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在其專著《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中曾寫過一句十分著名的話:“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言簡意賅但意思明白:歷史具有多重屬性,既能讓人鑑古知今,又能為利益所用。當歷史踐行前一個屬性之時,它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是歷史學家批判的物件,是考證學家和訓詁學家孜孜以求的真相。但當它踐行後一個屬性之時,它的真相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應該被塑造成何種面貌,以及能夠被塑造成何種模樣。所以,此時的歷史,無異於當代史。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歷史的雙重屬性決定了古今中外史料記載的眾多矛盾之處。當凱撒在《高盧戰記》中明明白白記載了高盧戰役的艱難和嚴酷,羅馬城內的史書記載者卻因龐培一句話而淡化了凱撒的貢獻。當馬可·奧勒留為了羅馬的利益長期征戰而疾病纏身時,躲在羅馬城內的北方蠻族僭越者們卻在不斷抹殺奧勒留對祖國虔誠的愛和信仰。同樣的事,在中國也上演了千年。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展示兩千年前中國著名史家陳壽的妙筆生花,看看他是如何將白的寫成黑的,又是如何將黑的寫成白的。透過對陳壽筆觸下人物的分析,我們更能看出,他作為一位史家的責任心:一位好的史家,不僅要能客觀準確地記載歷史事實,還要善於在高壓之下擔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不出賣自己的良知。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三國正史之中,最超凡絕倫、出類拔萃的人物是曹操。陳壽對曹操的描寫也最為豐富。因此,我們就從曹操傳記切入,看看陳壽的美化功夫。如果深入分析,我們就能發現,即便是曹操兒時的經歷,陳壽也進行了大量美化。《三國志·武帝紀》載:“太祖武皇帝……父曹嵩,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僅這二十個字,就能體現陳壽筆觸之自然和絕妙。首先,曹操為閹患之後,袁紹曾令陳琳撰寫檄文咒罵曹操“贅閹遺醜”。這裡,曹操自然相當委屈,因為東漢末年天下皆知朝廷之內宦官外戚勾結,禍亂天下。然而宦官並非全是惡人,至少曹操養父曹嵩不是惡人。但作為那個時代人們共同的咒罵物件,曹操也為自己身世頗感自卑,因此,陳壽就要在文中刻意美化曹操的祖先。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曹嵩代入感太強,又是當時眾所周知之士,陳壽自然不能美化曹嵩,說他不是宦官。但陳壽非常聰明,他也沒有明說曹嵩是宦官,而且明明曹嵩祖上世系清楚,陳壽卻來了一句“莫能審其生出本末”,這一句話,就把曹嵩和其祖先的聯絡割斷了,一併割斷的,自然也有曹操和其祖先的聯絡。同時,為了進一步美化曹嵩,陳壽說曹嵩“官至太尉”,然而東漢末年買官捐官猖獗,不但地方默認了這個風俗,連缺錢的朝廷也公然出售官職。《後漢書》中就曾記載說當時買官賣官猖獗,五百石、一千石的官需要幾十萬到幾百萬錢。曹嵩的太尉之官就是買來的,花了一個億。但是這些內容,陳壽一個字也沒有提,如果不是當時和後世史料,例如《續漢書》、《曹瞞傳》等的補充,曹嵩買官之事就是歷史謎團了。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至於曹操兒時經歷,陳壽更是用上了家底功夫,幾乎美化得沒有痕跡。例如,《武帝紀》中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這句話看似字字都在貶低曹操,實則字字都在捧曹操。故世人未之奇這句話一亮出來,就會讓人自然而然感覺到這句話之前都是在說曹操不怎麼樣,所以嘛,當時的人都沒有覺得他有什麼特別的。但“小時候很敏捷機靈、那麼小就有權謀”,這分明就是在大力誇獎曹操。試問,那麼小一個孩子,就能這麼有權謀,不是天才,也頗有天賦了。之後,陳壽又說曹操非常有俠客情懷,行俠仗義,卻對世間那些正事兒不怎麼上心,這更是貶中帶捧。一個行俠仗義,理想主義和浪漫情懷共存的,對普通人的事情沒有興趣的青年躍然紙上,而這種人,陳壽卻說世人未之奇,試問,這種捧人的水準,古今中外史家中有幾人具備?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更不要說,陳壽接著立即提到橋玄和何顒,說當時僅僅這兩位覺得曹操了不起。這兩位是當時名士,陳壽這麼寫的用意很明白:大多數人不覺得曹操有前途,這是自然之理,但當時的精英卻認為曹操很有前途,可見曹操絕非等閒之輩。短短几十個字,陳壽先抑後揚,妙筆生花地讓曹操的天才躍然紙上。為了更加突出陳壽捧曹操的功夫,我們對比一下劉備。同樣是當時首屈一指的人物,僅僅因為陳壽魏國史官的身份,他可以用盡一切手法美化曹操,卻不能這樣對待劉備。然而,從陳壽描寫劉備中可以看出,他的良心和責任感:他在夾縫中用力地生存,他要用盡一切手法,不醜化劉備。

從曹操的一件小事,看史家陳壽如何美化歷史人物

《三國志·先主傳》中這樣記載劉備的早年: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一句實實在在的話,只有事實,沒有貶低,沒有誇讚。但讀者至少知道,劉備出身很不好。曹操是超級富家子弟,劉備只是織蓆販履小兒。接著,陳壽試圖捧一句劉備,但效果依然不好,他寫道:“劉備房屋東南角有桑樹高五丈餘……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人曰:‘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通常來說,古籍中如果記載這類言語,有一定可能是在美化歷史人物。陳壽這裡也是如此,他寫的這句話,不太可能是歷史事實,但他意在讓劉備給人這樣一種認識:劉備小時候就有項羽那種早晚當取之的英雄氣。可是,不用說,對比他對曹操的美化,可謂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