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引言:《水滸傳》中好漢們平日裡最喜歡喝酒、吃肉,尤其是那些出身低微的好漢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更是他們的終極夢想。

但是好漢們吃的肉類都比較單一: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牛肉,甚至是燒雞嫩鵝,卻很少染指羊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羊肉

一、 社會調查:在大宋,究竟是哪些人在吃羊肉?

《禮記·王制》中有這樣一句話:“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在遙遠的春秋時代,即便是士大夫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殺羊吃肉,普通百姓就更不用提了,當然這一點對於最高統治者是無效的。

宋代的《政和本草》中記載,食用羊肉有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壯陽益腎等良效。所以在宋代羊肉受到了統治者的追捧。

北宋初年,遠在杭州的吳越王錢弘俶到東京汴梁城朝見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下令御廚用南方菜招待吳越王。御廚倉促上陣,“取肥羊肉為醢”,一夕醃製而成,叫作“旋鮓”,深受宋太祖及客人歡迎。

這種倉促之間做成的食物竟然成了深受誇獎的美食,所以自此以後在皇室宴會上這道菜就成了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佳餚。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過孝宗皇帝接待金國使臣時的第九道菜就是旋鮓。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人們認為羊這種動物比較溫順、仁愛,如果皇帝吃得多,那麼就會變得仁慈,平日裡就會施仁政

此外,宋代還有一條所謂的祖宗家法:“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據說當時的人們認為羊這種動物比較溫順、仁愛,如果皇帝吃得多,那麼就會變得仁慈,平日裡就會施仁政。縱覽宋朝前後十八任皇帝,沒出現過什麼暴君,倒是仁宗和神宗歷史評價都很高。

宋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燒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羊肉做成的美食

這是《宋史》中的一段記載,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一方面仁宗皇帝對於羊肉是絕對的偏愛,肚子餓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另一方面仁宗皇帝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皇帝。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位愛吃羊肉的皇帝甚至把羊肉作為俸祿之一,發給臣下。

所以在有宋一代,羊肉的消費量還是很高的。據史書記載:

宋神宗時,一年御廚支出 “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假如一隻羊六十斤左右,那麼皇宮裡一年消費的羊大概在七千三百隻左右,還真不是一個小數目。

由皇帝引發的吃羊熱,自然也影響到了臣下,宋代計程車大夫們普遍愛吃羊肉。大文豪蘇軾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寫給自己弟弟的詩中它就表現出了自己對於羊肉的喜愛:

十年京國厭肥羜,日日烝花壓紅玉。——《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漫畫中的蘇軾形象

被貶黃州後,東坡先生也經常去集市買羊肉吃,可惜往往他到那裡時,羊肉都賣完了。於是蘇軾只好改吃豬肉,為此他還寫過一首名為《豬肉頌》的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經常買不到羊肉的他除了吃東坡肉外,還有一個辦法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那就是提前告訴小販,把羊脊骨留給自己,在寫給弟弟的信中他很是得意的把羊脊骨的做法告訴了他:

買其脊骨。骨間亦有微肉,煮熟熱酒渡,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牙繁,如蟹螫逸味。

能把羊肉吃出螃蟹的味道也只有浪漫的蘇子瞻了。關於蘇軾和羊肉的故事還沒有完結,蘇軾有一個好友韓宗儒,此人家境貧寒,但是卻是一個十足的吃貨,“每得東坡一帖,於殿帥姚鱗換羊肉數斤。”每次和蘇軾通訊後他都拿著書信去喝姚鱗換羊肉吃,後來蘇軾知道了這件事,有時韓宗儒給他寫信,他沒有時間回覆,就託人告訴他“本官今日斷屠”,就這樣韓宗儒就吃不上美味的羊肉了。

除了蘇軾的親筆信能還來羊肉外,蘇軾的文章同樣也可以。當時有一句俗語: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將蘇軾的文章讀熟了,就可以去參加科舉,金榜題名後,就能做官,這樣就有羊肉吃了。否則,只能用菜粥來果腹了。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羊蠍子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羊肉成為貴族階層的食物呢?

二、 貴族食物,重在”貴“字

羊肉之所以能成為貴族專享的美食,主要原因就在一個字”貴“。

宋代的皇帝為了吃上羊肉,絞盡了腦汁,他們甚至專門在河南一代設立了牛羊司:

北宋政府在河南中牟和洛陽水草豐美之地,設立放牧基地養羊,所養之羊由設在東京的”牛羊司“監管。牛羊司所飼之羊還要定期補充,”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詔牛羊司每年棧羊三萬三千隻,委監官揀少嫩者棧圈均兼供應,四月至十一月每支百口,給棧羊五十口,十二月至三月每支百口,給七十口“

當然光靠牛羊司的供給是遠遠不夠的,但是牛羊的產地大部分都控制在遼國、西夏手中,而歷史上遼國又限制羊的出口,宋人只好和西夏做交易,用西夏稀缺的茶葉換取美味的羊肉。據史料記載,當時幾斤茶葉才能換取一隻羊。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到了南宋時期,失去了河南一帶的養羊之地後,皇帝又下令在湖州養羊,經過馴養,一個新的品種誕生了,那就是湖羊。

物以稀為貴,稀缺的羊肉自然就成了搶手貨了。所以當時只能由貴族們享用羊肉,那麼當時的羊肉有多貴呢?我們不妨聽一聽當時居民的聲音:

宋代洪邁的《夷堅丁志》中給出了這樣的資料:宋高宗紹興末年,”吳中羊價絕高,肉一斤,為錢九百“。一斤羊肉要九百文,而當時縣級公安局局長每月才拿七千七百文工資,辛辛苦苦掙一個月的薪水,還不夠買十斤羊肉。

在北宋大中年間,右一個小吏在驛館的牆壁上留下了這樣一首題壁詩:”三班奉職實堪悲,卑賤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錢何日富?半斤羊肉幾時肥?“三班奉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班衙役,是最為低階的小吏,他們每月得到的不過是700錢和半斤的肉票,憑藉這點收入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上肥美的羊肉。據說當時的真宗皇帝聽說了這件事還下詔給三班奉職加薪了。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美味的羊肉

還是宋代有一個叫高公泗的人寫了一首《吳中羊肉價高有感》:”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買嘗。只把魚暇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羊肉九百一斤確實只能讓人望而卻步了,好在江南地區魚肉比較便宜,只是苦了肚子,整天吃魚,肚子就像池塘一樣。

一位叫釋懷深的和尚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人生稍富足,著意營口腹。買魚尋鱖魚,買肉要羊肉。“在他看來人只有在富足有錢的時候才能任性,吃魚只吃鱖魚,吃肉只吃羊肉。

稀有決定了羊肉的貴,一個”貴“字,不知阻擋住了多少吃貨奔向羊肉的腳步。

那麼,梁山好漢們能否吃羊肉呢?

三、 梁山好漢們和羊肉

雖然印象裡,好漢們吃牛肉比較多,但是其實細細數來,吃羊肉的場景也不少,足有二十三次之多。梁山好漢們和羊的緣分也是很深厚的。

好漢們吃羊無外乎如下幾中情形: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在清風寨王英等請宋江吃羊肉

大戶人家招待貴客。大財主柴進就曾經在招待林沖和宋江的時候殺羊設宴。地主家的兒子史進也曾先後殺羊招待師傅王進和少華山上的三個頭領。

山寨每逢有好漢投奔入夥時也會殺羊宰牛。梁山首任寨主就曾經殺羊款待楊志和劫完生辰綱後前來投奔的晁蓋等英雄。當然,此時的朱貴也會在山下酒店中殺羊款待好漢們。

慶功活動也會用羊,武松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為民除害後,當地的上戶就拿出一隻羊供武松享用。

4個別有錢人也會吃羊,宋江在江州酒樓中喝酒時,也曾買下二斤羊肉招待戴宗和李逵。呼延灼打了敗仗,在桃花山附近的酒店也曾讓店小二買一腳羊肉。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在白虎山毛太公曾經殺羊招待過宋江

在梁山好漢之中,宋江是吃羊較多的一位,無論是走到哪裡都有人請著吃。其實,以書中宋江的經濟實力來看,即使自己吃也是能吃得起的。

呼延灼吃羊肉是眾多英雄中比較豪的,一個人買一腳羊肉,若不是官位高,俸祿多,恐怕是不會這樣的。

也只有地主們在家裡來了貴客的時候才能殺羊款待,像阮氏兄弟這樣的窮漁民,即便吃價格低廉的牛肉、豬肉也是不能的,招待客人的時候甚至還要借錢。

有人說,在宋朝,吃羊肉反應的是階級問題,這話不假。宋江、李逵、戴宗在江州吃飯,宋江見李逵吃不飽,就要了二斤肉,店小二卻說這裡只賣羊肉,沒有牛肉。一句話惹的李逵大怒,一碗魚湯都潑在了酒保身上。

其實這事不賴李逵,宋江說要二斤肉也沒說什麼肉,酒保就先入為主的認為是牛肉,在他看來,一個囚犯、一個監獄長、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牢頭怎麼會吃得起高階的羊肉呢?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漢們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實力不允許

編輯搜圖

李逵

李逵感受到酒保在瞧不起他,所以才勃然大怒。其實看李逵這一生也就是跟著宋江混的時候有羊肉吃,其他時間基本都是在吃牛肉,這就很說明問題。

結語:

在大宋,好漢們也想吃羊肉,但是實力卻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很多好漢們或許只有上了梁山才吃上了貴族們喜愛的羊肉,但是我想即便是在梁山好漢們也沒有真正的實現羊肉自由,偶爾嚐鮮梁山還是能支撐住的,若是這群大肚漢放開了肚皮,恐怕梁山很快就會垮掉。

慶幸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今天,原本上流社會才能享用的羊肉已經流入了尋常百姓家。

參考文獻:

1。 《北宋時期中原居民的副食結構》劉樸兵《殷都學刊》2005年第1期)

2。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宴席》李開周

3。 《知宋:從水滸看宋朝的犄角旮旯》趙燕雲

4。 《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吳鉤