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二十ー日,唐軍奉皇帝命令大舉北上,直赴相州,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三年,另一場決定大唐未來國運的大戰即將展開。

為了打好打贏這場大戰,唐肅宗李亨可謂押上了血本,他集齊了朔方軍、安西軍以及西域各國援軍與回紇的三千精銳騎兵,總之,最能打的他基本都調來了。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這支二十萬人的大軍、號稱六十萬,由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淮西襄陽節度使魯炅、興平節度使李奐、滑濮節度使許叔冀、河南節度使崔光遠、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鄭蔡節度使季廣琛九人分別統領。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這次出征的二十萬大軍並沒有一個主帥,究其原因,據說是皇帝陛下考慮到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再造大唐的頭等功臣,實在不便安排一個人居於另一個之上;所以乾脆不設統帥,而是安排了一個所謂的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簡稱觀軍容使或軍容使)來代替皇帝協調各部,統籌作戰,擔任這一職務的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一代權監魚朝恩。

雖說是九位節度使分頭領兵,配合作戰,但鑑於郭子儀和李光職務高、能力強、戰功多,名望大,大到了無論是李嗣業、魯炅這樣的猛人宿將,還是王思禮、許叔冀這樣的硬關係戶都服氣的地步,所以大軍中的重大事務和重要決策基本上是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意見為主,其他人的建議作為參考,就這樣一路走來,直到來到了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

來此之前,唐軍已經在獲嘉(今河南省獲嘉縣)初戰告捷,擊敗了叛軍大將安太清部,並獲得了斬首四千級,生擒五百人的優異戰績,而現在,安太清所統領的殘軍就據守在衛州城裡。為了引蛇出洞,郭子儀有意將安太清殘部圍在了衛州,且沒有隔絕城內外的訊息,。

安慶緒的智商沒有讓郭子儀失望,他幾乎帶上了所有的精兵強將來解圍了。

安慶緒的援軍總計有七萬人(一說為步騎十萬),分為三軍:上軍以崔乾祐為主將,安雄俊、正福德為副將;下軍由田承嗣統領,榮敬超充任副手;安慶緒本人則自將中軍,以孫孝哲、薛嵩為中軍副將。

被引出來的安慶緒不是一條普通的蛇,而是一條巨蟒,極富攻擊性和破壞力,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一場不小的災難。不過郭子儀和李光弼總是有辦法的,在安排大軍嚴陣以待的同時,一支特殊的部隊已經被安置在既定地點,靜候戰機的到來。

安慶緒的到來比郭子儀預料中的要快,他麾下的騎兵只稍微停頓了一會兒,便突然再次加速、以風一般的速度飛奔而來,像一把飛刀直插唐軍大陣。

唐軍雖然也有騎兵,但步卒也不少,叛軍的騎兵可謂非常狡猾,專撿唐軍陣列的騎步兵銜接處一個勁兒地輪番猛衝,在叛軍騎兵的衝擊下,唐軍的騎兵和步兵根本無法形成合力,有效抵禦,只是且戰且退。而當後退到一定程度時,唐軍終於抵敵不住,開始全線敗退了。

戰局發展到了追砍敗軍的地步,可以說是大局己定,所以叛軍騎兵再無防備開始放馬猛追。跟隨著敗軍的步伐,叛軍很快追到了唐軍營壘跟前,就在此時,逆轉戰局的一幕出現了,郭子儀預先安排的特殊部隊出現了。

早在包圍衛州的時候,郭子儀就在二十萬大軍海選出了三千多名神射手,而現在,這群要命的神射手已經張弓搭箭,瞄準了耀武揚成且毫無防備的敵人。

隨著一聲鼓響、一時間弓箭齊發,矢注如雨,叛軍衝在前面的騎兵一下子就被射得人仰馬翻,當即倒下了一大片。不等後面的叛軍反應過來,鼓聲又響,箭雨又至,又是一片人馬應聲墜入塵埃裡。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叛軍騎兵如同陷入了箭矢地獄之中,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騎兵,在多設坑及阻礙物的營壘附近根本無法展開有效的行動,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背後還有並不知情的叛軍騎兵一臉興奮地源源不斷趕來),只能眼睜睜地成為以營房為據點,不停射擊的唐軍弓箭手的活靶子。

此時前面的郭子儀軍也不跑了。他重整部隊,又殺了回來,在唐軍前後夾擊之下,叛軍大敗,直接陣亡了四萬人,連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都中箭棄槍墜馬就擒。

安慶緒戰敗逃竄、衛州自然也扛不住了,很快便被唐軍攻克。

郭子儀與安慶緒再相遇的地方是位於鄴城西南的愁思岡。在這裡,唐軍再度擊敗叛軍,並幾乎消滅了安慶緒的所有精兵,安慶緒這下子真的是戰無可戰,只得收拾殘兵敗將退到了鄴城固守。

而在安慶緒退守鄴城期間,李光弼和其他幾路唐軍均已完成了各自掃清外圍之敵的任務,先後率部趕到鄴城會師,二十萬大軍就此把鄴城圍得水洩不通。

雖說已然殲滅叛軍精銳,雖說兵力上佔據優勢,但郭子儀並沒有揮軍強攻的打算。為了以最小的傷亡打贏這場仗,郭子儀使出了五百多年前曹操拿下鄴城的絕招一一引漳水灌城。

但敵人比想象中的頑強、不僅及時夯實了坍塌的城牆,還接連打退了唐軍的幾次進攻。

進攻受阻了,郭子儀卻並不在意,因為他很清楚,像鄴城這樣的大城市,雖說城高池深在防守上優勢明顯,但吃飯也是個大問題。特別是在整個城池被大水浸泡了一段時間後,飢餓蔓延開來的速度會加倍,繼而終將造成這座城市的崩潰。

這次郭子儀的判斷完全正確,鄴城被包圍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城內的糧食就耗盡了,並開始出現人相食的慘狀。

萬般無奈之下,安慶決定派薛嵩前去向史思明求救。而他相信這一次史思明絕對不會拒絕,畢竟,他已經拿出了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來——禪讓大燕皇帝之位。

這個名號對於史思明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一旦能夠當上大燕皇帝,他便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安祿山的所有遺產,整合安祿山的舊部軍隊,從而向自己君臨天下的夢想邁進一大步。

史思明答應了安慶緒的條件,但史思明卻沒有急著召集人馬,準備出兵,僅是先派出了李歸仁帶了一萬步卒和三千騎兵到滏陽(今河北磁縣)紮營。

史思明到底是老奸巨猾,他要等安慶緒和唐軍打到兩敗俱傷,筋疲力盡之時再去撈好處,因此李歸仁在距離鄴城僅有六十里的地方,率部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觀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攻城大戲。

確實是別開生面,據記載,為了儘快攻下鄴城,郭子儀下令“築城穿壕各三重”,並在城外動工興建了木製塔樓以解決士兵仰攻不方便的問題,其數量之多動靜之大,連《舊唐書》史官們都不禁感慨、稱之為“古所未有”。

郭子儀如此用心,雖然依舊沒能攻下鄴城,但外線的唐軍部隊卻取得了重大突破。

十一月初,河南節度使崔光遠率部攻克了魏州(今河北大名縣),這下子史思明就不能不出手了,因為魏州是范陽通往相州的要地,如果讓唐軍完全掌握了此地,並在此阻擊,後面的戰事會變得很麻煩。

於是在觀望相州戰事近半年後,史思明終於領軍出發了。事實證明,史思明的行動是可以很快的,崔光遠剛到魏州履新,史思明便親率大軍來到了城下,給了崔光遠一個極大的驚喜。

面對來勢洶洶的史思明和范陽軍,崔光遠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憑城堅守,等待郭子儀或李光弼來援,但估計是覺得同樣身為節度使,一被圍攻就派人出去求教,實在是太折面子、崔光遠便沒有這麼做,而是命令部下驍將李處崟率部出城迎戰。更糟糕的是在李處崟戰敗後,崔光遠為了掩飾自己的過失居然斬殺了一向勇猛善戰的李處崟。

這讓一下子就讓士兵們寒了心,再也沒繼續賣力守城的意願了,而發覺了這一點的崔光遠竟然趁夜棄城跑路了,群龍無首的魏州就此失陷。

然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史思明攻陷魏州後居然沒有乘勝前進,而是在城內安頓了下來,開始準備歡度新年。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一日,史思明突然在魏州自封為大聖燕王,定年號為順天。

訊息傳來,城內的安慶緒氣得罵娘,唐軍眾將卻欣喜不已。事情明擺著史思明在這個節骨眼上稱王是在向城中的安慶緒施壓,並意圖向安慶緒的文武部下宣示個新歸宿,為自己取代安慶緒、稱帝等後續事宜做鋪墊。

應該說,這些人分析得都對,但還是差點火候,事實上唐軍二十萬人中只有一個人看到了史思明最真實的用意,這個人就是李光弼。

“史思明奪取魏州,卻按兵不動,是想趁我軍懈怠,挑選精兵掩襲我軍。”

李光弼一句話就拆穿了史思明的西洋鏡。當然了,作為史思明唯一的剋星,李光弼早已想出了應對的辦法他建議主動求戰,以自己的本部人馬加上朔方軍進逼魏州,但是李光弼同時又認為這仗不一定能打起來,原因很簡單——史思明幾乎被李光弼打出了陰影,必然不敗輕易出戰。所以這樣曠日持久地僵持下來,李光弼斷定屆時鄴城勢必會先被攻破。而如果一切進行得順利,等到安慶緒一死史思明就無法名正言順地接管安慶緒的舊部了。

既能防止史思明掩襲大軍後路、又可以阻止史思明與安慶緒兩股勢力合流,各個擊破,這的確是當時局勢下所能想到的最好主意。李光弼提議了,郭子儀沒有異議,按理說這個計劃就可以付諸實施了,但最終結果卻是止於討論,因為一個人的反對一一魚朝恩。

接連的勝利已經讓這位監軍的太監底氣越來越足了,雖說仗不是他打的,也不是他指揮的,但魚朝恩並沒有這樣的自知之明,他只知道,在沒有統帥的情況下,自己事實上最大,而一有所差池,這個責任很可能是要由自己來背的,因此他以分兵行動過於冒險為由,否定掉了李光弼的妙計,同時開始將唐軍逐步帶上敗亡的軌道。

這場曠日持久的決戰,無論是郭子儀還是安慶緒一開始都沒有料到,而像這種誰也奈何不了誰,死掐偏掐不死對方的情況恰好是戰爭中最殘忍、最令雙方頭疼的情況。此時圍城的唐軍處境不佳,士氣低落,被圍的叛軍卻更慘,基本上算是山窮水盡,城內一斗米已經賣到了七萬餘錢,一隻老鼠也有了數千錢的市價,而城裡沒錢的人則把別人直接列入了自己的選單,靠吃人求活。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安慶緒終於到了極限了,這樣下去,自己遲早會被日漸瘋狂的城裡人給吃了,於是他派安太清帶著宣示大燕道統與法統的皇帝璽綬,再次主動跟史思明取得聯絡,而且安慶緒還很有耐心地寫了一封親筆信,在信中明確表示將在鄴城解圍後將自己的皇位禪讓給史思明。

史思明終於滿意了,他命人將安慶緒的這封信傳閱軍中,於是史思明軍上下士氣立即大振,眾兵將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衝出營帳向史思明所在的方向高呼萬歲。

很好,很好,效果達到了。史思明這才鬆口,表示誠惶誠恐,受之有愧。然後他向安太清拍了拍胸、承諾自己願與安慶緒約為兄弟,攜手共渡這一難關,末了,也回了一封信託安太清帶回城裡,轉交安慶緒。

讀完了史思明的回信,安慶緒大喜,但他沒料到的是,其實無論誰領兵進來,他的結局都不會有絲毫改變,只是距離死亡越來越近而已。

送走了安太清。史思明的確開始動起來了,他親自帶兵出魏州、以令人震驚的速度直抵鄴城,然後便安排手下諸將在距離城池五十里處安營紮寨,將圍城的唐軍嚴嚴實實地圍了一圈。圈子圍好了。史思明又傳令各營各自準備好三百面戰鼓,開始猛敲。

與此同時,史思明又下令每營挑選出五百名精銳騎兵,每天前往唐軍營帳前叫罵,然後等唐軍一出動、他們就立即快馬加鞭逃回大本營。有聲勢上的威嚇又有戰法上的擾亂、總之這一套是深入貫徹“敵疲我擾,敵進我退”的戰術思想。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攪得唐軍不得安寧,卻又不敢貿然進攻,只能在抱頭失眠的痛苦中日漸消沉。但是頻繁的騷擾還不是最讓唐軍頭痛的事,老奸巨猾的史思明還不斷派兵騷擾唐軍的糧道和後勤。這些騷擾部隊非常難對付,行蹤飄忽不定,時聚時散,且善於隱蔽偽裝。唐軍各部隊卻都蒙受了人馬牛車的極大損失,而這一損耗還在逐日瘋長。

三月初,唐軍高階將領經過緊急開會磋商,一致決定立馬出兵攻打史思明,原因很簡單,這樣下去,不等鄴城被攻破,唐軍自己就要先被鬧垮了,所以,不得不出擊了。

三月六日,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位節度使各自率領本部人馬在安陽河北擺開陣勢與史思明進行會戰。

史思明按照約定的時間來了,為了達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史思明特意命令先鋒部隊裝作遊擊探路小部隊的樣子,零零散散地向唐軍大陣靠近。

果不其然,唐車散佈在最前方的遊騎並沒有把這些偵查騎兵放在眼裡,任憑他們接近了過來,豈料,當這些敵騎慢悠悠地行進到距離唐軍大陣只有幾百米的距離時,他們的行動突然變得極為迅速,且朝一處聚集,眨眼的工夫,就徑直撲向了唐軍大陣。

攻上來的是史思明精挑細選的精銳主力,這些人都是一群不太正常的人、最愛出征打仗,見到了敵人的鮮血就莫名興奮,所以他們招呼都不打一個,直接就猛衝進唐軍大陣,橫衝直撞攻擊起來。

面對兇狠強悍的敵軍騎兵,唐軍陣列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亂。混戰之中,淮西節度使魯炅臨陣中箭,被迫脫離了指揮位置,其部下士兵當即變得驚慌失,使得叛軍大部隊得以乘機攻入陣內,眼看唐軍就要大亂,繼而不可挽回地一潰千里,李光弼親自持劍率領所部兵殺了過來。

李光弼不愧是名將加大將,在他穩而不亂地鎮定指揮下、唐軍漸漸穩住了陣腳,而其他部隊計程車兵們看到他奮勇殺敵的身影,也立時士氣大振、瞬間找回了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經過一番苦戰,在身先士卒的李光弼的帶領下,唐軍雖說傷亡過半,但也重創了叛軍,雙方傷亡大抵相當。此時此刻,勢均力敵,勝敗死活,只看運氣。

最一開始看上去唐軍一方的運氣似乎更好此,畢竟另一位名將郭子儀就在後陣,發覺魯炅的兵逃了,他當機立斷率軍衝過來補漏。這時,唐軍離勝利只差一步,只要郭子儀所部列好陣勢,發起進攻,史思明必敗無疑。

然而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命運的天平突然倒向了另一邊,因為一場大風的不期而至。

這場大風真的可以說妖異得很,如果不是出現在多處相關史料的記載中,還會讓人誤以為是《西遊記》或《封神演義》裡的情節。因為史籍中的原話是這樣描述這場風的:“大風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辯物色”。

這種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仗是沒法繼續打的,所以兩邊很有默契地停戰了,唐軍向南撤離,叛軍向北退去。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郭子儀是想讓大家安全撤退的,可是沒等他說跑,有些部隊就不聽安排先跑了。可以確定最先跑路的是回紇軍。在此前的激戰中,回紇軍的損失不小,但畢竟是收費服務的,所以一直沒敢撤,後來得知了撤退的訊息,這就立即跑路了。

雖說回紇軍算是外援,跑了任誰也沒辦法,可這三千騎兵畢竟是大軍中最能打的,他們一逃跑直接就引發了雪崩效應,使得各路唐軍均認定大勢已去,紛紛潰退。

當然,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也並非完全沒救,只要有職務高到鎮得住場的人及時出現,控制住局面,就能使各部恢復平靜。退一步講,就算沒能力控場,出來露個面,讓士兵們知道他們並沒有被拋棄,也不至於出大事。

能做到這一點的,有且只有代表皇帝本人的觀軍容使魚朝恩,可是魚太監早就影蹤全無,兵荒馬亂之中,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跑的,更不知道他跑到了哪裡。這下子真的是有心繼續殺賊,無力迴天平叛了,唐軍開始如東流之水,不捨晝夜地玩命狂奔。

而唐軍各路中帶頭逃跑的,史料記載有點爭議。但從後來的處置結果上來看,大多數人認為是東京留守崔圓與河南尹蘇震那一部分的。不過也有一段史料記載了一個驚天大秘密:郭子儀竟然撒下部隊先跑了,而他跑路的背後居然還涉及一個巨大的陰謀。

史思明稱王后,唐軍的高階將領們關於此事曾經有過一次議論,議論之時,牙前兵馬使吳思禮同志顯得特別義憤填膺,不住地咒罵史思明,最後還帶進行了總結陳詞,發言如下:

“思明果反,蓋藩將也,安肯盡節於國家!”

在座的僕固懷恩當時臉色就變了,不僅是因為他本人就是所謂的藩將(鐵勒族僕骨部人),而是在於吳思禮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只看著他。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樑子就此結下了、僕固懷恩自此對吳思禮懷恨在心,欲殺之而後快。於是到了三月六日的那一天,郭子儀聽說史思明派遣偏師出滏陽西進,便派遣僕固懷恩帶領所部蕃兵前往阻擊。僕固懷恩不負眾望很快擊潰了叛軍,並在得勝後立即馳援本陣,而在本陣處,他恰好撞上了仇人吳思禮。

兩軍交戰,刀劍無眼,這正是有仇報仇的好機會,於是僕固懷恩二話不說一箭射過去把吳思禮當場幹掉了,然後對外大呼、聲稱吳思禮中箭陣亡。可這世上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的真相最後傳到了郭子儀的耳朵裡,郭子儀懷疑僕固懷恩要乘機造反,於是立即找了個由頭脫身先跑了,剩下的各路唐軍既找不到名義上的領導魚朝恩,又尋不著實際上的領導郭子儀,最終的結局就只能是相繼在鄴城下潰退敗逃了。

這段史料所講述的內容可謂相當令人震撼,雖然現在已經無法考證它的真假,但卻能確定三點:第一此事所涉及的兩個主要人物郭子儀、僕固懷恩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徵都非常符合真實人物:郭子儀的確是謹小慎微的人,而僕固懷恩有時候也確實心黑手狠、桀驁不馴。第二,這個故事的確流傳很廣,且流傳了很久,以至於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胡三省還能査閱到這條史料,並把它加進自己為《資治通鑑》所作的註釋裡;第三,不管此事是否屬實,郭子儀和僕固懷恩此後都繼續共事,兩個人的關係絲毫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無論是誰要為二十萬大軍的潰敗負主要責任,相州大戰失利的局勢都已然再也無法挽回。

誠然,唐軍相州之敗並非純粹的人為原因,當天的詭異天氣也有極大的負面影響,但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戰馬從一萬餘匹銳減至三千,十萬武器甲仗丟失殆盡,數萬石糧食棄之敵手,這種種損失總得有人出來承擔責任吧。

之前講過,唐肅宗李享當時決意打相州時,是考慮到郭子儀與李光弼都是朝廷大將、功簧威望不相伯仲,這才不設最高統帥進行統一指揮。這是史書上白紙黑字記載的官方說法,然而結合散落在諸多史料裡的蛛絲馬跡,今天的我們不難拼湊還原出一個大致真實的歷史來。

早在相州會戰開始前,唐軍內部已經出現了派系分化對立的情況,而郭子儀與李光弼正是朔方軍與河東軍這兩大派系的領袖兼代言人。

佔盡優勢的唐軍為何在相州之戰中慘敗,郭子儀又為何會臨陣脫逃

說起來,郭子儀和李光弼早在朔方軍共事時就有很深的私人恩怨,後來因為共赴國難,兩人曾一笑泯恩仇,但是隨著兩人在政治、軍事事務上存在的分歧越來越多,官職威望越來越高,本來性格上就不太對付的兩位國家棟梁再見面時就笑不出來了。而且,鑑於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位發動叛亂的罪魁禍首都是蕃將出身的高階將領,所以事實上郭子儀對於李光弼的忠誠程度及有效期如何都是讓人抱有懷疑的,廣大將士對藩軍、蕃將在內心深處也不太信任。

因此,相州會戰期間,同是蕃將的李光弼(契丹人)、王思禮(高句麗人)兩部經常一起行動(從相州之戰及後續的相關記載來看,許叔冀所部也歸屬李光弼指揮),而像李奐的興平軍、季廣琛的鄭蔡軍基本上相當於朔方軍的附屬部隊,平常跟著郭子儀混。至於李嗣業、崔光遠、魯炅大致屬於中間勢力,是用來起平衡和緩衝作用的。因此,所謂的九路節度使實際上分成了左中右三派,讓大家自由打仗的同時又彼此牽制,更有效地預防了有人擁兵自重,出兵不聽話。可見,這個安排別有奧妙,李亨應該著實動了一番腦筋。

但實際操作起來,效果很不好,再加上魚朝恩素來妒忌郭子儀的功績,回來後就在皇帝面前狠狠地告了郭子儀的黑狀,所以李亨決定讓郭子儀背起這個黑鍋,順便敲打一下朔方軍上下,免得這支部隊主力當太久,再把尾巴翹到天上去,犯啥危險的錯誤。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郭子儀和李光弼幾乎同時接到了朝廷的徵召,隨即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迅速趕到了長安。然後,二人先後得知了皇帝陛下對自己的最新工作安排:郭子儀,暫免朔方節度使、兵馬副元帥等軍職,留京休養待命;李光弼,代為朔方節度使、兵馬元帥,即日趕赴前線軍中任職(後改為副帥,李光弼認為自己當天下兵馬元帥有些過於招風,因此請求皇帝以次子趙王李系當元帥)。

自此,這場由安祿山挑起的叛亂終於完全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這將是以李光弼為首的唐軍與以史思明父子為主的叛軍全面較量的階段。

無數猛人要脫穎而出,無數人頭即將落地,這是一段極其悲慘的歲月。為了爭奪天下,雙方各出奇謀,各顯神通,其過程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這第二階段的平叛戰爭出人意料的曠日持久,一直延續到五年後的春天,那個眾叛親離、走投無路的人,走向了那棵樹、方才分出了最後的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