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晚清修頤和園,內務府狂貪二百萬兩白銀,光緒皇帝為啥不管

二十多年前,徐崢主演過一個叫《滿漢全席》的古裝劇,講的是一代廚神成長,但這個電視劇意外揭露了一個啼笑皆非的現象:內務府狂黑國庫的銀子。

劇中男主進入御膳房工作(實習+偷師)發現了一個現象,皇宮裡菜品採購價貴的離譜,一車菜居然160兩!

一百六十兩啥概念?一個一品官的俸祿不過180兩。

晚清修頤和園,內務府狂貪二百萬兩白銀,光緒皇帝為啥不管

這遠遠高於市場價,而且他向上反應但是上面沒人搭理他。

那麼電視劇裡這種現象真的存在嗎?到底是不是編劇自己的主觀創作呢?還真不是。

晚清修頤和園,內務府狂貪二百萬兩白銀,光緒皇帝為啥不管

一、被內務府騙慘的道光皇帝

因為在清朝內務府確實存在虛報瞞報的現象,比如在清朝皇帝中道光皇帝以節儉著稱,吃飯簡單穿衣服打補丁。但是錢沒有省多少,而且道光皇帝吃飯,消耗的白銀並不少,反而多得嚇人。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這樣說:

據說道光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比較儉樸的。有一天他曾問某大臣說:“在早晨上朝之前,你在家裡都吃些什麼東西?”大臣回答說:“很簡單,只不過吃幾個雞子而已。”道光聽了大吃一驚地說:“吃雞子還說簡單?”後來才知道,在宮中當時的公定價格一個雞子是需要幾兩銀子,所以道光的吃驚,也不能算是“小氣”的。

關於這件事的可靠性那是溥儀自己說的,但是能傳到他的耳朵裡說明已經流傳的非常廣了。

無獨有偶李寶嘉的《南亭筆記》也稱,光緒帝早餐吃四個雞蛋,御膳房的開價是三十四兩銀子,平均每個雞蛋耗銀八兩半。

當時一個雞蛋不過幾文錢一個,而一兩銀子差不多可以買幾百個。這個橋段被按到了電影《甲午大海戰》上。

那麼內務府為啥那麼腐敗呢?

先說下內務府是幹什麼的,顧名思義內務府是為皇室生活服務的。

諸如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

內務府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

七司即廣儲司、都虞司、掌儀司、會計司、營造司、慶豐司、慎刑司,它是內務府的直屬機構。

三院包括上駟院、武備院、奉宸苑,三院是內務府的統轄機構。

這涉及業務的非常廣,而且不少在今天看起來依然是屬於油水多的部門。比如營造司、廣儲司等。

所以在採購和報價上,往往會有貓膩。除此以外還有經費管理所,經常出現虧空。

如下表,從咸豐七年到同治十一年大多存在借銀的情況。而且在有幾十萬兩添撥的情況下,還存在借銀幾十萬甚至百萬兩、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不得而知。

晚清修頤和園,內務府狂貪二百萬兩白銀,光緒皇帝為啥不管

當時許多人對內務府都頗有微詞,不少活動中存在虛報現象,然後多報的部分被瓜分。

像道光帝就像溥儀說的很節儉,但是也被忽悠,就像傳聞中說的打個補丁都花了不少錢:

宣宗(道光帝)天性儉樸,所御套褲當膝處穿……飭人補之,然內務府開銷補價,凡用寧綢數十匹,共價四百金。

還有同治帝大婚,需用大櫃四具,結果司員開價至六萬兩。這是什麼櫃子六萬兩?

二、建頤和院狂貪二百萬兩白銀

頤和園的修建,內務府狂刷了一把慈禧太后的智商稅。

修園子,被人認為是導致甲午海戰失敗的重大原因。

當時傳言頤和園工程已費至二千萬金,國庫錢不夠用,於是挪用了海軍建設經費。

但是根據當時的人會議,實際撥付到工程建設的銀子只有六百萬。

晚清修頤和園,內務府狂貪二百萬兩白銀,光緒皇帝為啥不管

根據萬壽山(清漪園)自乾隆十五年(1750) 興修起至二十九年(1764)的修建領用錢款記錄:通共領收過銀五百六十九萬五千六百三十九兩六錢八分五釐。

萬壽山修建工程用過銀四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七十二兩三錢四分六釐,內除各項木植舊料抵銀四十九萬四千五百二十兩三錢九分三釐,實淨銷銀四百四十萬二千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五分三釐,共計五十六個專案。

也就是說頤和園前身修建領用才569萬兩多一點,實際工程不到500萬兩。

而頤和園呢?

在2012年,吳琛、張龍、王其亨透過進一步整理頤和園相關《做法錢糧底冊》和《工料銀兩細冊》認為,頤和園重修工程未開列工程經費專案總造價應不少於3316657。401兩白銀,加上已開列的3720546。901兩白銀,頤和園重修工程總經費應不少於703萬兩白銀。

當然還有認為更多的,2013年,陳先松在《歷史研究》發表《修建頤和園挪用“海防經費”史料解讀》,頤和園工程經費約為814多萬兩,出自海軍衙門經費737萬兩、總理衙門經費77萬兩。

除本為頤和園工程而籌的‘海軍鉅款’息銀32萬兩外,屬於‘挪用’性質的海軍衙門經費數額約705萬兩。

戚其章在《頤和園工程與北洋海軍》考證認為清政府用於頤和園工程的經費為庫平銀1100多萬兩。

就按最低估算數目,內務府修一個園子,按500萬兩標準算,貪了200多萬兩,水分高達40%!!

三、為啥內務府膽子這麼大

內務府的貪,時人都很憤慨。

《清稗類鈔》還記載:“內務府經手尤不可信,到工者幾才十之一,而奉內監者幾至十之六七。戊戌,因皇上將至津閱操,南苑亦預備大閱,造營房若干,報銷一百六十萬,而李蓮英得七十萬。”

關於內務府官員油水多,鄧友梅先生的小說《那五》裡兩句話謔稱:“房新樹小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

關於內務府中飽、舞弊的事,溥儀作為親身經歷者,在他自己的回憶錄裡提,內務府每年開支驚人,即使四百萬元的優待費全部照付,也會人不敷出。

還提過他的岳父榮源經手的一次抵押。

抵押合同日期是民國十三年五月三十一日(1924年),簽字人是內務府紹英、耆齡、榮源和北京鹽業銀行經理嶽乾齋,抵押品是金編鐘、金冊、金寶和其他金器,抵押款數八十萬元,期限一年,月息一分。

合同內規定,四十萬元由十六個金鐘(共重十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兩)做押品,另四十萬元的押品則是:八個皇太后和五個皇后的金寶十個,金冊十三個,以及金寶箱、金印池、金寶塔、金盤、金壺等,計重一萬零九百六十九兩七錢九分六釐,不足十成的金器三十六件,計重八百八十三兩八錢,另加上嵌鑲珍珠一千九百五十二顆,寶石一百八十四塊,瑪瑙碗等珍品四十五件。

按溥儀的說法只這後一筆的四十萬元抵押來說,就等於是把金寶金冊等十成金的物件當做荒金折賣,其餘的則完全白送。這樣的抵押和變價,每年總要有好幾宗,特別是逢年過節需要開銷的時候。一到這時候,報上就會出現秘聞訊息,也必有內務府闢謠或解釋的宣告。

關於變賣合同記載於民國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北京《京報》,關於事先的傳聞和內務府與榮源的宣告,民國十三年年底的《京報》也有記錄。

這裡面有多少國寶被內務府倒賣,內務府撈了多少油水溥儀自己都不知道。

內務府腐敗皇帝不知道嗎?

光緒皇帝曾經想查抄內務府官員慶寬的家。而負責抄家的福錕是慶寬的好友,一接到查抄慶寬的旨意,他就偷偷將這個訊息傳到了慶寬那裡。

而慶寬得知查抄的訊息,馬上做了處置,在查抄之前,他已經安排將家中的銀券、契約、細軟等物件,派人偷偷從後門運出了,最後也沒查到啥。

這已經很明顯了。因為已經形成利益鏈所,以內務府的腐敗,最終直到清朝滅亡還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