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公元前202年,經歷四年苦戰最終擊敗了宿敵項羽的漢王劉邦,在各位異姓王和功臣們的一致擁戴下,在定陶即位稱帝,開創漢帝國。

但是,這個皇帝是打折的——此時大漢直轄的領土,不過和戰國時代秦昭襄王后期的秦國差不多,關東絕大部分地區仍然掌握在異姓諸侯王手裡。如果劉邦想把這些諸侯國吞併,他們聯合對抗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劉邦影視形象。來源/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漢高祖劉邦時代:削藩後的郡國並行

許多人印象中,喜歡分封的是項羽,劉邦則大力推進郡縣制。其實,在楚漢戰爭中,劉邦才是大封諸侯的那一位,項羽卻極度小氣。

劉邦對合作的盟友從來都不吝加封甚至擴大封國。從劉邦重新佔領關中到擊敗項羽之間,他直接統治的範圍只是戰國末年秦國地盤,關東所有國家在被漢滅亡後都繼續存續,只是換了親漢的國王——

漢滅魏後,彭越擔任魏相,隨後接替魏豹成為魏王,魏國領土從西部戰國後期被秦國征服同化已久的地區,回到了被項羽吞併的戰國後期魏國核心地帶;

漢滅趙後劉邦老友、趙國老牌地頭蛇張耳成了趙王;

漢擊敗項羽臨時任命的韓王鄭昌後把韓國還給了韓國王族的韓王信;

漢滅齊後把齊國封給了大將韓信;

漢滅燕後把燕國封給了盧綰;

楚國體系內的九江王英布被項羽擊敗後領地被西楚直轄,劉邦又封英布為淮南王幫助他復國。甚至在項羽滅亡後,楚國仍然被改封給了齊王韓信。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表面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分封制維護者;反倒是項羽,除了在漢軍剛開始東進時,臨時封過一個韓王鄭昌幫他阻擋劉邦外,從沒有在新佔領區封過任何一個諸侯。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楚漢戰爭圖。來源/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當然,劉邦稱帝后也開始了他的削藩大業。從關中東出起到稱帝,劉邦唯一增加的直轄郡縣是魏王豹的領地。魏王豹被項羽空降到戰國初期魏國西部的領土,這裡已經被秦國佔領很久,許多方面受關中勢力的影響和輻射,魏王室在此地的影響力早就消散了。此外,韓國的位置非常特殊,幾乎在關中進出關東的咽喉要道上。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魏王豹(左)影視形象。來源/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表面上看劉邦並沒有在這裡設郡縣,而是封給韓王信,但韓王信沒有真當自己的封國去統治,而是以高階將領的身份在劉邦軍中服役,活躍於滎陽、成皋一線,還被項羽軍俘虜過。因此,他對韓國的控制力相當低。劉邦擊敗項羽、重新分封時,便把韓王信改封到北方抗匈奴前線去了,韓王國故地就這樣被納入中央政府的實際控制下。

劉邦削藩的關鍵一步是把整個齊地納入自己的管控中。他藉口讓韓信衣錦還鄉,把韓信從齊地改封到項羽的西楚地盤,讓同樣在齊地經營過一段日子的嫡系曹參輔佐劉肥做新的齊王。用這種方式,劉邦不露痕跡地取得了整個齊地的控制權。

從此,北方三晉、南方楚地發生叛亂,叛亂者都要面對關中和齊魯兩個方向的夾擊,中央政府獲得了顯著的地緣優勢。完成這一步之後,劉邦要求燕王臧荼覲見。對於臧荼來說,覲見很可能被扣押在中央政府,獲一個高虛銜養老,不去則屬於明顯抗命。猶豫之後,他選擇武力對抗,但很快失敗了,整個燕國也被納入劉邦嫡系盧綰的控制中。劉邦又用同樣的手段吞併了共尉的臨江國,這裡在戰國後期也被秦國吞併較早,此後被劉邦的漢政府直轄了。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盧綰影視形象。來源/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在此之後,劉邦又用陳平“遊雲夢澤之計”誘捕了韓信,把他的楚王廢掉,隨後將楚國領土封給自己的兩個親戚。等到齊、楚、燕三個國家的轄區封給自己絕對信任的人後,劉邦對其他異姓藩王的優勢已經是決定性的了。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劉邦對自己的意圖仍然隱藏得非常好。表面上看,各個諸侯被廢黜各有原因,有被屬下牽連的趙王張敖,也有自己不安起來叛亂的燕王盧綰,劉邦用最小的代價逐漸以家族成員取代原先的異姓王。等到這些諸侯國被劉邦重新分封給子弟時,發現自己孤零零的淮南國英布終於主動起來叛亂,也以失敗告終。

文景之治背後:步步為營,分化瓦解

劉邦看似把天下握在手中,但實際上他還是吸取了秦滅亡的教訓。他清楚自己是無力直接統治這麼廣大的領土。他竭盡所能,不過是把異姓王換成了同姓王。在劉邦統治的末年,漢朝事實上處於郡國並行的狀態。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漢初封建圖。來源/李默主編《中國二十四史帝王譜》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初新增的26個郡,有大約三分之二是在諸侯王國內。諸侯王國經常兼數郡之地,“吳王濞封有四郡五十餘城”。有人做過統計,漢初總計60郡,同姓九個諸侯王國和唯一僅存的異姓諸侯長沙國共有40餘郡,漢帝自領的郡只有15個。也就是說,即使在劉邦廢除了幾乎所有異姓諸侯國之後,他直轄的地區也只有整個漢朝的大約四分之一。

呂后執政時,關東這些劉姓封國是芒刺在背般的存在。呂后死後,當時的齊王劉襄公開打著反對呂氏的旗號起兵對抗中央政府。漢文帝入主長安後,最大的兩個心頭之患莫過於:曾經利用誅呂的機會滅絕了漢惠帝所有後裔、還聲稱這些小孩不是劉家血脈的功臣集團,這些人身在長安,可謂肘腋之患;另一個是關東同父異母的諸侯王及其後裔,其中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這一脈更為敏感。

漢惠帝劉盈是劉邦嫡長子,後代被功臣集團以匪夷所思的“非惠帝子”為藉口滅絕了。劉襄、劉章都是劉邦庶長子劉肥的兒子,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規則,他們在繼承順序上高於漢文帝。而且劉襄、劉章兄弟在誅呂之變中功勞最大,劉襄更被功臣集團答應事後擁立為帝。後來,功臣集團覺得代王劉恆比齊王更好控制,才毀約擁立了劉恆。

為了安撫劉襄,漢文帝將呂后時期所割出齊國的城陽、琅邪、濟南三郡復歸於齊國。但不久後,還很年輕的劉襄就蹊蹺死掉。劉襄死後,漢文帝劉恆使出了非常高明的一招:他藉口劉章在誅殺呂氏的過程中立下大功,把他從朱虛侯提升為諸侯王。最初劉恆曾允諾封劉章為趙王,前任趙王呂祿正是為劉章所殺。但劉恆隨後一直藉故拖延,只加封了兩千戶,直到現在封劉章為城陽王。

問題在於,城陽國在哪呢?山東半島南部的閭,最早是劉肥齊國領地,後來被呂后割走,去年剛由漢文帝還給劉襄。此外,漢文帝又把劉襄、劉章的另一個弟弟劉興居封為濟北王。漢文帝所做的“封賞”,其實是把哥哥的王國分割後分別封給弟弟和兒子。更神秘的是,在成為城陽王后第二年,年僅24歲的劉章也神秘去世了。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漢文帝影視形象。來源/電視劇《美人心計》劇照

濟北王劉興居對劉恆搶走自己哥哥劉襄的帝位一直深感不滿,而劉襄和劉章的神秘死亡或許也讓他頗為疑慮。當時,正好匈奴大舉入侵,漢文帝和丞相灌嬰都去了北方前線,劉興居趁機反叛。但劉興居不過一郡之地,叛亂很快失敗,濟北國也被廢除,變成了漢的郡縣。

繼劉襄為齊王的劉則死後無嗣,齊國一度國除,其領地都被漢文帝直轄,朝廷直轄的郡縣從劉邦末年的15個一度增加到24個。

但到漢文帝十六年

(公元前164年)

,也許是考慮到其他關東諸侯國的不滿,漢文帝下了一招妙棋:他將劉肥還在世的剩下六個兒子全部封王,其封地皆在齊國原來的封地境內,加上遷回城陽的劉章後代,劉肥時代的齊國被分割成七個國家,其中光臨淄郡就平分給兩個國家。表面上看,漢文帝照顧了劉肥所有的兒子,實際上這些小國再也不像呂后時代的齊國那樣能單獨對朝廷構成威脅了。

漢文帝時代還把淮南國一分為三,趙國也被漢文帝一分為二。這種循序漸進地削弱諸侯國、把諸侯國同長安朝廷之間矛盾轉化為諸侯國子弟之間矛盾的做法,很大程度是遵從了賈誼的建議,以很小的代價實現了自己的目的,可謂後世“推恩令”的預演。

到了漢景帝時代,晁錯顯然不如賈誼,更比不上漢高祖劉邦。劉邦削藩時操作渾然天成,彷彿只是一系列偶然事件。漢文帝時代用賈誼之策分化了幾個大國,也並沒遭受太多阻力。但到漢景帝時,他的謀主晁錯竟然直接高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的口號,直接下詔削減楚王、趙王等幾個主要諸侯王的土地以及人口。

最終,吳王劉濞為首的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起“七國之亂”。叛亂的雖然有七國諸侯,實力相當有限:七個國家中有四個來自齊國,加起來只有劉肥時代齊國一半左右的力量。吳、楚兩國是劉邦吞併韓信的楚國後所分,少了至關重要的淮南地。趙國也是經歷多次分割。這些諸侯王之間的臨時聯盟各懷鬼胎,協作程度有限。最終,在絕對實力碾壓下,漢景帝派出名將周亞夫平定了這次叛亂。

藉著平定七國之亂的餘威,漢景帝下令取消諸侯王的所有特權,裁減諸侯王的政治機構,降低了王國官職。曾有著獨立軍政體系的王國們,此時開始依附於中央,逐漸成為一種中央直接管理的地方行政機構。漢景帝中六年

(公元前144年)

,長安朝廷下面擁有的郡、國總數達到68個。

先出手大方、再慢慢收回:西漢初年的削藩操作有多穩?

影視劇中的漢景帝。來源/電視劇《漢武大帝》截圖

瓜熟蒂落的“推恩令”

所謂“推恩令”,就是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守統轄。

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諸侯國自然會被越分越小。現在的歷史教科書把“推恩令”歸功於主父偃,但這更是一種瓜熟蒂落的結果。真正想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絕妙主意,並以施恩的名義進行有效推廣的,是漢文帝的心腹幕僚賈誼。到漢武帝繼位時,因七國之亂的平定和漢景帝對諸侯王的限制,此時的關東諸侯國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和中央進行抗衡。縱然部分諸侯王心懷怨恨,也很難付諸武力對抗。

既然如此,又為何需要進一步削藩呢?此時的漢帝國,在北方將匈奴擊退回漠北,在西北開通了“絲綢之路”,在東北滅亡了衛氏朝鮮,在南方收服了東甌、南越。這些偉大功業背後,也意味著財政上的巨大開支。

如果漢朝只有15個郡,或者一半的郡,財政上是不夠的。另外,西漢初年郡國並行制下,長安朝廷曾允許地方諸侯私鑄貨幣。一時間各地幣種繁多,貨幣體系混亂。如文帝時“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於是“盜鑄如雲而起,棄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文景時期貨幣制度混亂、物價上漲,得益的只是那些擁有礦山和鑄幣能力的貴族、豪強。《史記·平準書》記載:“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諸侯國王們賺得盆滿缽滿。除了收回鑄幣權、嚴厲打擊私人鑄幣外,透過“推恩令”在內的各種方式進一步打擊、削弱各王國,也讓西漢朝廷獲得了極大的財政補充。

以淮南王劉安謀反一案為例,被族誅的數千戶基本都是當地有地位有影響的大戶,財產自然被漢朝廷沒收,成為幾年後衛青、霍去病漠北之戰的軍費。元鼎五年

(公元前112年)

,朝廷以諸侯所獻助祭的貢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藉口,一次性對106位諸侯進行奪爵。這裡既有劉姓諸侯王的後代,也有西漢開國功臣的後裔們,所有列侯一下子有半數被奪走了爵位。

漢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漢王朝全境郡國數量達109個,

其中郡91個,王國18個

,為西漢一代郡國最高數。此時的王國本質上和郡縣也沒多少區別了。

透過對這些已對長安毫無威脅的王國進一步削弱和控制,西漢王朝成為更加穩固的整體。諸侯王退出歷史舞臺後,中央政府對地方上的統治越來越需要依靠當地豪族的合作。諸侯王空出的位置也被他們逐漸填補,到東漢時,關東地區的豪強大族們已經成為朝堂的實際控制者,並最終導致了漢帝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