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丘吉爾:一戰結束後,戰勝國的軟弱和愚蠢催生了二戰

丘吉爾是英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二戰中的表現可以說是拯救了歐洲,如果不是他率領著英國人在英吉利海峽頑抗到底,誓死不投降,這個二戰的結局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了。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丘吉爾用他振奮人心的演講鼓舞了無數的英國人。

丘吉爾:一戰結束後,戰勝國的軟弱和愚蠢催生了二戰

儘管丘吉爾在二戰的表現出色,但是丘吉爾認為,英國本來不需要這麼艱難的進行二戰,甚至二戰本身都是可以避免的,他有一本書叫《不需要的戰爭》寫的就是二戰前後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丘吉爾為什麼說二戰是可以避免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一戰之後,戰勝國的一系列舉動都顯得非常愚蠢和軟弱,正是這中軟弱導致了惡者的翻身。

丘吉爾:一戰結束後,戰勝國的軟弱和愚蠢催生了二戰

在一戰後,戰勝國沒有對戰敗國採取強硬的制裁,他們只是從德國拿走了大約10億英鎊的資產,而與此同時,英國和美國又給予了德國15億英鎊的貸款,也就是說德國多了5億英鎊來重新發展自己。然而,這不但沒有緩解雙方的矛盾,反而加大了彼此心裡的不滿,德國人很悲憤,因為自己的東西被拿走了,還要從英國美國那裡貸款,而英國美國也很不高興,我們借給你們錢,你們怎麼還怨恨我們呢?

丘吉爾:一戰結束後,戰勝國的軟弱和愚蠢催生了二戰

在一戰之後,戰勝國並沒有按照丘吉爾所設想的那樣,讓德國的軍備在30年內無法恢復,相反的,他們開始削弱自己的力量。1921年華盛頓會議,美國人提出削減軍備的方案,而且是從自己的身上動手,他們鑿沉了自己的軍艦,毀掉了自己的軍備。作為戰勝國的英國和美國太軟弱了,他們沒有強硬地要求德國無條件解除武裝,而是覺得只有他們先作為表率解除了武裝,才能要求戰敗國解除武裝,這看起來似乎是文明的,但是在叢林法則主宰的世界中,這隻能用軟弱和愚蠢來形容。

丘吉爾:一戰結束後,戰勝國的軟弱和愚蠢催生了二戰

而在二戰的端倪已經顯現的時候,很多國家在面對日本、德國、義大利的時候卻開始一次次的退縮,這種綏靖政策進一步主張了侵略者的野心,實際上促進而非遏制了二戰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