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知道嗎?漯河許多地名都與他有關……

漯河日報微信公眾號由

漯河日報社

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單位

(許可證號:41120181101)。

服務型別: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採編釋出服務、轉載服務。

且向漯地覓武丁

文/蔡慧娟

武丁,廟號高宗,是商代中後期的重要君主,號稱“中興之主”。“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說的就是商高宗武丁。“武丁修政行德,天下鹹歡,殷道復興”是司馬遷對武丁的評價。三千年來,在漯河地區一直流傳著商高宗武丁體恤民情,親率兵民撲蝗,並且積勞成疾駕崩的往事。

漯河許多地名都與商高宗有關,如小商河、望天崗、大皇玉、三家店、高宗寨、平寧城等,“郾城八景”之一的“崇崗飲社”(一說“崇崗吟社”)也與商高宗在漯撲蝗有關。

且讓我們隨著那些地名,尋覓武丁在漯河大地上的遺影及那些地方的歷史過往吧。

小商河

你知道嗎?漯河許多地名都與他有關……

小商河,隋時稱“小溵河”,為潁水的一段支流。相傳殷商時期,多位殷帝曾頻繁經過此河,而名“小溵河”,橋亦名“小溵橋”。《舊唐書》卷161《李光進傳》中,有“小溵河、小溵橋”的記載。據《宋史》載:到北宋初年,為避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宏殷之名諱,改名“小商河”,橋亦更名為“小商橋”,連潁河下游之“溵水縣”亦更名為“商水縣”。有意思的是,1988年版的《漯河地名志》對“小商河”名字的來歷記了兩種,不管哪種說法更為準確,但小商橋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卻是不爭的事實。

商朝時,臨潁、郾城、西華一帶的小商河兩岸一度為商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多位商帝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歷史人文資訊。據《史記·殷本紀》:“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臨潁當即其一也。”《魏書·地形記》:“臨潁有殷湯城。昔伐昆吾至於此也。”《大清一統志》:“臨潁有商城,為武丁巡狩之地。”民國四年《重修臨潁縣誌》卷十四之《雜稽志》之中也有所記載。這些記載說明了小商河是因為商帝在此活動而得名,其中點明的是商高宗武丁在此巡狩。

你知道嗎?漯河許多地名都與他有關……

小商橋位於中原腹地歷代官道上,北達許昌、鄭州,南通郾城、武漢,扼南北交通要衝,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小商河上發生的腥風血雨,最著名的莫過於抗金英雄楊再興血戰小商河之事。《通鑑綱目》記載了這段慘烈的歷史:“岳飛擊走金兀朮於郾城,大破之。兀朮憤甚,命合師十二萬,次於臨潁。楊再興以三百騎遇之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巴、千戶百人,再興死之。獲屍焚焉,得箭鏃二升,飛痛惜之。”也就是說,楊再興身上中的箭僅箭頭就有二升,足見楊再興身上中箭之多!焉能不令人痛惜?明呂邦耀詩曰:“單騎橫衝兀主營,壯懷剋日復西征。傷心忠武商橋恨,哭罷將軍再勒兵。”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臨潁知縣沈近思有詩曰:“商橋河畔有忠泉,血戰捐軀今古憐。斷鏃二升酬主帥,孤墳三尺在荒煙。黃雲故壘丹心炯,暮雨空祠鐵騎旋。築土重題碑上字,一天秋月照新阡。”

小商河因楊再興而染上了悲情的色彩,也平添了些許靈氣,楊再興墓當地人稱“楊爺墓”。

望天崗

望天崗在唐河東岸,來歷有三種說法。一是說殷商時期,商高宗撲蝗路經此崗,對天望了望,故名;二是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在此望了望天,故名;三是東漢時期,王莽攆劉秀,劉秀及部下經此,對天望了望,故名。離望天崗不遠的同屬大劉鎮的抬頭村也有這三種傳說,同樣是說武丁、孔子、劉秀經此抬頭望了望天,這兩個村,一個叫抬頭,一個叫望天。“望天”這兩個字本身給人一種聽天由命的無奈感,相信無論是武丁或是孔子,抑或是劉秀,早已是“日高人渴漫思茶”,而這又是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不覺抬頭望天,算算什麼時候才能走到有人煙的地方。最近幾年,我不止一次坐車路過“望天崗”,每次都是“望天崗”的路標牌從車窗處一晃而過,才知道已過了望天崗了,我從來都體會不到站到望天崗上那種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絕望感。

望天崗的來歷雖然有三種說法,但官方的權威資料(1988年出版的《漯河市地名志》)上採用的是因商高宗撲蝗經此崗望了望天這個傳說。

大皇玉

大皇玉離望天崗不遠,在郾城縣城西南10公里處,和望天崗一樣原同屬郾城縣,2004年劃歸源匯區所轄。從地理位置上看,大皇玉在望天崗東北方向,離郾城縣城比望天崗更近一些。《漯河市地名志》載:商代高宗武丁撲蝗寓居於此,後人將其住處取名皇寓。明代,李姓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分別於該寓東西兩側建村,兄居東,故村名為大皇寓。新中國成立後,為書寫方便將“寓”改為“玉”至今。僅僅為了書寫方便就把“寓”改成“玉”,遠遠失去了當初起名“寓”的更深層的文化淵源。我們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造的每一個漢字都很形象,每一個地方的命名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地名是分佈在歷史長河裡的時空符號,蘊藏了各個時期的歷史、地理、人文資訊。就拿“寓”來說吧,“寓”是個形聲字,從宀,從禺,禺亦聲。“宀”表示房屋,“禺”意為“山角落”“山角里”。“宀”和“禺”聯合起來表示“坐落在山角里的房屋”。“寓”的本義是坐落在山角里的房屋,引申為“山野中的寄居屋舍”,再引申為“暫居之舍”。“山角”指山體的下部左右岔開,即像人的大腿那樣左右張開所形成的兩邊夾一角之形。“山角落”和“山角里”指“大腿根部”,“大腿根部”俗謂“命根子”所在。在“山角里”建築房屋,可以利用兩邊山體護衛寓所,就像大腿護衛“命根子”那樣。另外,《說文解字》等文獻釋“寓”為“寄”,那是指城裡人為躲避災禍而寄居山野。山中的寓所位置隱蔽,萬一遭遇抓捕,可以從後門逃到山上隱藏起來。還有一種說法是有權勢的人失勢之後,“大隱隱於市”,躲起來當“寓公”,不再過問政事。“皇寓”用來指商高宗居住過的地方,非常貼切而有文化含量。皇上住的地方,當然應該安全第一,對待皇上要像對待“命根子”一樣;另外,這個地方僅僅是武丁的“暫居之所”,正切合“寓”的引申義。或許,當初命名村子的人,沒有想那麼多,可是,還有比“皇寓”更適合命名皇帝暫居之所的名字嗎?

三家店 華嚴寺 高宗寨 平寧城

三家店不僅是個鎮名,還是個村名。位於臨潁縣東部,東鄰西華縣,東北隔清潩河與鄢陵縣相望。明屬臨潁縣北王上保,清屬北王保,民國初因之。三家店鎮地勢由西向東緩傾,北部低窪,明清稱“下七村”,常遭水淹。三家店村、華嚴寺、高宗寨、平寧城等都在三家店鎮,且都與商高宗在此活動有關。乾隆年間《臨潁縣誌·詩餘篇》錄知縣劉沆題八景之一的《右調朝玉階》描寫了商高宗在臨潁撲蝗駕崩後,臨潁當地築廟紀念商高宗的事。詞曰:“幾見六龍下八垓,殷宗功德厚,袚天災。恩流潁水萬民懷,輝煌金殿,峙高臺。煙寒秀蓋砌生苔,嵩呼踈影動,蔭古槐。每年報賽誩輪財,迎神何所禱,遏蝗來。”

三家店村在臨潁縣城東15公里處。古時臨潁至西華交通要道經此,設三家客店,故名“三家店”。又因商王武丁五十五年巡狩撲蝗至此,地方官參駕,又稱“參駕店”。

華嚴寺在三家店村南,始名“商城寺”,據華嚴寺碑文載,北宋時在商高宗廟東側建寺,因南臨商城,故名“商城寺”。民國四年《重修臨潁縣誌》載:“商城寺:南王上保,其地四面皆水,如辟雍狀。”明永樂、弘治年間曾數次重修,明正德年間商城人楊紀修寺,購置“華嚴經”卷藏於寺內,改名“華嚴寺”。華嚴寺風景優美,今為華嚴寺中學校址。

高宗寨始名“商高宗城”,簡稱“商城”,明末築寨,因名“高宗寨”。《河南通志》:“商高宗城在臨潁東南三十里,相傳高宗巡狩過此。”明嘉靖八年《臨潁志》卷八載:“商高宗城,在縣東三十里南王上保。”民國四年《重修臨潁縣誌》介紹“商高宗城:縣東三十里,相傳高宗撲蝗至此,旁停靈城,即高宗崩處。今有高宗廟,明末,土人築寨避兵,因名高宗寨。”從這些文獻資料可以看出商高宗廟建在高宗寨裡,高宗廟的東側建有寺,寺即原名“商城寺”的“華嚴寺”,據明嘉靖八年《臨潁縣誌》載:“商高宗廟,在縣東南王上保商城寺西,昔高宗撲蝗於此,後人因以建廟。”雖然商高宗在此撲蝗事只是相傳,但唐太宗認為在臨潁這個地方建廟以祀商高宗是非常相宜的,他曾說:“潁之祀高宗不亦宜乎?”由於商高宗廟與華嚴寺離得很近,一個在高宗寨裡,一個在高宗寨旁,並且兩處都是建在龜形高臺上,四面環水,以至於很多人把這兩個所在混為一談,尤其是高宗寨的寨牆毀壞殆盡之後。因為民間向來寺廟不分,不是特別有研究的人會認為寺就是廟,廟就是寺,甚至有專業的人士也把這兩處當作一處。其實,寺和廟是有嚴格區別的,寺是外來宗教的宣講場所,廟是歷代炎黃子孫紀念國殤、忠孝人士等的場所,寺裡供的是佛,廟裡供的是神,是人的偶像化。

平寧城,原名“停靈城”。在臨潁縣城東18公里,清潩河西岸。據明嘉靖八年《臨潁志》卷八載:“停靈城,在城東北王上保,圍三里二百五十二步,相傳為高宗停靈之處,因名之。”民國四年《重修臨潁縣誌》卷十四載:“相傳為商高宗停靈處,縣東三十五里最窳下,為潁諸水積渚,明季孝廉崔攀龍率居民築寨避兵,改名‘平寧城’。”

崇崗飲社

宋崗原名“崇崗”,乾隆十九年(1754年)傅豫纂修的《郾城縣誌》雲:“‘宋崗’名‘崇崗’,城西北五十里,上有高宗廟,俗言高宗撲蝗於此,事不見經傳。按:《元史·百官志》管佃提領駐青龍宋崗,則元時固名‘宋崗’也。”這個記載說明,“崇崗”在元朝時已叫“宋崗”。《漯河地名志》載:“宋崗,屬郾城縣裴城鎮,在郾城縣城西北22公里處。宋姓最早居住在此,故名‘宋崗’。原有寨,有紀念商高宗在此撲蝗所修的高宗廟。傳說,從前夜間此處常聞飲酒行令聲,故有‘宋崗飲社’之稱。為郾城古八景之一。”

明朝郾城人謝公翼在《八景新題》序中寫出他擬《八景新題》的初衷和原則,他說,由於原來的八景“每多附會,而一二真跡,反置晦匿”,因而他“僅取其可入畫者,堪遊賞者”題寫。謝公翼的《八景新題》就有題《崇崗飲社》:“由來飲社久消沉,廟祀高崗自古今,試看撲蝗一片石,令人猶識帝王心。”也就是說“崇崗飲社”是可入畫、堪遊賞的實實在在有跡可循的。

崇崗飲社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叫“飲社”,另一種叫“吟社”。

先說為什麼叫“飲社”。原來在高宗廟西,有一處二百畝大的湖泊,形狀像一個圓圓的臉盆,故名“盆湖”。盆湖波平如鏡,風光優美。每當農閒時節,農人駕舟蕩筏,捕魚撈蝦,你唱我和,其樂融融。“龜遊蓮葉上,鳥宿蘆花裡。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此種怡然自得引起了天上神仙的豔羨,每當夜深人靜之際,仙人們騎鹿駕鶴,負琴攜壺,相約飛臨盆湖,飲瓊瑤,賞美景,談笑風生。絲竹管絃之音、觥籌交錯之聲,不絕於耳。此仙境偶被人發現,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播開來,有好事者為此命名“崇崗飲社”。商高宗廟正殿的北山牆上有壁畫畫著這一景物,更使“飲社”一景趨於逼真。

再說為什麼叫“吟社”。原高宗廟東依起伏小丘,西臨盆湖,並且周圍數條渠水逶迤,丘青水秀,此處既有茂林修竹,又有湖光雲影。尤其清明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文人雅士,墨客騷人,常常來此踏青遊玩,結社吟詩,故有“吟社”之名。清代詩人楊祥元為之題詩曰:驅蝗德意足千秋,社鼓年年祀事悠,但欲斯民沾雨露,不辭萬乘廣巡遊。

無論是“崇崗飲社”或“崇崗吟社”,都說明了崇崗是個浪漫的地方;無論“飲社”或“吟社”,都是文人騷客的雅社。結社,自古有之,是志趣相同的人結成的大大小小的團體,都有共同的愛好。其實“吟”和“飲”向來不分家,要想“吟”出彩,唯有“飲”助興。自古文人與酒便是不可分割的伴侶,“曲水流觴”是“吟”與“飲”最完美的結合,千古流傳的《蘭亭集序》是王羲之醉酒之後一氣呵成。據說,他醒後想要再寫一遍,卻再也寫不出原來的氣勢了。醉醒之間尚有天壤之別,更莫說橫亙在古今之間的千年歲月,崇崗早已變成了宋崗,盆湖和高宗廟也無跡可尋,“飲社”或“吟社”都變成了傳說,只有傅舊溪的《商高宗廟》裡還有一些歷史的蹤跡:“老木森陰蘿草披,書生猶為捕蝗疑。千秋荒原無從問,萬乘勤勞信有之。綠野均沾霖雨澤,赤雲欲續孔安詩。前村社鼓喧天動,立遍崇崗讀舊碑。”

武丁已逝,傳說猶存。漯境撲蝗,千古流芳。

編輯| 李 鑫

審校 | 孫永輝

監製|王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