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79年對越反擊戰,蘇聯眼看著小弟被吊打,作為大哥為何按兵不動?

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1087期。1979年反擊戰,忘恩負義又盲目自信的越軍遭到沉重打擊,這個自封的“軍事強國”,光是正規軍損失就接近6萬人。整場戰爭導致越南國力陷入低迷,至今未完全恢復,再也不敢挑釁中國。這裡有一個疑問,為何當年面對我軍反擊的部隊,始終只有越南本國的軍隊和民兵在頑抗呢?越南當時的真正靠山,超級大國蘇聯為什麼沒有出兵相助?

79年對越反擊戰,蘇聯眼看著小弟被吊打,作為大哥為何按兵不動?

直接的原因,是蘇聯忙於準備本國的另一場戰爭:入侵阿富汗。蘇聯大國沙文主義嚴重,一直想打通印度洋,這就必須把勢力向南延伸,從而獲得出海口。即便不直接侵略阿富汗,至少也要控制該國政府,使其成為蘇聯附庸。然而阿富汗當時偏偏不聽蘇聯的,堅持自主。於是蘇軍便決定將阿富汗問題訴諸武力解決。與比較間接的中越問題相比,顯然蘇聯更關心,也更需要集中財力和軍事力量準備的是對阿富汗的入侵行動,此時實在無法分心越南。

79年對越反擊戰,蘇聯眼看著小弟被吊打,作為大哥為何按兵不動?

而根本的原因,則是蘇聯也不敢直接捲入和中國的戰爭。中國本就是軍事大國,還是擁核國。69年蘇聯在珍寶島挑釁過,效果並不好,也直接驗證了中國的軍力不容小覷。70年代末期,我國又和美國恢復了邦交,國際關係明顯轉入主動局面。蘇聯再蠻橫,也要考慮國際關係鏈條,如果硬要開戰,蘇聯面對的對手很可能不是中國一個。動其他國家可以,但如果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大機率直接或間接地參與進來。

79年對越反擊戰,蘇聯眼看著小弟被吊打,作為大哥為何按兵不動?

事實上中越開戰後,美國雖沒有出兵干預,卻告誡蘇聯也不要輕舉妄動,無疑就是一種強硬的訊號。70年代蘇聯的軍事實力再強,也無法同時應對中國和美國的雙重威脅。越南是蘇聯的重要盟友不假,但充其量是制約和牽制中國的一個工具,並且向其大量出售軍火,可以帶來豐厚的貿易回報。然而蘇聯不會為了救越南而使自己陷入戰爭泥潭。中越發生衝突,也許在60年代對於蘇聯是一個機會,但1979年不可能,蘇聯不敢在當時的國際關係背景下對中國動武。

79年對越反擊戰,蘇聯眼看著小弟被吊打,作為大哥為何按兵不動?

還有一個現實因素:79年即便蘇聯要派兵支援越南,怎麼去呢?蘇軍要直接進入越南境內,只有兩種途徑,一是走陸路穿過印度等國,二是從東端出海口海參崴進行海運派兵。稍微有點地理常識便不難看出,無論哪一種方式消耗都是極大的,而且耗費時間,涉及多國關係,總體來說很不現實。即便蘇聯勉強派兵成功,對於越南而言效果可能也只是杯水車薪。所以蘇聯當年對越南也是愛莫能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小弟被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