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眾所周知,

東漢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是出了名的外戚專政

,宦官掌權的時代,事實上的確如此。

東漢的除了最初的光武帝和漢章帝、漢和帝以外,都被外戚或者是宦官佔了權。那麼在被外戚和宦官統治的東漢,

身為外戚依附的東漢皇后究竟怎麼管理這個偌大的國家?

一、東漢“干政”皇后穩定了朝政上的秩序

1、皇室和宗族矛盾由來已久,干政皇后可調和矛盾,緩和兩者關係

東漢的皇帝是中國古代封建史上平均壽命最短命的皇帝,故在頻繁的皇位更迭下,皇后成為了權力的永恆者。

幼帝繼位,沒有足夠的朝政能力,故按照之前的血緣親疏的傳統習慣,理應是

太后來代為理政,待幼帝成年或者有足夠的理政能力時,太后再將其還政。

但是一般說來這也沒有什麼,因為每個王朝都必不可免地有一些意外情況發生,幼帝繼位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像漢昭帝劉弗陵,八歲繼位,四個大臣輔佐,之後漢宣帝繼位後,除去專權的霍光,恢復舊有的君主專制。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這其實很正常,一個幾百年而對王朝中有極個別這樣的例子,

大不了花上幾十年的時間將外戚或者專權的大臣除掉就是。

但東漢不一樣,除了前三個皇帝是成年繼承皇位,後面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是幼帝,導致原本外戚手中本來只有幾十年的極端權力,被這些沒有理政能力的幼帝無限延長。

外戚手中的權力頓時擁有與皇族對抗的權力(最初沒有,

因為當時的權力還是主要靠干政的太后或者皇后,所以必須要依附太后。

也就是依附東漢皇室,後來外戚公然對抗,是因為之後力量在長期沒有合適的中央領導人的情況下,在悄然壯大,其實也有一部分是皇后的縱容)。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所以這個時候皇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豪強出身的皇后必須要透過不斷地干政來緩和兩者的關係。因為之前兩者的關係足夠惡劣。

光武帝在建立東漢時,憑的不是自己的軍隊,而是南陽豪強的勢力,當然作為回報,光武帝在當時也作出承諾,

在奪取政權後,必定會與豪強分一杯羹。

但是光武帝因為鞏固自身統治的原因,實施“度田”制度,限制豪強所擁有的的土地,徹底觸犯豪強的利益,於是這個制度最後不了了之。

可見豪強的力量還是足夠強大的,強大到令當時的皇帝都要有所忌憚。

皇后干政,一方面讓豪強放心,安心地為東漢王朝服務,畢竟是自己家族出來的人,再怎麼樣都不可能做出損害家族利益的事情,

所以較之皇帝統治來說,那些豪強更加信任皇后的統治,之前不安的心理也就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幼帝年幼,皇后作為幼帝的直接監視人,是有足夠的權力的,在東漢皇族這裡,也是當時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故在皇后的統治下,兩者可以避免之前的尖銳,較為友好地相處。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2

、外戚與士族聯姻,鞏固王朝的統治

一般情況下,皇后在干政後,一般因為出於血緣關係的信任,會讓自己家族的人來擔任比較重要的職務

,如果讓東漢皇族中有分量的人來擔任,難免會起叛亂之心。

而外戚還要依靠皇后來謀取他們的利益,而皇后又是唯一一個與東漢皇室有直接關係的人,故會依附於皇后,再者,外戚就算透過皇后擁有強大的權力,

也是名不正言不順,不能成事的,這樣皇后也可以放心地用人。

故而在東漢朝局中,外戚會擔任重要職務。世家子弟知道外戚掌握主要權力已成大勢所趨,為了之後在朝局中路好走點,權力能更大一點,多會與外戚建立聯姻關係。

比如竇太后臨朝竇憲舉薦沛郡桓氏之後桓鬱“令授經禁中”,鄧太后執政鄧鷺“闢楊震為椽”

,這些都是和外戚聯姻的世家所得到的政治上的好處。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不要看那些自詡“清流”計程車族和世家說什麼不屑與外戚聯姻,實際上最後還不是與外戚聯姻。比如“

趙岐,京兆陵人,娶扶風馬融兄女”“汝南袁魄妻者,撫風馬融之女也”

在這樣的情況下,外戚和大部分的世家是一條船上的,不會形成之前政治上世家統治,經濟上豪強的外戚統治的極端尖銳局面(兩者都想統治政治和經濟兩個領域,多會出現尖銳矛盾)。

現在兩者聯姻,建立起一定穩定關係,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針鋒相對,外戚和世家的關係可以改善很多,這與當時政治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而且還有可能會出現外戚和世家互相幫助以穩定朝局的現象。

比如鄧太后死後,安帝掌控朝政,因痛恨之前鄧太后遲遲不肯歸還朝政,於是想要殺掉鄧氏一族。是大司農朱寵光著身子躺在棺材裡,並且上奏皇帝,鄧氏一族有忠君報國之功,鄧家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像鄧鷺那樣的人,鄧氏一族應該得到福報的保佑。

由此可見,在當朝外戚失勢時,世家大族會盡自己的力量相幫,維護外戚的利益。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維護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不至於讓有心之人鑽了空子,比如宦官,並且外戚和世家良好的關係也有利於政治效率的提高,保證東漢王朝的穩定。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二、抑制外戚,把內省管理的井井有條

1、抑制外戚,以防對東漢王朝有不軌之心

其實,

在當時“干政”皇后也是防範著孃家人,一是因為自己是東漢皇族的人,二是因為如果外戚獲得過多的權力。

皇后就會成為沒有用的棋子,皇后會反過來成為外戚的依附,這一點有不少皇后是清楚的

,所以在給予外戚權力的同時,自己也留了一手,也就是抑制外戚的措施。

其中著名的就是漢明帝的馬皇后,這位皇后在歷史上被稱為“布衣皇后”,只因為經常穿粗糙一點的料子,認為這樣的料子易染色,可見這位皇后是很節儉的。

因為西漢外戚王莽篡權的教訓,漢明帝劉莊是很忌諱的,

在對待抑制外戚的這件事上,馬皇后和漢明帝的態度是一樣的。

在孃家人要求馬皇后在漢明帝身邊多說說,為馬家人謀取在朝廷上的利益,馬皇后當場拒絕(不得不說,這位皇后很聰明,孃家人不可能因為這個而不依附她,而在東漢皇室內部也盡到了一個皇后該有的職責),甚至在做官的這件事情上,官做得太大,馬皇后也會嚴厲阻止。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當初劉莊想要紀念一下當初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於是設立了“雲臺二十八將”,本來馬援作為一個為東漢江山南征北戰,馬革裹屍的將軍理應在“雲臺二十八將”之中。

但由於馬皇后因為自己的身份,故請求劉莊不要將自己的父親列入其中,因此在“雲臺二十八將”之中並沒有馬援。

後來漢明帝去世,孃家人又提出要求,請皇后為馬家人求取侯爵之位,皇后嚴詞厲絕,並且將之前獲得侯爵之位的馬氏人

逼得“退位歸第”。

“其外親,如有織介,則先見嚴惜之色,然後加譴其美車服。不軌法度者,便絕屬籍遣歸田裡”,“於是內外縱化被服如一諸家惶恐倍於永平時”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由此可見東漢“干政”皇后在抑制外戚也是很堅決,有利於維持朝堂上穩定的局面,不讓外戚進入,贏得了先帝老臣和士族的擁護,穩定政治秩序。

站在皇后自己的角度來說,其實也有利於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利益,不給外戚過分權力,使其必須要一直依靠自己,故在與外戚中贏得了主動權,

不至於像後來的梁皇后那樣,將全部權力交給哥哥,結果最後梁氏家族完了,自己也完了。

2、管理後庭井井有條

東漢皇后不僅要在幼帝成年之前打理朝政上的事情以外,還要盡好自己的本分——管理後省。

後漢書·皇后紀》注中載易家卜卦規定皇后的職責為“女正位乎內正家而天下定矣”,所以封建社會的禮教對當時的皇后提出“進賢才以輔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

的要求。這個要求在現在看來是很刻薄的,但在當時看來確實一個好皇后的標準。

明德馬後經常勸阻漢明帝不要過分流連於娛樂活動之中,要時常關注朝政,並且協助皇帝處理事務,以大局為重。

東漢時期,皇后“干政”有何作用?穩定朝政,抑制外戚

後來“諸貴人當徙居南宮,太后感析別之懷”,為了寬慰這些人,馬太后賞賜了很多東西,安定了後庭。

並且自己帶頭節儉,使得後宮諸人,民間百姓紛紛相仿,

淨化了社會風氣,故後來劉莊可以十分地信任這位妻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鄧後為了不因為自己破壞規矩,堅持不讓自己的母兄探病。可見東漢皇后在處理後庭,勸誡丈夫這方面十分盡責。

三、總結

東漢的皇后最初干政大多都是被迫,因為幼帝並沒有足夠的理政能力。

但後來的皇后干政逐漸成為外戚獲得權力的通道,使得朝政不安。

可是這並不能否認東漢的“干政”皇后曾經做出的種種貢獻,這些貢獻或多或少地都對東漢王朝起到了穩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後漢書》

2.《列女傳》

3.《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