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司馬懿只不過“陰養”了三千死士,就成功奪權,什麼死士這麼強?

司馬懿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而他之所以能奪了曹魏的江山,說到底就是1個字:忍。

曹丕稱帝之後,因為兩人的關係好,司馬懿忠心輔佐曹丕,曹丕也很信任和倚重他,司馬懿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曹丕去世後,囑咐司馬懿好生輔佐曹叡。可惜曹叡福氣不夠,沒在位幾年就去世了,曹叡死後,曹芳繼位,曹叡臨死前,讓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輔政。

司馬懿只不過“陰養”了三千死士,就成功奪權,什麼死士這麼強?

曹芳年齡小,尚無能力處理政事,曹爽想要自己一人獨大,將朝堂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裡,司馬懿在他眼裡就是個擋路石。因此曹爽借曹氏宗族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掌握要樞,就以虛位把司馬懿的權利架空。此後,司馬懿為求自保,只得裝病來騙他。

不過曹爽可不是這麼好糊弄的人,他為了試探司馬懿是裝病,斷斷續續的派了好幾撥人去打探虛實,得到的答案都是司馬懿病重,已經到了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曹爽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了,繼續自己的專政之路。成功騙過曹爽之後,司馬懿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他的野心,遠不是曹爽所能想象的。

司馬懿只不過“陰養”了三千死士,就成功奪權,什麼死士這麼強?

“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後來的“高平陵政變”,司馬懿正是用這“三千死士”實現逆風大翻盤,打敗了曹爽。當然了所謂“帝陰養死士三千”,“帝”說的是司馬師。不過都是司馬家的人,誰養還不是一樣聽司馬懿的!不過,這些死士究竟是些什麼人?是哪來的?

顧名思義,所謂“死士”是指在關鍵時刻,願意獻出生命的人。這樣狂熱的人,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曹魏皇室雖然對司馬懿萬分忌憚,但也不得不留著這個軍事人才對敵。司馬懿帶兵能力極強,他在軍中的威嚴不會因為他的軍權被收而消失,依然會有很多忠心追隨他的人。

亂世時期,無家可歸的孤兒肯定特別多,司馬家族肯定收集了不少這樣的孤兒。把他們訓練、洗腦,成為只忠於司馬家的“死士”。這種事在中國古代很常見,專諸、聶政、荊軻、要離,這些人都是為了報恩,可以隨時獻出自己生命的人,是“死士”們生動的教材!

司馬懿只不過“陰養”了三千死士,就成功奪權,什麼死士這麼強?

司馬懿為了讓皇室對他放鬆警惕,平日裡沒事就裝個病,私底下的他卻又勤奮好學,一心在找機會突破。對於這樣一個聰明又懂得隱忍的人物,很多人會放心的跟著他。因為這些人都明白,只要時機成熟了,司馬懿終將成為王者,成為讓最後勝利的那一個人。

從“散在人間,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這幾句話分析,這三千死士的數目和人選只有司馬家族的人完全清楚,他們相互之間也不認識,也不聯絡。這樣也就避免他們暴露,這些人平常在生活中,和一般的老百姓都沒有什麼區別。他們都有正當的職業,混跡於附近普通百姓之中,與常人無異。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三兄弟一起和天子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爽還是不放心司馬懿,專門讓心腹李勝去司馬懿家裡查探。司馬懿不愧是老狐狸,他有多能裝?“臥於床上,面露病重之態”。騙得李勝一愣一愣的,回去告訴曹爽:“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不足慮也。”司馬懿活不了幾天了,你放心吧!

司馬懿只不過“陰養”了三千死士,就成功奪權,什麼死士這麼強?

曹爽很高興,“放心”玩耍去了。他前腳走,司馬懿後腳就抖擻精神,開始奪權。司馬家的政變路徑簡單粗暴:

1、同時控制武庫和司馬門。洛陽禁軍的武器甲冑,都在武庫中,迅速控制武庫,可以卡住禁軍的命脈。即使不支援政變,干涉能力也將大大削弱。司馬門,連結宮城與外部。一旦控制這個門,內外訊息斷絕。曹爽得不到宮城內的訊息,曹爽的指令也無法傳達到宮城內。

2、找出對曹爽不滿的郭太后。司馬懿控制京城後,向太后上奏,請求剝奪曹爽兵權,太后答應得非常爽快。在這個女人看來,廢了曹爽很解氣,再說了,自己的兩個侄子跟司馬懿是親家,誰掌權都無所謂。可能就是她的表現,斷送了曹家江山。

整座皇城盡皆落入司馬懿之手,此時,曹爽的“智囊”桓範逃了出去,建議曹爽帶天子到許昌,宣佈司馬懿政變,進行討伐!此時,天子已經十七歲了,這個年齡的天子,其話語力量是要大於太后的。同時,不但有夏侯玄等宗族將領,以及文欽等拉攏的將領,都有可能爭取過來。

司馬懿只不過“陰養”了三千死士,就成功奪權,什麼死士這麼強?

但是曹爽猶豫了一夜,竟決定放棄抵抗,還憋出來一句話:“亦不失作富家翁。”可把桓範氣壞了:“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今桓範隨卿滅門也。”於是,司馬懿就這樣在這場士族與宗室的權力鬥爭中取得完勝。 曹爽一死,他在朝堂中的勢力盡數被瓦解。至此,三國亂世近百年,天下終歸司馬氏。

政變後,這三千死士又是什麼情況呢?雖然史書並沒有詳細記載,但推斷其結果大致有三種,一是封官拜爵,進入朝堂。二是得到秘賞,繼續活在暗處,繼續為司馬家族效力。三是被秘殺,殺之封口。當然,這種可能非常小。

(參考資料:《晉書》《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