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水、旱、蝗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也最為頻發的三大自然災害,其中尤以蝗災為重。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因為在中國古代社會,蝗災並非被視為單純的自然災害,由於古代科學知識的匱乏與天人感應思想的作梗,蝗災往往與日食等天文現象等同,導致古代人們治理蝗災時往往畏手畏腳,從而在人為方面加重蝗災的損害程度。

而且蝗災往往緊隨旱災而至,再加上古代缺乏有效的防治蝗蟲的技術手段,所以蝗災一旦爆發就會對古代以農耕自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理蝗災成為中國曆朝歷代最為頭疼的難題之一。

但話又說回來,誰能成功處理好這個難題,不僅能造福於百姓,還有功於社稷,更能名垂千古。這其中的典型,就要數大唐賢相姚崇了。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姚崇被譽為“救時宰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享年七十一歲,在古代可謂高壽。

北宋大家歐陽修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所著的《新唐書》文字精煉又極簡,唐朝人物列傳的篇幅較之《舊唐書》可謂是少之又少,往往幾百字就概而括之。但在《姚崇傳》中有關姚崇的生平事蹟記載居然有2138字,足見姚崇人生之精彩與豐富,歐陽大家是刪無可刪啊。

《姚崇傳》中有關“姚崇治蝗”的篇幅即佔407字,佔比高達18。6%,近五分之一。由此可見,“姚崇治蝗”也是大唐賢相姚崇人生當中的高光時刻。

閒話少說,我們來看看姚崇到底是怎麼治理蝗災的吧。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開元四年,山東大蝗,民祭且拜,坐視食苗不敢捕。崇奏:“《詩》雲:‘秉彼蟊賊,付畀炎火。’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域,以及蟊賊。’ 此除蝗誼也。且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勸。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古有討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為捕蝗使,分道殺蝗。”

首先姚崇很清楚蝗災難治的癥結所在是“民祭且拜,坐視食苗不敢捕”,在前言我們也提到了蝗災在古代並非被視為單純的自然災害。所以姚崇想解決治理蝗災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向百姓們證除蝗的正確性。

為處理這個首要問題,姚崇運用了“引經據典”的方法,而且還是老百姓熟知的典故來證明除蝗的正確性。先是引用《詩經》之言“秉彼蟊賊,付畀炎火”,後引用光武帝劉秀之言“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賊”,最後得出結論“此除蝗誼也”,即向百姓們證明了除蝗是恰當的、應該的、正確的。

既然證明了除蝗的正確性,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完成除蝗的任務?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緊接著姚崇就給出了人們答案,用“夜火坑埋法”。具體方法是夜間焚火,在旁邊在挖一個坑,一邊焚燒一邊埋,蝗蟲就可以滅盡。此外,姚崇對於“夜火坑埋法”的原理做出了極具說服力的解釋。

1。 蝗蟲畏懼人的,容易驅除;

2。 各田都有主的,使他們自己救護自己的莊稼,一定很賣力;

3。 除蝗是正常的,古代有除蝗而沒能滅盡的,那只是人們沒有賣力罷了。

“姚崇治蝗”的戰略準備和戰術準備都完成了,剩下的只有兩個字——執行。於是派出御史為捕蝗使,分道指揮山東各地除蝗工作。

但是朝廷的政令剛傳達到地方便遭到了地方官員們的質疑與阻礙,紛紛上書唐玄宗,其中以汴州刺史倪若水為甚。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災者當以德,昔劉聰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應命。”

唐朝前期(指開元十八年改制以前),州有輔、雄、望、緊、上、中、下七等。當時全國共有327州,其中有上州(包括輔、雄、望、緊州)109個;中州有29個;下州有189個。

《唐六典》記載:“同、華、岐、蒲為四輔州,(蒲新升入)。陝、懷、鄭、汴、魏、絳為六雄州,(絳新升入)。”

有上述記載可知,汴州在開元四年時為六雄州之一,而雄州級別的州刺史為從三品。唐朝時一品、二品虛設,三品為唐朝官員實際可任職的最高品級,比如姚崇時任大唐宰相,他的官職全稱是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說汴州刺史倪若水位居從三品是不折不扣的“地方大員”,只比當朝正三品的宰相姚崇低一級。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倪若水位高權重,所以他的奏章的分量自然是不輕,而且倪若水反駁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據。倪若水不僅肯定了老百姓對於蝗災及天人感應思想的敬畏,而且“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學習姚崇“引經據典”的方法,運用前趙皇帝劉聰治理蝗災失敗的例子來質疑除蝗的正確性。

更有甚者,倪若水還“知行合一”,光說不練假把式,倪若水來真的,拒絕御史指揮,不聽命令,全面停止了汴州的除蝗工作。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整個治理蝗災的程序也受到了嚴重阻礙。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姚崇採用了最省時也最高效但同時也是高風險的“正面對決”的方式,親自寫信加急快馬送出,與倪若水進行正面爭辯,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方式?

因為姚崇胸有成竹,倪若水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崇移書誚之曰:‘聰偽主,德不勝祆,今祆不勝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謂修德可免,彼將無德致然乎?今坐視食苗,忍而不救,因以無年,刺史其謂何?’若水懼,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

《全唐文?第五冊》:“姚崇《報倪若水捕蝗牒》:劉聰偽主也,德不勝妖;今之聖朝也,妖不勝德。古之良守,蝗蟲避境。若言修德可勉,彼豈無德致然?今坐看食苗,忍而不救,因此饑饉,將何自安?”

咱們看看倪若水收到姚崇的書信後的表現先是“若水懼”,然後“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以身作則完成了除蝗工作。

那麼問題來了,姚崇的書信中到底提到了什麼讓倪若水這麼害怕?

(因為歐陽修大家修撰史書常常刪減,所以羚羊解析姚崇的書信內容便以《全唐文》為主)其實姚崇這封簡訊雖然有55字,真正的關鍵句只有開頭的18字,那就是“劉聰偽主也,德不勝妖;今之聖朝也,妖不勝德”,是真正讓倪若水害怕的原因。姚崇點出來倪若水不該拿前趙皇帝劉聰的例子來比喻今天的時局,因為當今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是名正言順以太子身份登基帝位的,但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是因為唐睿宗長子宋王李成器辭讓而得。再加上李隆基即位之初恰逢與太平公主爭權,當時太平公主常常在坊間散播李隆基脅兄迫父登基的傳言,以致於朝野上下至今還有不少人信以為真。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而前趙皇帝劉聰正是弒兄登基帝位的,所以姚崇說他是“偽主”,他在位治理蝗蟲失敗是必然的,劉聰他是“德不勝妖”,而當今皇帝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是為“妖不勝德”。姚崇“開門見山”在這封信的開始就點出了這個“古今相異”,他的潛臺詞其實是:倪若水如果你不盡心辦好除蝗工作,我姚崇就坐實你一個“借古諷今”的罪名。

倪若水非出身於“五姓七宗”的世家子弟,而是憑自己真本事進士及第的庶族官員,一步步爬到如今從三品大員的位置,非等閒之輩。姚崇在《報倪若水捕蝗牒》的弦外之音,倪若水是聽得真真切切,所以才會有“若水懼,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

汴州刺史倪若水從帶頭反對到積極配合,極大的鼓舞姚崇治理蝗災的信心與決心,可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沒過多久,又一個難題接踵而至。

這次給姚崇出難題的正是他剛剛誇獎過的唐玄宗李隆基,史載“時議者喧譁,帝疑,復以問崇”,唐玄宗扛不住治理蝗災帶來的輿論壓力,所以請教姚崇該怎麼辦。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庸儒泥文不知變。事固有違經而合道,反道而適權者。昔魏世山東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後奏有蝗,草木皆盡,牛馬至相啖毛。今飛蝗所在充滿,加復蕃息,且河南、河北家無宿藏,一不獲則流離,安危系之。且討蝗縱不能盡,不愈 於養以遺患乎?”帝然之。

姚崇對唐玄宗這番有關於治理蝗災精彩回答,再度採用了《報倪若水捕蝗牒》的方法,“開門見山”第一句就直接給出了唐玄宗答案——“庸儒泥文不知變”。書呆子死扣書文不知變通,他們根本不懂治理之道。

緊接著姚崇提出了自己治理之道的核心思想“事固有違經而合道,反道而適權者”,這世間常有違經而合道,反道而適權的逆輿論成功的事件發生,怎麼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呢。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然後姚崇使出了最得心應手的“引經據典”來說服唐玄宗:過去魏時山東發生蝗災,小忍而不滅蝗,以致後來發生饑荒而人相食;後秦時蝗災,草木被齧盡,以致牛馬無食相互啃毛。曹魏王朝和後秦王朝就是活生生聽信“庸儒泥文不知變”而導致大災荒使國家陷入安危的例子。

最後姚崇切實的分析了當今蝗災危急的形勢對唐玄宗苦口婆心的說道:現在飛蝗遍地都是,還會反覆繁殖,而且河南河北都家無隔日儲糧,一無收穫百姓就要流離失所,國家安危也繫於此。況且滅蝗即或不能盡滅,也比留下來成災患為好!

最終姚崇成功說服了唐玄宗“帝然之”,重新獲得了皇帝的大力支援,治理蝗災的程序得以繼續進行,姚崇總算鬆了一口氣。

但天公不作美,就在姚崇打算放鬆的時候,一盆“涼水”就從頭頂潑了下來,給他“潑涼水”的不是別人,正是姚崇的得力助手且同為宰相的盧懷慎。

盧懷慎出身於“五姓七宗”之一的范陽盧氏北祖第三房,進士及第,以廉潔謹慎聞名朝野。盧懷慎任職兵部侍郎時,姚崇任職兵部尚書,姚崇是他的老上司。唐玄宗李隆基一即位,就同時任命姚崇、魏知古、盧懷慎三人為相。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盧懷慎時任黃門監(侍中)兼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本官來說盧懷慎的職權比姚崇還要大,但盧懷慎自知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老上司姚崇,於是處處以姚崇馬首是瞻,遇到事情都是讓姚崇處理,從不主動發表意見也很少與姚崇意見相左,因此被時人都稱為“伴食宰相”,這是譏諷他只吃飯不辦事。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六?盧懷慎傳》:“懷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專,時譏為‘伴食宰相’。”

可在治理蝗災的這件事情上,“伴食宰相”盧懷慎居然罕見地對姚崇提出了異議,不僅令姚崇感到驚訝,更是“聞者皆驚”。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黃門監盧懷慎曰:‘凡天災,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殺蟲多,必戾和氣。願公思之’。”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姚崇想不到在這節骨眼上,居然是這個“伴食宰相”盧懷慎給自己添堵,姚崇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崇曰:‘昔楚王吞蛭而厥疾瘳,叔敖斷虵福乃降。今蝗幸可驅,若縱之,谷且盡,如百姓何?殺蟲救人,禍歸於崇,不以諉公也!’蝗害訖息。”

姚崇一開口還是那熟悉的配方,姚氏“引經據典”:過去楚王吞蛭終於使痼疾好了,孫叔敖斬蛇而福降。

其次質問盧懷慎道:當今蝗蟲還可以驅除,如果任它成災,谷將被食盡,那時百姓將怎麼辦?

不等盧懷慎回答,姚崇直接斬釘截鐵的斷言道:滅蝗救人,如有禍殃歸我姚崇獨自承擔,不會推委給您!

“不以諉公也!”這一句話足見姚崇當時的怒氣以及他要治理蝗災的決心,好在最終“蝗害訖息”蝗災息止“姚崇治蝗”圓滿成功,傳為佳話,名留青史。

中國歷史上災害治理的成功範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但我們從“事皆推而不專”的“伴食宰相”盧懷慎反對“姚崇治蝗”的事件可以看出,姚崇在當時處境之孤危,老百姓、地方官員、文人墨客甚至皇帝都先後對自己發難,最後連自己的得力助手都與自己唱反調了,可想而知“姚崇治蝗”所遇到的阻力之大,難度之高,可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逆時而動”、“不成功便成仁”。也正因為如此,後世的人們才如此尊敬與讚美這位力排眾議、不惜名節、不顧個人安危挽救人民於蝗災之中的大唐賢相——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