多個政權,引起五胡亂華,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下滅宋建立元朝,明末,滿人鐵騎入關建立清王朝。

在歷史上,外族蠻夷一直不停的覬覦這中原地區,多次打敗了大一統的強大中原王朝。但在歷史上,群雄割據,諸侯混戰,亂成一鍋粥的東漢末年直至三國時期卻沒有被外族入侵。

古代王朝都有異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沒有看看各君主是怎麼做的

東漢末年置三國時期時隔群雄輩出的時代,也是真正的亂世,各方諸侯雄才大略,手下謀士如雲,武將如雨,雖然各方勢力之間打的你死我活,但對外禦敵上,確實寸土必爭,分毫不讓,總是能統一戰線。

從開始時公孫瓚北拒烏恆,到曹魏面對北方南匈奴,烏恆,鮮卑等北方遊牧民族,蜀漢面對南蠻叛亂,東吳面對百越等,雖然三方勢力在中原大地上拼的你死我活,但每一方面對外族的時候,都是一致的態度,集結兵力,抵抗外敵。

南蠻王孟獲在劉備死後,多次起兵作亂,嚴重威脅了蜀漢的後方,諸葛亮親自帶兵進行平叛,火燒藤甲兵,在把孟獲七擒七縱之後,打得南蠻王孟獲心服口服,最終平定南疆。

古代王朝都有異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沒有看看各君主是怎麼做的

而孫吳對於周邊外族百越更是完全沒有放在眼裡,倒是把他們當作了源源不斷的兵源和財源了,當軍中缺糧時,兵源不足時,就開始對百越進行征討,大部分山越被迫走出深山,遷徙至平地,一部分人口用以補充兵源;一部分成為農戶種田,為吳國政權繳納田租賦稅,加速完成漢化。

古代王朝都有異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沒有看看各君主是怎麼做的

至於北方,南匈奴,鮮卑,烏恆等遊牧民族,他們要面對的是實力最強的曹魏,以曹操的梟雄本色,豈會容許外族侵擾。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後,曹操統一了北方,聲勢浩大,南匈奴因為懼怕,乾脆俯首稱臣,而烏恆卻還想與曹魏一站,結果被張遼大敗,二十萬人被俘,連蹋頓單于都被張遼給斬殺了,從此元氣大傷,不敢有任何妄動,鮮卑一族將此事看在眼裡也立馬歸降,俯首稱臣,北方外族從此安寧。

所以從東漢末年置三國時期,中原混戰之時,各個外族並非沒有入侵中原,而是在行進的路上就被各方諸侯勢力給打殘了,而且從西漢時期開始尚武的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加上各諸侯勢力間相互征伐,各方軍隊都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戰鬥力,在面對外族入侵上又有著統一的戰線,所以在面對外族時都能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

古代王朝都有異族入侵,為何三國時期沒有看看各君主是怎麼做的

而各方諸侯面對外族時都能統一戰線,離不開源於儒家民族思想的民族意識,漢元帝時期,名將陳湯在擊退北匈奴時留下一句著名的話:“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就振聾發聵的漢家宣言,突出了中原地區在物質和文化各方面的強大優勢。

“要把砍下的頭顱掛在蠻族居住地方,讓他們知道,膽敢侵犯大汗帝國之人,離得再遠,也要誅殺”,這種深遠的政治思想和襟懷貫穿了整個漢朝,即便到了皇權沒落,諸侯紛爭的東漢末年置三國時期也不例外,所以各方諸侯勢力在面對外族時,能統一戰線,抵抗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