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瞭解歷史。

在清初,代善是一個地位非常耀眼的人,他是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的次子,胞兄褚英被廢后,晉為長子。後來也做過一段時間的“太子”。可惜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因為桃色醜聞被政敵抓住把柄,失去了儲君之位。但他無疑還是幸運的,因為他是太祖努爾哈赤15個兒子中最長壽的。在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又攤上努爾哈赤這樣一個威嚴、多疑、強權的父親,還有一些精明狡詐,時時刻刻都在準備謀奪大位的兄弟如皇太極,莽古爾泰,阿敏等,能活到60多歲著實的不容易。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安邦定國,功勳卓著

代善的親王不是白得的,是在清初因軍功而分封的,世襲罔替,所以才被稱為鐵帽子王。他的文治武功都很傑出,從小就生活在刀光劍影,軍爭殺伐的環境裡。久而久之浸染了父輩們的經驗、智謀,以及勇敢。他在十幾歲時便已經開始了戰鬥生涯,跟隨父親一起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參加了大小戰役二十多次,早在後金初年便因參加了統一女真諸部及征討葉赫、哈達、輝發、烏拉等部立有戰功,被封為貝勒。他最初是在一次反擊烏拉部的戰爭中表現出了他的勇敢。班師回朝後,努爾哈赤很高興,嘉獎了代善的勇敢。給其上了個封號:古英巴圖魯(巴圖魯乃滿語,蒙古語中勇士的意思,清朝300年間得此封號這鳳毛麟角,可見有多麼殊榮,後來的鰲拜也是巴圖魯)。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代善也不僅僅有匹夫之勇,他還有很多戰略眼光。天命三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后,舉兵伐明,來到了撫順城下。此時的撫順是遼東重鎮,城高池深,後金軍連打了兩天都攻不下來。第三天夜裡,下了場大雨,大雨下了很久。努爾哈赤開始灰心了,怕軍心疲憊便打算撤兵。代善勸道:“我們和明朝一直修好,因他們無道,所以才要討伐他們,現在已經到了邊境上了,如果馬上班師的話,是繼續友好呢,還是為敵呢,再說起兵的事業隱藏不住啊,天上雖然下著大雨,但我們將士都有雨衣,弓箭也都有雨具。不怕淋溼,況且老天降下這場大雨,是讓明軍懈怠,認為咱們一定不敢出兵,此時出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必然會打勝。是大雨對我們有利對他們卻沒利。”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努爾哈赤同意了,於是大軍趁雨夜進兵,天亮雨停後,大軍已經圍住了撫順城。撫順城遊擊李永芳見城池被圍,無奈只好投降。後金軍因此奪了撫順城,又降服了一個名將。從此,努爾哈赤更加喜歡這個兒子了,認為他果斷,智謀,很多大事都開始委任於他。在後來的薩爾滸大戰中,代善再建奇功,與皇太極配合,兄弟一心,其力斷 金,先把明將綽號“劉大刀”的劉梃擊破,又冒充劉梃軍去騙杜松。結果又擊破了杜松軍,取得了薩爾滸大戰的勝利。從此後金開始站起來了。代善在戰場上敢殺敢拼,所以得到了很多獎賞。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天命元年(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冊封了四大和碩(和碩,在滿語中最初的意思是一角、一方,後來引用到八旗中就是一旗的旗主,是滿洲初期最高的稱號。)貝勒,代善居長為大貝勒。 四大貝勒按月輪值(每月由一個貝勒主管國中一切政事)。以下三大貝勒就是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崇德元年,皇太極登基後,冊封他為和碩兄禮親王,世襲罔替。

代善後來又參加了皇太極時期的幾次對明戰爭,便退役了。世祖章皇帝順治登基後,代善已經年過六旬,再也沒有重返戰場。但他幾十年的披堅執銳,戮力沙場,卻給日後的大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僅在軍事上有突出的貢獻,在國家的穩固和政治上也有不小的功績。正是他的擁戴和保全,才確保了後金和大清兩代皇權交接的安全。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二、申明大義,擁戴新君

代善一生經歷了兩次皇權的交接, 他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次是父親努爾哈赤在征討寧遠城不克的情況下,迴轉盛京途中死在了盛京(瀋陽)市郊的曖雞堡(瀋陽市于洪區)。臨死前沒有交代繼承人的問題,所以在他死後的一段時間裡,因為汗位的問題就困擾了很多人。當時有能力競爭汗位的只有四大貝勒。而這四個候選人中,讓我們看看誰最有可能呢?

1。 大貝勒代善,太祖長子,軍功卓著,在八旗軍中聲望很高,是有資格做—國之君的。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2。 二貝勒阿敏,因為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不是本支子弟,沒資格。再加上他有不好的背景,屬黑五類子弟,性格又偏激嗜殺。先淘汰了。

3。貝勒莽古爾泰,粗魯無才又殘忍嗜殺,屬於莽夫一類,曾因討好父親竟殺了自己的親生母親。這樣的人也絕對不可能也不會配當一國之君的。

4。四貝勒皇太極,儒雅文明又有城府,文化素養很高,滿漢文都通。母親是葉赫貝勒的女兒孟古,努爾哈赤最喜歡的大妃。而且人緣也不錯。精明果敢。也是繼承皇位的種子選手。

看來四人中,最有實力的就是代善和皇太極了,那麼進行第二輪的競爭。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代善為人寬厚,心眼不錯。在和皇太極競爭皇位時,自知能力各方面不足,聽從兒子的建議放棄了皇位之爭。代善做了個順水人情,最後推選了皇太極。皇太極一開始假裝推辭然後即位。代善贏得了讓位的美名,本來是四大貝勒同座,但因為阿敏和莽古爾泰的倒臺,代善再也不敢坐了。於是皇太極變成了南面獨尊。

第二次:是皇太極死後,順治登基前,當時的環境更加險惡。也是兩大勢力,一方是皇長子豪格,一方是睿親王多爾袞。這次,代善更是裝傻充愣,誰繼位他都歡迎,反正沒他自己事。但還是推選了順治帝。但代善的兩個兒子卻倒向了多爾袞,這次的結果就更慘了,以損失了一子碩託一孫阿達禮為收場。他們的死一是給睿親王多爾袞一個下馬威,告訴他不許胡來,另一方面也是給代善很大的刺激。代善再也經受不了這樣的刺激。第一次損失了自己,第二次竟損失了兒孫。雖然說兒子碩託不著人待見,可好歹也是自己的孩子啊。怎麼能不難受呢!但若不殺他們,那皇權又不安全了,要知道當時支援廢掉順治重立多爾袞的可不止代善的兒孫碩託和阿達禮這兩個冤大頭,而是有很多人。只不過他們是公開跳了出來而已。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善待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原因其實很簡單

清朝後來遷都北京,定鼎中原。代善一直受人尊重,在他晚年時也並未為自己謀得私利。順治五年,他在王府中病逝,結束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但總歸還算幸運的多,他的家族得到了豐厚的銀兩作為補償,還為他紀碑立功。代善一支是努爾哈赤諸子中最顯赫的,別人都是一家一個或兩個親王,他家則是一門三代,代善本人是禮親王,他的兒子嶽託是克勤郡王,孫子勒克德渾是順承郡王都是世襲罔替的。代善死後由他兒子滿達海繼承爵位。康熙皇帝用八個字來概括了他的一生:忠冠當時,功昭後世。並於康熙十年給他上諡號為:烈。他死後被葬在了北京香山腳下的正紅旗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