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空間裡的中國:地理總志|國史的三重維度

編者按

歷史要怎麼讀?中國有著悠久而深厚的史學傳統,不同史書型別為我們讀史提供了多重維度。雙十一大促正是入手這些大部頭的好時機,我們邀請中華書局歷史編輯室撰寫專文,為廣大史學愛好者奉上盛宴,帶領讀者從時間、空間、故事三重維度讀國史。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為《時間裡的中國:通鑑家族 | 國史的三重維度》,期待您的持續關注!

歷史的發生離不開時間、空間與人這三個要素。地理志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史書型別,為我們瞭解古代中國,提供了空間維度的參考。

古人認為大地上的山川溝渠,各有條理,所以稱“地理”。人們要貫通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所以自古就有編寫地理志的傳統,最早有《禹貢》《山海經》,漢晉時期出現了《畿服志》等專書,《漢書》以下正史中多有《地理志》。

空間裡的中國:地理總志|國史的三重維度

《禹貢》和《山海經》還有理想和神話的成分,後來的地誌專書則更多是出於實用的需求。隋唐時代,中央要求地方政府上報風俗物產地圖,並據此撰修當朝的地理總志,為皇帝治理國家提供參考。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地理總志是唐代《括地誌》。唐初統一全國後,普查經濟人口,編制了《貞觀十三年大簿》,以此為基礎,唐太宗第四子李泰組織人手,遍查內府的圖經典籍,又派遣使者分道諸州,查閱地方圖經、志書,花費五年時間撰成了《括地誌》500卷。

《括地誌》全面記錄了唐朝全盛時期的疆域範圍、行政區劃、政區沿革、山嶽形勝、風俗物產、古蹟、人物等,為後來的地理總志類圖書奠定了基礎。

雖然《括地誌》在南宋時亡佚了,但因唐宋人經常引用此書解釋古地名,尤其以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述最多。清代乾嘉學者開始做《括地誌》輯佚工作,後來賀次君先生在點校《史記》的過程中,從《史記正義》中系統輯錄《括地誌》佚文,編成了《括地誌輯校》,讓我們可以瞭解唐代第一部全國性地理總志的部分面貌。

《括地誌輯校》

唐代的另一部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則有幸流傳至今。“元和”是唐憲宗的年號,這部地理書成書於唐憲宗元和八年(813),由當時的宰相李吉甫主持編纂,反映了唐代中後期的情況。它的特點是圖志合一,以唐代的十道四十七鎮為基礎,每鎮一圖一志,分鎮記載府州縣的情況。但“圖”在北宋時已經亡佚,故又稱《元和郡縣誌》。

《元和郡縣圖志》全書40卷,篇幅比《括地誌》小很多,但更利於流傳,儲存了大量豐富的歷史資料,對全國各地的地理沿革、山川、物產都有簡要敘述,它的體例影響了後代的地理志,被盛讚為開我國地理總志之先河。

它的內容也為後代的地理志奠定了基礎,因為地理書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是記錄地理沿革,同一個地方在不同時期是什麼行政建置,前代的資訊是不斷累積的,而山川、物產、風俗等更不會輕易變化。所以後世再編地理志的時候,可以沿襲前朝的基礎資訊,補充本朝的新變化。

《元和郡縣圖志》

宋代有兩部官修地理總志。一部是《太平寰宇記》,“太平”指太宗年號太平興國(976—984),“寰宇”則是天下、國家全境的意思,記述的範圍除了十三道,還包括實際控制權在契丹的幽雲十六州,以及“四夷”各國。

《太平寰宇記》說是官修,其實是樂史個人寫成,進呈皇帝后獲得官方認定。他是在《元和郡縣誌》的基礎上,增補其他書和當朝的新資料。《太平寰宇記》在體例上沿襲唐代總志,又有所創新,增加風俗、姓氏、人物等門,以人文結合地理,為後世的方誌所仿效。

空間裡的中國:地理總志|國史的三重維度

《太平寰宇記》

另一部是是宋神宗時期的《元豐九域志》。“元豐”是神宗年號(1078—1085);“九域”即“九州”,指代全國。這部書反映北宋中期的地理情況和行政區劃,比《太平寰宇記》文省事增。

《元豐九域志》

可以看到古人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地理書進行更新,以適應新的需要,不是以一部書作為定本。

與“寰宇”“九域”相比,到了南宋,江山只剩半壁,這一時期出現了兩部私撰地理書。這兩部書記述的範圍只有南宋的統治區域,不包括中原和北方地區,體例上也與前幾部總志有別,“名為地記,實則類書”,算是一個變奏。

王象之的《輿地紀勝》,略於沿革而詳於人文內容,尤其注重收錄人物、碑記、詩文資料,還列出各州府所在地的各種稱謂,以便賦詩作文時引用。此書在體裁上的調整,比如細分景物、古蹟、官吏、人物、仙釋、碑記、詩、四六(駢文)等門,對後來元明清三代總志的修撰有很大影響。

空間裡的中國:地理總志|國史的三重維度

《輿地紀勝》

後來祝穆、祝洙父子模仿《輿地紀勝》的體例作《方輿勝覽》,更是處處體現出多詩文記序及駢文用語的特點。

《方輿勝覽》

元明清重新實現大一統,版圖也達到了歷代之盛。元代廣泛蒐集地方圖志,編修《大一統誌》,展示王朝“疆理無外之大”,明清兩代沿襲此例。各級行政區劃纂修地方誌也成為定製,一省之志稱通志或總志,其下有府、州、縣三級志。明清的一統志就是在彙集各級方誌的基礎上編修的。

“清代三大奇書”之一《讀史方輿紀要》,與前代的官修地理總志和南宋私修總志的體例都不同,獨具一格,被譽為“千古絕作”。作者顧祖禹是明末清初人,有感於亡國之痛而著此書。他認為明朝亡國的關鍵在於對邊防形勢瞭解不足,防禦不當,因而特別關注山川險易及古今戰守成敗之跡。

《讀史方輿紀要》是我國古代關於沿革地理尤其是軍事地理的總結性著作。全書130卷,分歷代州郡形勢、各直省分卷、川瀆異同、分野,另附輿圖4卷,詳盡講述四千年來的行政區劃沿革,重要河流變遷等,集河渠、邊防、食貨、都邑、方誌為一體,圖文並茂,兼及海內外。

其中《歷代州域形勢》和各省山川險要總論,幾乎每篇都是甚有價值的軍事地理論文。比如《北直方輿紀要序》,詳細論證了北直隸(今北京、河北)的戰略地位,認為明朝在都城選址上不夠明智,北京的地勢不利於守備,故自唐末以來河北多亂。最後提出了關於建都的著名論斷:漢唐都城所在的關中才是最佳選擇。

空間裡的中國:地理總志|國史的三重維度

《讀史方輿紀要》(中華國學文庫)

空間裡的中國:地理總志|國史的三重維度

《讀史方輿紀要》

類似的精彩論述不勝列舉。梁啟超譽之為“極有別裁之軍事地理”,至今被許多軍事愛好者奉為至寶。

透過這些古代的地理書,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是如何認識腳下這片土地的。而對於今人來說,地理志不僅是研究歷史的鑰匙,也可以是旅行訪古的指南。中華書局的“中國古代地理總志”系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從地理空間瞭解中國傳統政治與文化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