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距今一萬年左右,陽原泥河灣虎頭梁人學會了製造加工毛皮的骨錐和骨針,將獵取到的各種野獸皮毛縫製成衣服,抵禦嚴寒,擺脫了赤身露體的狀態,開始了穿著獸皮的歷史。他們還利用這些工具縫綴動物毛皮、動物牙齒、貝殼和羽毛等裝飾品,穿戴起來更為舒適合體和美觀。

現今陽原境內的大鹽廠、小鹽廠、鹼溝、鹼窪、鹽疙瘩等古老村落,仍留有當初毛皮加工的遺蹟。這應是中國最早的毛皮加工作坊,當時從事毛皮加工的先民則是中國最早的“毛毛匠”,也開啟了中國碎皮加工歷史的序幕。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據甲骨文等文獻記載,商代已有皮革、制裘等各種手工業部門;周朝則設有“金、玉、皮、工、石”五種官職管理日常生活用品生產;春秋戰國時期是“毛毛匠”的成熟時期,當時的“攻皮之工”已有“裘”等五個工種。

陽原地處漢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交匯之處,是我國最早有建制的區域,其時,陽原毛皮製作已具相當規模,毛毛匠的技藝已相當精湛。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封其長子趙章為代郡安陽邑君,負責管轄代地(含今陽原一帶)。胡服騎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代地毛皮產業的發展,陽原“毛毛匠”的技藝又為代地胡服騎射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元前119年,西漢大將霍去病奉漢武帝之命,從代郡出兵,率五萬多東路軍將士征討匈奴,他們身著陽原“毛毛匠”親手縫製的毛皮戰袍,深入大漠兩千裡,直達瀚海方收兵凱旋。

從此,陽原毛毛匠的技藝便隨著霍去病的戰功而揚名。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北魏太和二年和太和三年(公元478年與公元479年)初春,孝文帝拓拔元宏與太皇太后身著輕裘,先後兩次從帝都大同到陽原溫泉行宮沐浴。期間,孝文帝接見了蠕蠕國使臣比拔,並把其朝貢的產於蒙古高原的珍貴毛皮,交由陽原“毛毛匠”為宮廷製作裘衣。

元代是陽原“毛毛匠”規模化發展的鼎盛時期,陽原呈現出數千戶工匠從事毛皮加工、毛紡生產和宮廷製衣的場面。朝廷在弘州(陽原)設立了隸屬工部的“弘州人匠提舉司”以及所屬專門為朝廷生產毛織品的“納石矢局”、“毛緞局”;還設立了隸屬徽政院和儲政院的專門為宮廷后妃製作衣服的“弘州衣錦局”以及“弘州納石矢局”。其時“收天下童男女及工匠”、“西域織錦綺紋工”及“汴京毛褐工”皆分隸弘州。元世祖時,弘州匠官以新制作的兔毛織錦進獻皇帝,被破格提升為弘州知州。

清末民初時期,陽原“毛毛匠”湧入張家口謀生創業,成就了北方皮都張家口的輝煌,也成就了這一時期毛皮產業的繁榮。張家口歷任“張垣皮毛公會”、“皮裘同業公會”的理事長、會長都是陽原人。當時,張家口有字號的大型皮坊有一半為陽原人所開。

有關資料顯示,在當時張家口從事毛皮業的3萬多“毛毛匠”中,大半是陽原人。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張庫大道”開通後,陽原縣有1萬多人遠離故土,到烏蘭巴托和俄羅斯恰克圖一帶謀生,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毛毛匠”。這些人逐步在烏蘭巴托定居下來,並大多集中在一條街上,形成了 著名的“陽原街”。

民國後期,張庫大道停用。陽原“毛毛匠”向北京、天津等地延伸發展。新中國成立後,陽原“毛毛匠”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在生產製作毛皮製品時,技藝日益精進,工藝也爐火純青。經過數千年的傳承,“毛毛匠”把古老、獨特的皮毛加工技術不斷髮揚光大。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祖先已懂得縫紉的原理,將獵取到的各種野獸皮毛縫製成衣服,開始了穿著獸皮的歷史,到今天合理利用皮毛,用下腳料變廢為寶,用碎皮加工製作服裝和生活用品。

這門體現著勞動人民智慧、傳承至今的皮毛加工技術有了自己的名字——“陽原碎皮加工技藝”,成為張家口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陽原毛毛匠與碎皮加工技藝之間的故事

縱觀東方人類二百多萬年的進化史,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再到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以及進入文明時代以來,陽原不僅經歷了東方人類起源進化、發展的全部歷史,而且見證了中國毛皮起源、發展、創新的全過程。

陽原有中國毛皮文化最久遠的起源,有毛皮文化最完整的歷史資訊及毛皮藝人最系統的傳承技藝,陽原“毛毛匠”在毛皮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跡。

編輯:韓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