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鄉愁,它可能會因為時節時而淡,時而濃。似乎到了這金秋,思鄉之情就愈發濃烈。是啊,那金黃的落葉尚知歸根,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我們在外漂泊的遊子,感受到秋風拂面,怎能不想起那個溫暖的港灣?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秋天是碩果累累的季節。小時候,我在想這樣一個滿是收穫的季節怎麼會勾引起人們的思鄉之情呢?長大後,我也常常思考,希望可以窺破人們對家留戀的謎底。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或許,和秋天這個季節真有一定關聯:金風送爽之下的原野,一片稻花香。在這豐年景象裡,莊稼熟了,柿子紅了,高粱也肥了。母親燦爛的笑容裡,摻雜著盼望遊子歸家的思念,希望一家人在豐收的喜悅裡圍坐在一起共話天倫。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而對於遊子,那秋風就是催人歸家的訊號——“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我們知道古代交通不發達,遊子離家一次,此後一生能夠迴歸故里的次數寥寥無幾。遊子們往往作客他鄉,從這一點看,故鄉彷彿是詩人們揮之不去的心結。每每仕途失意、顛沛流離之時,就會想起故鄉。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范仲淹的思鄉情——《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蘇軾說過:“人生如逆旅。”——人生就像是旅店。一輩子,我們總要離家求學、打拼。過程之中,走走停停,今天在這裡歇一歇,明天在那裡停一停。這難道不是“人生旅舍”比喻的生動體現嗎?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我們知道旅店和家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旅舍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只能是旅途的中轉站,臨時的休憩之所。人們的內心還是盼望歸家,與家人共話家常。

所以,羈旅鄉思,不管是古人今人都擺脫不了,揮之不去的共同情感。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天是湛藍的,雲是碧青的。紛紛落落的黃葉灑滿地。秋色無邊,它延綿伸展,最終與煙波浩渺的江水交織,形成“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盛景。那江面煙霧空濛,生起點點寒煙。

秋天,在文人那裡多是以“悲”為主:柳永筆下的清秋是“冷落”、“紅衰翠減”、“物華休”;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杜甫用“怒號”形容秋風;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李清照用“憔悴損”形容秋日飄落的黃花……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而這句詩,在詩人習慣“悲秋”的作品裡,秋景的衰颯卻絲毫不見蹤影。筆力的振迅(奮起)可見一斑。後來王實甫的《西廂記》裡《長亭送別》直接借用“碧雲天,黃葉地”成就了一曲千古絕唱。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芳草無情,它只顧自己繁茂生長,綿延不斷,連光芒萬丈的夕陽餘暉都照耀不到它生長的盡頭。它就這樣無休無止生長著,直到天涯,遙遙無際。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芳草”化用了《楚辭》“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句,春天故鄉的草已然鬱鬱蔥蔥,遠遊的貴族子弟卻還未迴歸。“芳草”便和故鄉、離情別緒連在了一起。

此後萋萋芳草便多次出現在古詩詞裡:

白居易就有“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詩句。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崔顥在黃鶴樓寫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近代李叔同用“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句子抒發離別。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芳草越是遙遙無際,越是可以襯托故鄉的天涯路遠。這遠在天涯的故鄉,在這略有寒意的秋天,自然勾起做客他鄉遊子的思鄉情。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古人字字都是鄉思,作為今人的我們,在想家時只要一個微信影片通話,就可以稍減鄉愁。這是古人沒能享受到的通訊便利,不然就不會“追旅思”,讓無窮無盡的鄉思無處排遣,始終纏繞在心頭。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多麼期盼是一個美夢,在這美夢裡,最好可以夢迴故鄉,彌補現實回不去的遺憾。

如果真的可以夜夜美夢,也不必再忍受長夜無眠的痛苦了。就讓這美夢伴著一覺到天明可好?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睡不著,就登上高樓,想起了月亮。月光皎潔,美不勝收。鄉思滿懷的不眠人(遊子)是不能過多欣賞月光美景的,因為,月亮看多了,鄉思越是濃烈。惆悵就多了。李白、杜甫、蘇軾……無數的文人墨客都透過這輪明月表達千里鄉思。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愁緒一起,便綿綿不斷。借酒來消解,有用嗎?

沒有用,借酒消愁愁更愁。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

原來,沒有登樓望月之時,只是不眠之人,期待故鄉入夢,以此來排遣鄉愁。

現在,看著與家鄉一樣的月亮,遊子的親人卻不在身邊,只有自己孤獨對月。

這對故鄉的思念終於化作“相思淚”,淚流滿面……

范仲淹:一曲《蘇幕遮》,一縷故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