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從前有這樣一對兄弟,他們同是一個國家的王子,也都身處異鄉,一天,國內突然爆發叛亂,國君被殺,於是兩位王子誰先回到國都,誰就能成為新的國君。

而這位刺客就是其中一位王子的心腹,他前去刺殺另一位王子失敗,被俘後卻予以重用,最終成就霸業。聽起來有點像古裝電視劇的橋段,但這是真實的歷史。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圖片來源網路

這對兄弟就是二哥公子糾與弟弟小白,你不要誤會,不是你印象裡的網路流行語——小白,而是他的真名就叫小白,他的另一個稱呼你一定熟悉,他就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那位刺客就是管仲。

故事要從公元前685年說起,那一年的小白還是個真小白,齊國的主人還是小白的大哥齊襄公。齊襄公是一個喪失人倫的衣冠禽獸,把齊國搞得一塌糊塗,為了避難,小白的二哥公子糾與心腹管仲投奔了魯國,而小白則和心腹鮑叔牙投奔莒國。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圖片來源網路

不久,國內政變,齊襄公被殺。小白和公子糾得知訊息後,分別由所居的國家派遣軍隊護送回國,兩兄弟誰先到家,誰就能成為下一任國君。

魯國一面發兵護送公子糾回國,一面派管仲前去刺殺小白,管仲見到小白後假裝恭順,上前拜見,趁小白不注意,突發冷箭,直向小白心窩射去,小白大叫一聲“哎呀我去!”從車上栽倒下來。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於是魯國慢慢悠悠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達齊國。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一箭之仇,圖片來源網路

但他們不知道,小白不是傻白,箭射中了他的帶鉤,他只是假裝倒地而死,而且早已抄小路日夜兼程地趕回齊國,被立為國君,成為了齊桓公。

這就是著名的一箭之仇,但後世對待一箭之仇的態度彷彿是非報不可的,相比之下,小白心胸就開闊多了。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圖片來源網路

小白即位以後,要封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極力推薦管仲,說:“哥呀,管仲之才,勝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圖,非管仲莫屬。”小白也深知管仲是曠世奇才,又見鮑叔牙竭誠推薦,於是決定捐棄前嫌,重用了這個刺殺自己的刺客。管仲深受感動,從此他盡心輔佐小白,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結果齊國大治,國力大增。

管仲不光治國能力強,談判也是個高手。公元前681年,齊桓公攻打魯國,魯國派大將曹沫出戰,三戰全敗,魯莊公請求割讓城池平息戰爭,於是兩國在柯地會盟。會上曹沫不知是真愛國還是想挽回面子,突然拔出寶劍,架到了齊桓公大動脈上,喊道“你們別過來啊,再過來我就殺了他”。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圖片來源網路

眾人大亂,就連魯莊王都滿臉問號,但冷靜的管仲則正色道“兄弟,有話好好說,要錢給錢,要地給地,只要你別傷害人質!”

最終小白同意將之前曹沫戰敗輸給自己的土地,全數還給魯國。

曹沫放下刀後跟沒事人一樣地回到座位去了,小白頓時心態爆炸“這麼欺負我,我能忍嗎?”想要殺了曹沫,違背許諾,但是管仲又苦口婆心地勸他“切莫背信棄義,丟了西瓜揀芝麻”。於是小白遵守承諾把土地還給了魯國。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圖片來源網路

此事後來傳揚出去,小白因為言而有信,一夜“爆紅全網”,很多小國主動與齊國求和,願意與之聯盟,因此奠定了小白的春秋霸主地位,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小白(好像這時候叫老白更合適)去請教未來之路,管仲叮囑小白遠離他最寵愛的三個小人。但管仲死後,小白不顧告誡,重用此三人,齊國開始走向衰敗。以至於後來小白病死的時候,齊國已是一片混亂,他的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直到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小白收殮。

為何一個行刺失敗的刺客,會被後人稱頌:得此人者可得天下?

圖片來源網路

回顧小白的一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似乎一樣也沒有做到。他只是碰巧生在帝王世家,幸運地繼承了王位,碰巧有鮑叔牙和管仲,小白之所以能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十分有九分都是管仲的功勞。而小白一生中所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重用並信任了這個曾經差點殺了自己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