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黃巢起義失敗後究竟去了哪裡?雪竇禪師與黃巢有什麼關係?

中和四年(884年)黃巢在汴州城下與朱溫決戰時被李克用偷襲,幾乎全軍覆沒。跑路經驗豐富的黃巢從容不迫地召集了殘兵,一路向東逃竄。

徐州節度使時溥原本並沒有興趣和黃巢死磕,但他卻不得不死磕到底,因為一路向東的黃巢殘部恰好一頭撞進了他的防區,如果不盡快把黃巢這種造反能力極強的人消滅,一旦鬧騰起來,他時溥一定會吃不了兜著走。因此時溥得到了黃巢蹤跡的報告後,立刻派出部將李師悅帶了上萬號人追了過去。

黃巢起義失敗後究竟去了哪裡?雪竇禪師與黃巢有什麼關係?

六月十五日,李師悅在熟悉黃巢行軍路數的尚讓的協助下在瑕丘(今山東兗州區東北)追上了黃巢,兩軍隨即展開戰鬥,齊軍戰敗,向附近的泰山方向撤退。這也是民軍與官軍周旋的老套路了,一打不過就鑽山溝,且哪裡不好走就往哪裡走。

因為黃巢們知道,官軍都是拿工資吃飯的,要讓他們為了那點的軍餉涉險賣命,毫無疑問是沒可能的事兒,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所以鑽山溝這招黃巢屢試不爽,也是憑此保留招數,他打遍了半個中國,領略了神州大地的大好河山。

不過這回屢試不爽的絕招即將失靈,因為時溥滅掉黃巢的決心下得很足,據說為了保證前線士兵的行動力和積極性,他還特地公佈了抓到黃巢及其兄弟、親信的具體賞格,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因此這次參加軍事行動的唐軍士兵都格外激動,對他們而言,一夜之間脫貧致富絕不再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於是這群滿懷憧憬、鬥志昂揚的唐軍如同參加狩獵比賽的老獵手一般衝入山裡,仔細搜尋著齊軍的痕跡。

經過一番努力,唐軍終於發現了黃巢一行人的行蹤,並立即進行追擊,一陣狂奔之後,兩撥人跑進了一處山谷之中。這座山谷,有個很牛氣的名字,叫作狼虎谷。進入狼虎谷的黃巢心情十分低落,這也難免,原本十幾萬精銳手下,如今卻被打得只剩一個零頭,甚至連他最信任的好兄弟尚讓也當了叛徒,還來追殺自己,這事兒擱到誰身上估計都會感慨一番世態炎涼。

但黃巢不只是感慨,他冥冥之中似乎預感到了這個叫作狼虎谷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他最終的歸宿。想到這裡,他叫來了一直跟隨自己征戰的外甥林言鄭重地對他說了這麼兩句話:

“我本欲為國討伐奸臣,替朝廷清理門戶,事情本來做到了,但卻沒有急流勇退,這是我的失誤啊!現在如果拿著我的首級去獻給天子,定可保你一生富貴,所以我的性命還是交給你好了,省得讓別人佔了便宜。”

林言聽到黃巢舅舅的話當場驚呆了,過了十來秒才反應過來。而他反應過來的第一個舉動就是連稱不敢,堅決拒絕。其實林言不是不好意思收這麼大份禮,只能先客氣一下,他是真的不敢。因為尚讓投降朝廷後,黃巢對屬下乃至身邊人的信任感幾乎為零,猜忌心卻一下翻了幾番,齊軍中已經有多位大將因此被殺,所以在林言看來,這很有可能是黃對他的一次忠誠度考驗。

黃巢起義失敗後究竟去了哪裡?雪竇禪師與黃巢有什麼關係?

在給出了標準答案後,林言不再說話,只是戰戰兢兢地杵在那裡,等候著黃巢同意自己告退。但他等了很久也沒有聽到那幾個字,反倒是看到了令自己不敢相信的一幕:黃巢舅舅慘笑一聲,突然抽出佩劍自刎了!

不過不知是黃巢對自己沒能狠心下狠手,還是他的劍早已不夠鋒利,抹了脖子之後,人居然沒有死。於是他只能看向外甥,向林言尋求幫助。這個時候,林言不再猶豫了,他快步走來,抽出佩劍,一劍結果了黃巢的性命。

殺了黃巢後,林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連殺死了黃巢的哥哥黃存、弟弟黃思、黃揆、黃欽、黃秉、黃萬通以及黃思厚,並順帶幹掉了黃巢的老婆孩子。然後根據黃巢的遺願,林言將他的首級放進了木盒子裡,準備帶去進獻給時溥,換取自己後半生的富貴榮華。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他已經步入了自己的後半生,而距離他的死亡,還有不到一天的時間。在趕去見時溥的路上,林言碰上了來自太原的博野軍。巧的是這裡面有認得林言計程車兵,於是眾人一擁而上將林言亂刀砍死,至於他的腦袋則跟著黃巢一起先被送到時溥處,又被時溥快馬傳獻行在,換作了賞錢。

對於一些人而言,狼虎谷意味著長達十年的大亂終於結束了,但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講,這三個字意味著疑團才真正開始。我說的前者,是當時的政治家,我講的後者,是後來的歷史學家。

黃巢到底是誰殺的?

雖然作為官修正史的《舊唐書》《資治通鑑》和可補正史之不足的筆記《桂苑筆耕集》《北夢瑣言》一致記作黃巢是被其外甥林言所殺,且幾乎已經成為官方定論,但近年在歷史研究者整理敦煌文書時,發現的一篇名為《肅州報告》的公文殘卷裡卻記載作:其草賊黃巢被尚讓煞卻,於西川進頭。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草賊黃巢被尚讓殺死,將頭進獻到西川。

雖然這則新發現的史料只是孤證,而且可能是誤報(最後率軍入谷追殺黃巢的正是尚讓,因而存在唐軍士兵先把黃巢首級獻給尚讓,再由尚讓帶給時溥的情況)但無疑讓黃巢之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當然,和經常被人拿去對比的李自成一樣,也有很多人認為黃巢其實根本就沒有死,而是像後來的李自成一樣,在起義失敗後喬裝改扮,落髮為僧了這種說法出現得很早,早到黃巢死後不過幾十年就出現了。

黃巢起義失敗後究竟去了哪裡?雪竇禪師與黃巢有什麼關係?

最早提出這個黃巢不死觀點的人,應該是唐末在李茂貞地盤上做官的王仁裕,他在自己《洛域漫錄》一書中提了這麼一句,說是黃巢昔日的部下張全義在做西京留守時,曾在一群僧人中間發現了黃巢。至於瞅見黃巢後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沒寫,我們也不知道。

再然後就是兩宋。這階段相關的說法可就多了,我綜合了一下相關的史料,大致是這麼個情況:當時被尚讓帶兵堵在狼虎谷後,黃巢自知大勢已去,就自己偷偷把頭髮剃光了,玩了失蹤。而林言正是負責黃巢安全警衛的,突然發現人沒了,壓力很大,最後估計是直接精神崩潰了,所以自滅舅舅們數家,謊稱殺了黃巢投誠。

再然後的事情我們都講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複,只說黃巢。黃巢逃出狼虎谷後,直接去了洛陽,他本來是想投奔老實怕事的前部下張全義,誰承想對方降唐後成了大官,所以兩個人雖然互相認了出來卻不敢有接觸,但張全義還是給黃巢了一個翠微禪師的新身份,讓他住在洛陽。後來有感於中原地區戰亂頻仍,黃巢就遷居到了明州(今浙江寧波市)雪竇山,因此又取法號為雪竇禪師,並最終死在明州,葬於雪竇山上。

據說,為僧期間黃巢過得非常低調,離世後,僅留下一幅身著僧袍的畫像,以及一首詩:

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問,獨倚危欄看落暉。

此詩叫作《自題像》,是《全唐詩》中收錄在黃巢名下的三首詩中最後的一首(另外的兩首就是《題菊花》和《不第後賦菊》,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雖然對於此詩是否是黃巢所寫自宋朝就開始吵,吵到了清朝依舊沒有個定論,但這首詩告訴我們,作詩的人,有故事,更有孤獨。詩中那種放下屠刀、隱居塵世後的孤寂與落寞的情緒,有撲面而來之感,絕對不是沒有類似經歷的人可以隨意寫出來的。所以即便寫詩的不是黃巢,也至少是個民軍頭領級的人物。

個人認為,黃巢倘若真的皈依了佛門,對他而言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歸宿。畢竟當繁華落盡之時,一個人オ能認清真實的自己。毫不誇張地講,黃巢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話題性歷史名人,再加上幾百年後又有個幾乎重走黃巢人生路的李自成登上了歷史舞臺,所以黃巢時不時就被人想起,然後引發討論,最後是爭吵。幾百年來迴圈往復,似乎直到今天也沒有一點要消停下來的跡象。

有的人認為,黃巢起自草根,面對腐朽的唐朝政權勇敢進行反抗,堅持鬥爭十個年頭,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將裘甫、龐勳、王仙芝等先輩的戰鬥旗幟舉到底,給予統治階層以重創,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趕走了不愛惜百姓的皇帝,像黃巢這種堅韌不拔、追逐自己夢想的鬥士,很了不起,很英雄。

黃巢起義失敗後究竟去了哪裡?雪竇禪師與黃巢有什麼關係?

有的人則認為,黃巢本就不是什麼老實巴交的良民,用今天的話說,早在青年時代就是社會不安定因素,這樣的人大多具備叛逆傾向,鬧事主要是為了發洩內心對社會的強烈不滿,他們本沒有什麼建設美好新社會的藍圖,所以所到之處只有屍橫遍野、殘垣斷壁、一片荒蕪。像黃巢這種號稱起兵本為百姓,卻將百姓作踐到泥土裡的人,很邪惡,很禽獸。

英雄也好,禽獸也罷,對於黃巢,有的人從來不想去理解,有的人從來不必去理解,而以上這些,都與黃巢無關。

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

我始終認為,這句話是對黃巢這個人這一輩子最好的詮釋,沒有之我也堅定地相信,歷史終將給予黃巢一個公允的評價,因為所有的謊言都會在時間的洗禮下化為卑微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