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大臣為吃肉而受苦,乾隆帝簡單一招,讓大臣感恩戴德

你給的不是我想要的,哪怕吃肉都是痛苦的。清朝大臣因為吃肉遭的罪,讓我們後人難以想象。

清朝大臣為吃肉而受苦,乾隆帝簡單一招,讓大臣感恩戴德

中國古代,歷來有分食“祚肉”的禮儀。從春秋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有皇帝或者國君賞賜大臣吃“祚肉”的事情。所謂“祚肉”,就是祭祀祖先的肉。擺供之後,肉不能浪費,必須要撤下來,由身份高貴的人分食。只是在清朝以前,大多是讓大臣“祚肉”拿回家去自己烹飪。比如《漢書。東方朔傳》就曾記載,東方朔“朔獨拔劍割肉……即懷肉去”。至於到家之後,這個肉是煮是烤還是清蒸,全憑大臣自己做主。而且按照《周禮》的規定,祚肉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有時候是牛,有時候是羊,有時候是豬。

清朝大臣為吃肉而受苦,乾隆帝簡單一招,讓大臣感恩戴德

可到了清朝時候,這種禮儀卻變了味道。

清朝皇帝在每年祭祀的時候,使用的“祚肉”基本上都是豬肉。而且,這種“祚肉”在撤下來之後,是要透過烹飪之後,現場讓皇帝、后妃和大臣吃的。

這本來沒什麼。只要御膳房大臣好好做,將肉做得骨酥肉爛、香氣四溢,那吃起來也是一種享受。可是,偏偏清朝皇帝重於形式,把肉做得難以下嚥。清朝起於關外,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對“祚肉”的烹飪只能使用一種方式:白水煮!而且,這種煮制是不加任何佐料的。不但花椒大料、桂皮香葉不放,連最起碼的鹽都不放。由於祚肉大多選用豬前肘,所以這種白水煮肉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哈爾巴子”。

如今,哈爾巴子很多地方都能吃到,大多是烤制的,佐料下得很重。吃起來,自然是香氣四溢。但是純粹拿白水煮出來的,卻是又腥又膩,而且通常還煮不爛,那真的難以下嚥。所以每次吃的時候,不管是對皇帝還是對大臣,都是一種考驗。

清朝大臣為吃肉而受苦,乾隆帝簡單一招,讓大臣感恩戴德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整個大肘子,本來重量就不小。再加上沒有任何滋味,吃起來將是何等的煎熬。不吃行不行?不行。不吃,就代表著你“忘本”,輕則遭到斥責,重則丟官罷職。如果實在吃得受不了,嘔吐了行不行?也不行,嘔吐意味著“失儀”,同樣也是大罪。這種禮儀在清朝初年,尤其嚴厲。這一時期,根本沒人敢拿著肉走出宮門,更別提出去扔了。

為了對付這一口肉,大臣們想了不少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在袖子裡藏一張抹了鹽的江米紙。吃肉的時候,用江米紙裹著吃,既能解膩,又能加上一點味道。這樣,這塊肉就稍微的好吃了一點。但是,這種做法相當於“作弊”,一旦被發現,等著的還是殘酷的懲罰。

當然,也有人享受這一過程。清朝大才子紀曉嵐,不但喜歡吃肉,還特別喜歡吃這種沒啥味道的白水煮肉。當時不少膽大的大臣,暗地裡都讓紀曉嵐代勞。但紀曉嵐自己一人,又能吃多少?所以大部分肉,還是要靠大臣們自己消化。

清朝大臣為吃肉而受苦,乾隆帝簡單一招,讓大臣感恩戴德

其實,作為皇帝自己,也知道這種肉不好吃。平時他們吃的山珍海味,都是御膳房的名廚所做,滋味或濃郁或鮮美,各佔勝場。誰又能咽得下這種白不呲咧的“祚肉”呢。所以在他們吃的時候,桌上都是有佐料的。通常有鹽,有醬,甚至還有韭菜花。從這方面不難看出,清朝皇帝還真是不和大臣“有難同當”。幸好在乾隆的中後期,皇帝開始“體諒”大臣,允許他們打包。這難為了多少代大臣的吃“祚肉”典禮,才算有了些人情味。當然,此時大臣們打了包,還是不會出門就扔掉的,起碼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清朝大臣為吃肉而受苦,乾隆帝簡單一招,讓大臣感恩戴德

有人說,清朝“祚肉”制度的消亡,讓他們忘了本,這才釀成了後來清朝末年的喪權辱國。其實,我倒覺得不用這麼理解。“祚肉”制度,恰恰反映了清朝皇帝的呆板和雙規。乾隆皇帝改革了它,還算是體現了一點人情味。只可惜,他們的呆板並沒有因此而好轉。清朝皇帝學了一點中華文化的皮毛,抓住一些糟粕死不撒手,而且還不懂得親民,落一個山河破碎的下場,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