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提起明成祖時期的鄭和下西洋,那可是古代航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405年至1424年,鄭和6次作為大明朝使臣南下西洋。鄭和將大明國威散佈各國,並將沿途所見所聞編纂成書,徹底打開了中國與南洋之間的貿易往來,可謂是大功一件。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期,曾經“下令片板不得下海”。海禁直到1840年,才被英國人徹底廢除,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實行海禁?明令禁止不許大船出海的情況下,鄭和又怎麼能去西洋呢?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筆者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明朝海禁令的基本內容。我國自古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古時由於船運輸業並不發達,再加之古人較為迷信,所以,大部分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對於海洋的需求並不是太大。說句不好聽的話,如今的廈門,廣東珠海等地在古時,都被稱之為蠻荒之地。除了鼎盛時期的王國,需要派遣使節出海揚我國威之外,基本上老祖宗還是靠著一畝三分地來吃飯,因此農業生產是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元朝之前,海上基本上沒有貿易往來,雖宋朝多次派遣使船出海,將我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送往海外。可到了明朝時期,民間走私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海上的海盜武裝較為猖獗,我國南方沿海以及其他西洋小國,壟斷海上貿易。加之海上氣候難測,古時又沒有如今的GPS導航技術。因此宋朝之後,海上貿易已是可有可無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的第3年,也就是1370年。他下令撤銷歷朝歷代,專門負責海上貿易的碼頭機構。直到1394年,朱元璋徹底取消海上貿易,禁止中國人下海通番。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不過老朱並沒有一杆子打翻所有,他還是允許外國人乘坐本國船隻,來到大明朝進行學習和觀摩。朱元璋實行海禁,關鍵還是要維護自己的統治,民間也流傳“片板不得下海”,一旦被官差知道有人私自下海,後果將會十分嚴重。朱元璋實行這個海禁國令,主要還是打擊私人海上貿易。古時皇帝怕那些有權有勢之人,透過坐船到海外及其它小國,籠絡當地勢力形成一股不小的武裝力量,會容易妨礙自己的統治。說到底還是閉關鎖國,以及較為小農意識作祟。可為何朱元璋實行明朝海禁之後,成祖朱棣還能讓鄭和下西洋呢?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其實鄭和下西洋是個特例,朱元璋時期,明太祖積極與周邊藩國遞交幫結關係。但是受制於靖難之役的影響,朱元璋透過海上,聯絡其他小國的願望被暫時擱淺。朱棣奪得大統之後,他也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鄭和下西洋之前,朱棣就於1403年,派遣其他使臣出使諸多南洋小國。等到兩年之後,明朝已徹底走向正軌,農業、手工業還有其他方面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朱棣也希望透過大規模的下西洋,與其他小國形成和平外交的模式。同時朱棣也可以透過此舉,獲得詳細的海上路線圖。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因此鄭和下西洋,是有多種方面的好處。第一點,大明朝可以清楚的瞭解,諸多小國的生活背景,及當地的特產。同時可以得知,我國周邊海域的一些具體情況。最後也能透過與其他小國必屬盟友關係,使大明朝“進可攻,退可守”。鄭和下西洋乃是大明朝最高統治者的意思,自然明朝海禁令,也就無從談起了。

既然朱元璋下令“海禁”,鄭和怎麼下西洋呢?其中有何隱情嗎

其中坊間還傳聞,朱棣之所以會讓鄭和多次下西洋,關鍵他還是想找到自己侄兒建文帝下落。當然這些都是民間野史,並不能當作正統資料參考。因此朱元璋實行的海禁令,也是有特殊情況出現的。不僅鄭和下西洋。到了隆慶時期,大明朝也短暫開放了港口,這些都是根據每個階段,各個統治者的不同需求,從而對海禁產生了一些鬆動。畢竟“規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

參考文獻: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