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前幾天我一篇關於“為何魔獸爭霸老將當道”的探討,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正如文中所說,30多歲的Infi、Moon們能繼續統治魔壇,絕不只是因為“玩War3的年輕人少了”。

>>>

深度解析:為何30多歲的Infi Moon們能繼續統治魔獸 只是因為年輕人不玩了?

看來不少朋友對於“電競選手職業壽命”的話題也頗感興趣,今天我想順勢再往深處談談“電競選手的年齡”,主流的電競專案裡,不同遊戲對於年齡的敏感度也是天差地別。

網路上曾有個熱門討論:

普通路人有可能打敗60歲電子競技退役職業選手嗎?

咱們只要稍稍改一下提問,答案就會非常清晰,

1。普通路人有多少機會打敗60歲圍棋退役職業選手?

顯然,機會不大。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2。普通路人有多少機會打敗60歲羽毛球退役職業選手?

顯然,機會至少比圍棋專案多一些。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越是注重策略運營的專案,選手的競技壽命就越長】

圍棋專案,策略與經驗至上,對身體和大腦反應的要求相對不高,所以路人很難拿“年輕”的優勢去賺老江湖的便宜。

甚至於,“年輕”反而可能會成為某種劣勢。人家60歲老將征戰過的場次,比小年輕吃過的飯還多,策略深度和經驗完全碾壓,隨便玩個套路,普通年輕路人可能見都沒見過,又怎能知道如何應對呢?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這就是為什麼如今的《星際爭霸》、《魔獸爭霸》專案還有那麼多老將能做到“統治級”的核心因素,絕不只是因為“年輕人都去玩MOBA吃雞了”。

正如前幾天我發的那篇熱門原創所闡述的觀點,

RTS遊戲“老將當道”,並不只是因為年輕人少,老將們在RTS戰術與運營上的巨大優勢才是核心原因。

當30歲的Infi、TH000使出一些你這輩子就沒見過的運營節奏,你大腦都一片空白了,等到全地圖都是他的礦了,閉著眼A地板都能結束比賽了,你18歲的精力和反應還能有何用呢?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舉個例項吧,去年韓國《魔獸爭霸III》WSB聯賽,時年33歲的Moon對陣韓國小鮮肉人族選手Chaemiko。前6場比賽,Moon首發6個不同的英雄,KOG、WD、DH、獸王、黑暗遊俠、熊貓,看上去好像也不算太新奇的英雄選擇,但Moon對於局勢的閱讀和臨場小策略調整變化非常多,Chaemiko缺少經驗,一下子難以適應,漸漸被打得越來越找不著北,連輸6局。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到了第7局,Moon的首發英雄又換了,祭出了火焰領主。大家覺得這把總該是Chaemiko贏了,畢竟Moon年紀大,連打6局體力頂不住。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果然,開局Chaemiko大賺,首發MK,早早就來抓Moon火魔練僱傭兵,不僅錘殺火魔,還搶掉了MK的神寶“大藍瓶”。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Chaemiko趁勢追殺AC並敲掉Moon的BR,民兵雙線練小點,MK到3,又衝到Moon的家裡連續強殺多個AC。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手握大藍瓶的3級MK就此直接在Moon的家裡“住下”,見誰錘誰,不可阻擋。Moon的英雄和部隊各種被殺,出兵建築也被拆。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天亮,Chaemiko二發大法師,再加上健康狀態的3級MK,以及男女巫、大量步兵民兵,浩浩蕩蕩衝向Moon的家裡。

此時的Moon,不過2級火魔,1級娜迦,1個小綠皮,1個黃皮,1個僱傭兵白胖子,以及少量白天干枯的月亮井,如是而已。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這樣的局勢,你敢信最後還是Moon贏了?

早在Chaemiko開始造塔之前,經驗豐富的Moon就提前在家裡種下一顆BP,一番拉扯,Chaemiko眼看著處理不了BP,箭塔造不進去,打著打著自己部隊沒了狀態,也只能撤退打後期。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打到這裡,理論上還是Chaemiko優勢,畢竟火魔娜迦這種英雄到了後期都是“搞笑”,只要不給暗夜開礦,人族MK正常練級,等級高了還是能帶領火槍+男女巫+破法的萬金油部隊輕鬆碾壓暗夜。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可是,Chaemiko的對手不是“正常”的暗夜,偏偏打的又是Moon的“本命地圖”TM。

於是,後來的劇情,咱們都能猜到了,

Moon各種換家,地圖上到處甩礦,

在“拼運營”這件事上,年輕的Chaemiko完全不是老江湖Moon的對手,很快就被Moon的“無限亂礦跑家”攪的迷失了方向,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漸漸的,TM地圖的右半邊幾乎全是Moon的分礦,Moon富得流油,Chaemiko的家裡卻是農民慘叫聲不斷,經濟越來越差。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雖然Chaemiko的正面部隊依然可以碾壓Moon,或許年輕人體力好,此時正面操作的狀態也能勝過老將,但在這長達17分鐘的跑家亂礦裡,33歲的Moon愣是幾乎沒給Chaemiko一次正面打團的機會(除了後期優勢巨大之後),年輕人體力好反應快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最後,看著Moon越來越多的分礦,縱然自己依然手握絕對的正面部隊優勢,但被斷了經濟的Chaemiko,還是隻能含恨打出GG……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7場比賽,7個首發英雄,第7盤一度陷入巨大劣勢,33歲的Moon還是把小年輕打了個7:0。

小年輕反應猛、手速快、體力好,可人家老江湖連打正面的機會都不給,就靠套路和經驗把控局勢,

20歲的Moon能在TM用“亂礦流”玩死一線人族職業選手,33歲的Moon還是能在TM用“亂礦流”玩死一線人族職業選手。

等老江湖運營到滿世界都是分礦,隨便一點就是7只奇美拉甩臉上,閉著眼平A過去都能贏了,單礦的年輕人操作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這就是RTS遊戲對於經驗和策略素養的注重,老將們經驗出眾,戰術儲備如同“康熙字典”一般,即便是職業級別的年輕選手都很難不陷入到老將的“千層套路”裡,老將們自然也沒必要退役……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越是注重個體對抗與瞬間反應的專案,選手的競技壽命就越短】

但是反過來,與羽毛球、網球專案老將在體力和反應上的瓶頸類似,如果是更注重個體對抗與瞬間反應的電競專案,比如MOBA遊戲,格鬥遊戲,老將們的經驗就未必能彌補反應上的巨大劣勢了,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就拿職業選手更迭最頻繁的《王者榮耀》來說吧,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任何專案說到底都是人與人的對抗,想成為“萬里挑一”的《王者榮耀》頂尖選手,難度一點也不比別的專案低,王者段位不過是這個遊戲“競技入門”的中低分段,巔峰賽2300以上的頂分段非常強調宏觀運營、極限操作與失誤率控制。QGHappy、Hero久競在KPL建立過的王朝,也都是實實在在的“運營致勝”。只是,區別於RTS可以“潤物細無聲”,MOBA幾乎所有的運營都離不開小規模戰鬥的正面操作獲勝,從前期的正面對線和正面小規模團站積累優勢,逐步放大到全域性。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因此,就算老將再有經驗,再能運營,如果反應和操作跟不上,也還是會被對面小年輕從頭到尾各種單殺各種秀,在這個遊戲的職業分段,一旦操作不行,運營思路就很難轉化為實質性的場面優勢,曾經《王者榮耀》公認的“第一射手”QG。Hurt,QG王朝無敵運營體系的核心C位,經驗非常豐富,但到了24歲的年紀,也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困於反應下滑,被迫走下神壇。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而且,MOBA遊戲的運營終究有一個“天花板”,即英雄“六神裝”的經濟溢位上限,

就算老將們中前期能取得優勢,如果年輕人們奮力操作,堅決守住高地,慢慢磨到大家都六神裝了,老將們還是得被迫回到“拼操作”這件事上,然後拼不過了……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它不像RTS,運營空間與上限明顯高很多,操作的決定性比重反而有限。哪怕24歲的120能用無解的操作防下Moon 3個奇美拉棲木的養豬一波,沒關係,地圖的運營上限還沒到,Moon完全可以把雙方打團的部隊差距再拉大一些,再開1個分礦,擴充到5個奇美拉棲木,黑壓壓一排3攻3防的山嶺奇美拉衝過來,單礦沒錢的120就算是Alpha Go附體,也終有防不住的時候……

去年的WCG就是最好的例子,面對24歲的“操作之王”eer0,34歲的Moon揚長避短,運營致勝。他連著兩盤巧妙跑家,牽扯消耗,始終不給eer0正兒八經打正面拼操作的機會。等到Moon終於願意和eer0打團了,雙方的部隊配置差距已經大如鴻溝,eer0操作再強也是浮雲……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這就是為什麼看似上手越方便的電競專案,選手退役年齡反而更早,王朝更迭也反而越頻繁的核心原因,其他諸如直播吸引、選手心氣都只能是次要因素。《英雄聯盟》的選手壽命短於DotA,《王者榮耀》的選手壽命比《英雄聯盟》更短,顯然,策略成分越少,操作反應的比拼權重就會越高,選手黃金年齡的範圍自然也就縮短。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反過來看RTS,我們則完全可以想象,以現在Infi、Moon、TH000們對年輕選手“碾壓級”的實力優勢來看,即便等他們超過了35歲,反應體力下滑更大了,也還是可以透過戰術與運營和年輕人扳手腕。

(PS:我說的是操作反應在《王者榮耀》職業比賽中的比拼權重更高,而非《王者榮耀》職業選手的操作反應就一定高於《英雄聯盟》選手)

【老選手的職業競技壽命,須建立在“持續練習”的前提下】

這裡還要考慮個特殊情況,如果老選手中途曾淡出過一段時間,突然重新上手,對當前的版本環境、對高強度的競技節奏都已經陌生,那即便是在更為注重策略運營的《星際爭霸》、《魔獸爭霸》,普通路人也同樣比較有機會“贏了吹一年”。

比如。。。中國電競第一人,一代魔獸天王Sky李曉峰(蓋哥勿怪),近幾個月重新徵戰《魔獸爭霸》天梯,對著路人敲出“GG,I‘m TeD”早已是日常,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其實,單論操作,如今35歲蓋哥的微操雖不及自己的巔峰期,但畢竟底子在那,還是比大部分的路人要更快、更細。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

可是這幾年的《魔獸爭霸》版本變化巨大,蓋哥突然迴歸,不熟悉新的打法和套路,反被一些持續在玩的路人“耍套路”,被迫化身TeD,其實也很正常。換了別的已退役選手重新來打,適應情況大機率還不如現在的蓋哥。

因此,想要延續職業級的競技狀態,電競老將們也得做到持續保持對版本環境和各種新打法的瞭解。

如今,30多歲的Infi、Moon們依然能代表RTS領域的實力巔峰,再過5年,甚至10年,他們是否也會像如今已退役的一些MOBA傳奇一樣,逐步“走下神壇”?

若干年後,希望我們可以相約回到這個話題,一起見證時間給予我們的答案……

科普:從星際魔獸到王者榮耀,為何專案越“簡單”選手退役卻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