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是什麼導致了失敗?過度自信理論瞭解一下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但是在熱血的英雄豪情和智慧的權謀中,也忍不住感嘆塑於歷史洪流中各路人馬的命運——勝敗與悲歡。

最近,小盛重讀三國的時候,發現點有意思的事情,站在失利者的視角來看,竟有些想相通之處。

今天,小盛

帶你走進過度自信理論~

首先,我們來重溫兩個小故事:

曹操在奪取荊州後,馬不停蹄,計劃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實現統一全國的宏願。但是由於驕傲輕敵,結果被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倉惶潰逃,敗走華容道。

關羽鎮守荊州時,出兵攻打曹操,由於過於自信,認為江東都是鼠輩,不敢進攻荊州,因此沒有設防,孫權乘虛而襲荊州,導致荊州失陷。

從以少勝多的官渡大戰,到火燒赤壁後的敗走華容道;從過意氣風發的五關斬六站到大意失荊州後的敗走麥城。

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細想會發現導致曹操和關羽的失敗本質是一樣的——過度自信。

那麼,什麼是過度自信呢?

過度自信理論是指由於受到諸多信念、情緒、偏見和感覺等主觀心理因素的影響,人們常常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機率和私人資訊的準確性。

以史為鑑,警惕過度自信。

感慨過往人物失意的同時,更多的是從中獲取經驗教訓。除了上述兩位,還有同期的大意失長亭的馬謖;早些時候的無顏過江東的西楚霸王項羽等等,過度自信的危害可見一斑。

放在當下來看,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日常行事,都要堅持清晰、理性的認知,警惕因過度自信而產生的負面影響。

在投資中,

過度自信表現為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市場風險,

兩者相加之後,在偏信自己是唯一正確的情況下,做出不理智的判斷選擇。具體來看,

過度自信的投資者總認為自己有強大的擇時能力或者資訊判斷的能力,故而很容易頻繁地進行交易,希望以自己的能力賺取更高收益。

但是,根據過往資料表明,這樣做並不能獲得更高收益。近期,某《權益類

基金

投資者

調研

白皮書》資料更是顯示,月客戶交易頻率超過20的平均收益率不足僅交易1次或者不操作的三分之一。這個結果其實是顯而易見的,

投資市場十分複雜,很多專業機構都無法預測,更別說普通投資者了。因此,我們一定要客觀地看待自身能力,謹慎對對待自己的資金,警惕“過度自信”。

關於具體做法,小盛有以下幾點建議:

1、正確認識市場風險,養成防範風險的意識,並做好應對突發行情的準備。

2、提高自我認知,警惕誇大對投資的判斷、控制能力。

3、術業有專攻,不妨把資金交給更專業的人士打理。

4、學會“偷懶”,減少跟風追漲殺跌,養成長期投資的好習慣。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拘泥於須臾漲跌。好習慣的養成也非一日之功,不嫌早也不怕晚,從當下開始,有意識的審視自己是否容易產生“過度自信”的行為,慢慢養成好的習慣,相信,會有更好的投資體驗。

(文章來源:

長盛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